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天!抖音、微信小程序日活破2億,頭騰大戰愈演愈烈

“頭騰大戰”越來越激烈了。

9月14日,微信朋友圈拍攝菜單裡出現了“用微視拍攝”的選項,11月1日,騰訊在全球合作伙伴大會上正式宣佈發佈短視頻產品Yoo,該產品定位於精品原創短視頻平臺,主打視頻領域的內容消費升級。

面對騰訊的進攻,頭條的短視頻產品矩陣似乎並沒有受到太大影響。在QuestMobile過去一年的數據統計中,抖音增長迅猛,目前月活躍用戶規模僅次於快手,並且兩者的差距在縮小。而短視頻的第二梯隊,頭條系的西瓜視頻和火山小視頻則緊隨其後,與抖音形成1+2的陣型,微視在騰訊的資源扶持下,導流效果也較為顯著,衝到了第五的位置。

同一天!抖音、微信小程序日活破2億,頭騰大戰愈演愈烈

除了短視頻領域,騰訊和頭條在信息流、小程序、遊戲直播等領域都開始直接競爭,一場圍繞在社交和內容領域的戰爭正打得火熱。

抖音的增長黑客

11月8日,字節跳動副總裁張輔評在世界互聯網大會上宣佈,抖音的國內日活躍用戶數已經達到2億,而抖音上一次對外公佈數據是在今年6月,當時抖音的日活是1.6億,這意味著,在過去四個月裡,抖音在國內的日活增長了4000萬。

同一天!抖音、微信小程序日活破2億,頭騰大戰愈演愈烈

正是抖音強勁的發展勢頭提升了字節跳動的估值。11月6日,日本軟銀旗下的願景基金證實了已向字節跳動投資入股,而此前據媒體報道稱頭條此輪Pre-IPO輪共募集40億美元,投前估值達到750億美元。這一估值已僅次於阿里、騰訊和螞蟻金服,成為中國第四大互聯網公司。

不過在第三季度,由於短視頻行業監管升級,用戶規模整體增速大不如前,抖音第三季度僅增長1300萬用戶,整體用戶達到5.18億。

同一天!抖音、微信小程序日活破2億,頭騰大戰愈演愈烈

短視頻行業整體增長速度放緩,抖音肯定也不可避免,抖音的未來增長空間會在哪裡?羅超頻道(微信ID:luochaotmt)認為大概有如下機會:

  1. 渠道下沉,內容多元化發展。抖音是從中高端人群切入,平臺上大部分都是表演性質的內容,這和抖音初期主打的潮流年輕人氣質相符。不過當用戶體量增長達到了瓶頸期,就不可避免的要搶奪競爭對手的用戶群體。目前抖音已經從垂直走向多元化,通過向三四線城市下沉以擴展用戶體量。我認為,抖音“快手化”,在未來一年還會更加明顯,這是它在國內的主要增量空間。
  2. 內容UGC,不只依賴PGC。抖音現在的內容都是專業創作者或者業餘創作者創作的,在強運營驅動下顯得有些模板化、劇本化和趣味化,相信未來抖音會像其口號“記錄美好生活”一樣讓更多普羅大眾隨時隨地拿起手機記錄一起,這也是要下沉必須要做的,快手正是基於這一邏輯誕生和發展。
  3. 深耕海外市場,乘勝追擊。除了國內,抖音海外版TikTok在過去一年中同樣發展迅猛。今年10月,TikTok成為了美國月度下載量最高的應用,甚至超過了Facebook、Instagram等產品,目前TikTok已經覆蓋了全球150多個國家和地區,月活躍用戶超過5億。要知道,這還是抖音一年取得的成績,如果對標Facebook 超過20億的月活,抖音在海外依然還有很大的增長空間。

在抖音宣佈國內日活突破2億的前一天,馬化騰在烏鎮的互聯網大會上宣佈微信小程序的日活同樣達到2億,馬化騰還透露已經有150萬開發者加入到了小程序的開發,小程序應用數超過了100萬,涉及各行各業。

