科創板+註冊制來襲!什麼樣的企業能成候選?

科创板+注册制来袭!什么样的企业能成候选?

經濟觀察報 記者 姜鑫 黃一帆帶著註冊制光環的科創板成了熱詞。

11月5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首屆進博會上宣佈:將在上海證券交易所設立科創板並試點註冊制。

一池春水被攪動,“審核”了近30年的資本市場將迎來怎樣的註冊制試點?有人觀望等待,也有人迫不及待提出建議和暢想。

“科創板和註冊制一定要搞成!”剛剛開幕的世界互聯網大會上,證監會副主席方星海給出了信心。一位接近上交所的人士告訴經濟觀察報,這件事情上面抓得很緊,上交所發行中心總經理魏剛在牽頭做。

天性敏感的投行們已經開始行動,“目前在針對現有客戶進行篩查,多是原來戰略新興板的覆盤,要求應該不會非常低。因為具體細則還沒有出來,只能做一些初級階段的準備工作。”一位大型券商的投行部人士對經濟觀察報表示。

躁動與行動

張江高科(600895.SH)卻成了資本市場的焦點。自11月5日至11月9日,張江高科從開盤價9.81元/股,上漲至14.29元/股,期間漲幅45.67%。

同樣被資金瘋搶的還有身為產業孵化園的市北高新(600604.SH),從事創投(服務)或股權投資業務的華金資本(000532.SZ)、魯信創投(600783.SH)、九鼎投資(600053.SH)、創業黑馬(300688.SZ),這些企業已經連續三天漲停。

“的確是一個振奮人心的消息,在給科技創新型企業帶來進入資本市場機會的同時,我們的退出通道也會變寬。”工作於一家大型PE公司的市場人士稱,“目前最為期待的,是具體的配套細則,聽說已經在制定中,但還是初步階段。”而這,也是創投從業者共同的心聲。

“我們公司在做一些準備工作,如對儲備的項目進行篩選,挑選出可能符合科創板條件的企業”,一位投行部人士對經濟觀察報表示。

證監會和上交所曾以答記者問的形式描繪科創板的雛形。上交所曾表示,科創板是獨立於現有主板市場的新設板塊,並在該板塊內進行註冊制試點。證監會則傳遞了設立門檻的信息:將指導上交所針對創新企業的特點,在資產、投資經驗、風險承受能力等方面加強科創板投資者適當性管理,鼓勵中小投資者通過公募基金等方式參與科創板投資。

科創板與九歲的創業板,以及未來新三板擬設立的精選層,將如何在定位上實現錯位互補、適當重疊的競爭格局?市場又將迎來怎樣的科創板?

東北證券研究總監付立春曾向經濟觀察報記者表示,科創板脫胎於戰略新興板,對標美國納斯達克,可參照這兩個上市標準來思考這個問題。

還有一種聲音出現在諸多討論中,進博會上誕生的科創板有著更大的視野,在中國不斷擴大對外開放的積極態度下,符合標準的境外公司也將受到歡迎,而那些已經登陸海外市場的中概股,不滿足發行CDR者,可在科創板實現真正的上市。

尋找候選企業

2015年,戰略新興板曾引發市場的極大關注。當年6月,國務院表示將推動在上海證券交易所建立戰略新興產業板,隨後證監會稱戰略新興板將在上市條件、交易制度、持續監管等方面要吸取創業板的經驗教訓,開展制度創新。

但股票市場大幅波動給戰略新興板按下暫停鍵。在2016年3月人大四次會議對“十三五”規劃綱要草案的修訂中,刪除了“設立戰略性產業新興板”的內容。戰略新興板的準備就此擱淺。

對於科創板,致力於企業上市服務的北京金證互通資本服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陳斌有著自己的判斷,在他看來,人工智能、無人駕駛、生物醫藥等領域將會是重點,“寒武紀、商湯科技、雲從科技、曠視科技、依圖科技、第四範式、威馬汽車、小鵬汽車、螞蟻金服等都有可能成為科創板的目標企業”。

付立春表示,彼時戰略新興板淡化盈利要求,主要關注企業的持續盈利能力。引入以市值為核心的財務指標組合,增加“市值+收入”、“市值+收入+現金流”、“市值+權益”等多種多套財務標準,這將成為科創板准入門檻的參考。

另一個可以參考的對象是納斯達克證券交易所。主要定位於全球中小高科技企業的納斯達克全球市場是納斯達克交易最為活躍的市場,納斯達克全球市場具有共同標準及三套財務標準。同時納斯達克市場採用做市商交易機制,監管和信息披露都非常嚴格。

在付立春看來,參考上述兩個市場經驗,科創板可以立足於科技、創新的定位,設立共同標準。同時,再多角度設立多套財務標準,初期不宜過低。“科創板一方面有利於創新型企業上市融資,也有利於海外企業來華上市。因此至少包含股票層和CDR交易層兩個層次。”中信建投分析師張玉龍表示,預計科創板推出可能在投資者持有資產、股票交易經驗等方面設置准入門檻,可能會低於新三板但高於原來股交中心科創板,如持有金融資產50萬-100萬元以上。

“中國是以散戶為主的市場,投資者的門檻決定了多少資金進場,也影響著前端准入的門檻。”一位私募從業者對經濟觀察報記者表示,而這也是市場對於科創板吸收市場流動性的一個擔憂,或許只能等待監管層給出答案。

註冊制的期待

太平洋證券分析師魏濤在研報中表示,科創板和註冊制試點將對資本市場產生四個層面的影響:一是資本市場的頂層設計思路。二是次新股和殼公司的投資價值。三是VC、PE的退出渠道。四是券商的投行業務。

數據顯示,今年第三季度境外上市出現小高潮,單季度上市企業達到41家。港交所支持同股不同權、生物醫藥類非盈利企業上市,促進了部分高新技術企業在境外市場的集中上市。

優質上市企業爭奪戰下,如何把優秀的留在國內並吸引到科創板,是上交所設計科創板需要考慮的問題,同時也是資本市場改革的新探索。

2015年12月,全國人大常委會對實施股票發行註冊制進行授權,喊了多年的註冊制或許即將突破藩籬。試點註冊制,對信息披露從嚴立法、完善退市制度並執行,投資者結構實現調整,形成對創新創業公司“優勝劣汰”的市場化篩選機制,資本市場方能更好地發揮直接融資功能,其定價體系也將按照市場機制重新定價。

註冊制試點下,市場監管將以信息披露為本,發行人和中介結構需要承擔更大的責任和壓力,面臨更為嚴厲的監管以及更大的違規成本。“工作的思路要適當進行改變了,也許需要一個適應過程面臨更大的壓力,但必須堅持,因為這是方向。”一位券商投行人士表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