同一天!抖音、微信小程序日活破2億,頭騰大戰愈演愈烈

當微信生態衍生出了市值300億美元的拼多多,就足以見微信小程序的商業價值之大。微信月活已超過10億,海外用戶佔比較小,這意味著微信用戶幾乎等於中國網民數量。小程序成為微信乃至騰訊下一個用戶基本盤的增長點,甚至可以說,小程序可能成為下一個微信。

有人說,小程序依託微信,不能算獨立App,我並不認為是這樣,小程序和微信的關係就像App和iOS的關係,兩者顯然不只是簡單的依附關係,小程序讓超級應用的用戶和流量價值得到深挖和釋放,就像App的繁榮才能成就iOS系統一樣。

現在看來,小程序的增長潛力依舊很大。

在未來一年,我認為小程序的增長空間將會體現在以下方面:

  1. 節日造勢,教育用戶。小程序上線之初,唱衰之聲不絕於耳。2017年底小遊戲的上線拉動了小程序的真正爆發,當時正值春節期間,人們有大量社交和遊戲的需求。而在2019年的春節,一定會出現更多的小程序和小遊戲的營銷方案,教育用戶,進一步沉澱用戶。
  2. 增加入口,內部導流。雖然張小龍說小程序沒有入口,但微信卻給了小程序幾十個入口,且還在增多。目前,微信已經向部分用戶測試在搜索欄新增小程序類目的新功能。此外,公眾號等微信內部的產品與小程序互相導流效果顯著。在阿拉丁統計報告中顯示,在小程序各訪問場景的增長率排名中,公眾號佔據了第三位。這一系列的動作都表明未來微信會給小程序提供更多的入口,使得小程序無處不在。
  3. 依託B端,走向開放。小程序目前在C端增長穩定,但是未來可以加強在B端的產業佈局,這是響應之前騰訊做出的重大戰略結構調整,騰訊近日宣佈將產業互聯網與消費互聯網作為未來的兩大主線。小程序可以伴隨騰訊B端戰略一起開放,成為各行各業的基礎設施,這也是當初張小龍發明小程序的初心,玩玩遊戲剁剁手不是張小龍對小程序的終極期許,他當時的故事是希望小程序可以連接現實世界與虛擬世界,甚至可以用小程序開燈。基於這一願景,小程序一方面可以成為騰訊開放的一部分(百度小程序就主打開源),另一方面可以伴隨騰訊在行業的滲透進入更多場景。
同一天!抖音、微信小程序日活破2億,頭騰大戰愈演愈烈

依託於微信生態,小程序似乎還遠遠沒有到達天花板。在今年7月廣發證券甚至給微信小程序做了一個500億美元的估值,記得四年前微信爆發時,外界認為微信估值大概也是500億美元,可以預見在騰訊戰略調整後,不論是對於消費互聯網還是產業互聯網,小程序會承擔更多的職責,未來價值會更大,事實上,在小程序剛推出時,羅超頻道給出的觀點就是小程序短期不可高估、長期不可低估,因為小程序可以構建一個與原生App和Web並列的應用生態,然而建立這樣的生態,總會需要一定的時間。

抖音國際化,小程序場景化

抖音和小程序是頭條和騰訊在過去一年中表現最為突出的產品,兩款產品同一天宣佈日活破2億,大有針尖對麥芒之意。

兩者的上線時間也比較接近,抖音在2016年9月上線,而小程序在2017年1月上線。這一兩年,抖音戰無不勝,成為短視頻市場的一哥,小程序在微信生態下,不斷迭代,終於構建了一個繁榮的應用生態。

同一天!抖音、微信小程序日活破2億,頭騰大戰愈演愈烈

有意思的是,兩者都在做對方的“牛產品”,今日頭條之後,抖音也上線了小程序,而且據說該項目是張一鳴親自把關。騰訊對短視頻的野心更是路人皆知,今年推出了第五款短視頻應用Yoo視頻,同時強力推廣微視。如果拿這兩款王牌PK,就可以看到它們各自的優勢和不足,這種趨勢可能會蔓延到這兩家巨頭更多產品中。

1. 抖音國際化明顯優於微信小程序和微信

今年3月,張一鳴在清華大學的演講中宣稱:“希望在三年內,全球用戶佔比達到50%”。而到了7月16日,抖音官方宣佈全球月活超過5億,而在一個月之前,抖音對外公佈國內月活是3億,全球用戶佔比距離50%越來越近,這意味著抖音的國際化進程正朝著張一鳴的目標接近。

相比之下,微信的國際化並不順利。一方面社交是成熟市場,Facebook和Instagram等產品已經佔據了國外社交領域的大部分市場,短視頻則不然。另一方面在於微信的海外本土化並沒有做到位,微信的產品團隊和海外本地化團隊是分開的,產品是張小龍在管,而海外市場本地化則是由國際業務部在管,這使得微信在國外並沒有做太多本土化的適配,造成水土不服。

在羅超頻道看來,這也是今日頭條當前在BAT等巨頭前面的一大優勢:雖然體量可觀,不過依然是創業公司狀態,部門牆更低,作戰更靈活,畢竟船小更好調頭,這也是為什麼今日頭條給人感覺做一款產品成一款(但也有例外比如問答),而大公司往往要做很多產品才能成一款。

同一天!抖音、微信小程序日活破2億,頭騰大戰愈演愈烈

抖音也非常重視本地化運營,

產品冷啟動時就邀請了很多本地當紅的娛樂明星來助陣,同時還吸引那些本身在YouTube等平臺的紅人逐步遷移到TikTok上來。而在海外的人才招聘中,抖音主要是找跨文化、跨背景,同時也熟悉當地文化的綜合人才去開拓新的國家市場。此外,TikTok經常在海外開展很多本地化的線上和線下活動。

2. 微信小程序社交屬性更強,場景更豐富

微信小程序誕生之初就承擔了連接微信線上線下服務的重要使命。同時,微信是強社交關係,小程序在原有的微信生態上,用戶的粘性和使用頻率都是絕對領先的,正是因為此,微信上火爆的小程序如拼多多、小遊戲等等,要麼跟社交有關係,要麼就是用戶覺得順手方便(比如開發票、商務名片、停車繳費等)。

正是因為此,雖然支付寶、百度、今日頭條和抖音都已推出小程序,但繁榮程度和開發者人氣距離微信小程序都有距離。不只是因為微信小程序有先發優勢,更重要的還是獨家社交屬性。或許正是因為此,百度要走開源路線,在剛剛的百度世界大會上成立小程序開源聯盟,支付寶則著重吸引生活服務、金融等與支付寶優勢聯繫緊密的應用。

抖音的社交弱勢也很明顯,並不利於建立社交關係,人們更多是消費內容而不是跟人聊天或者交朋識友。最強的地方往往也會形成短板,抖音首頁的“無限下滑”,這種推薦算法的分發模式,才讓用戶總是停留在抖音上。然而這種算法分發很難形成點對點的關係連接,大多時候是單方面的交流,難以真正沉澱熟人關係鏈,因為用戶不是像朋友圈、微博、Instargram一樣關注了什麼人看什麼內容,而是被算法推薦。

同一天!抖音、微信小程序日活破2億,頭騰大戰愈演愈烈

此外,微信小程序可以覆蓋全部移動網民,小程序“用完即走”的屬性在應用場景上與支付、工具等最為貼合,它是真正的連接器,伴隨著騰訊產業互聯網的號角,未來或許真的會像二維碼一樣遍佈各地,抖音則很難跨越內容消費本身,抖音小程序恐怕也是。

總的來說,抖音風頭正勁,出海和下沉都可以進一步打開未來空間,小程序似乎一出生就含著金鑰匙,現在隨著騰訊產業互聯網戰略也將走得更遠。儘管騰訊想做短視頻,今日頭條想做小程序,不過長期來看,兩家還是各有優勢,表面上看這是產品之爭,深層次看則是社交和算法兩種分發思路之別,或許未來的未來,兩者都會越來越像,在社交與算法間找到完美平衡點。不論頭騰大戰結局如何,抖音的國際之路、小程序的生態之旅,都值得整個行業借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