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中國BIM市場分析及前景預測!

隨著技術、理論的發展、政策的推進,全球工程行業人士普遍認識到BIM技術將成為建築行業的革命性力量。中國建築行業也逐步開始試行BIM技術,並取得一定成果。

至2011年5月20日,住建部在發佈的《2011-2015年建築業信息化發展綱要》第一次將BIM納入信息化標準建設的重要內容;並於2013年推出《關於推進建築信息模型應用的指導意見》,為明確了BIM的具體推進目標;2016年8月23日,住部再次發佈《2016-2020年建築業信息化發展綱要》,BIM成為十三五建築業重點推廣的五大信息技術之首;2016年12月2日,住建部《建築信息模型應用統一標準》(GB/T51212-2016),自2017年7月1日起實施。全國各地也出臺相應的BIM應用指導意見。


BIM|中國BIM市場分析及前景預測!


中國BIM市場規模預測

根據BIM產業的特點,來估算2020年BIM產業的市場規模。BIM產業主要可分為四個細分市場­——軟件、諮詢、培訓與運維市場。

國家政策引導,以及建築業市場發展倒逼,眾多特一級企業愈發重視BIM投入,根據2016年7月21日住建部發布《關於公佈第一批建築業企業資質換證名單的通知》統計,國內有9604家特一級建築企業,按照每家企業BIM系統投入每年(維護、升級等費用也計入)200萬元計算,BIM軟件的市場規模大約在100億元左右;

依據上海住建委出臺的《關於本市保障性住房項目實施建築信息模型技術應用的通知》中對各階段和項目規定的BIM使用價格在10-25元/㎡之間,結合國家統計局公佈2016年的房屋新開工面積為16.69億㎡,按照5%的增速計算,BIM年市場容量將在150億元-400億元之間;

BIM技術是未來建築業從業人員必備的技能,根據每人每年投入100-200元的培訓費用,BIM培訓市場規模大約在50-100億元;

根據統計局數據,全國既有建築面積達600億平方米,其中城市的既有面積約為360億平方米,按照每平米每年產生5元的運維費用,則BIM運維市場的規模在1800億元。2020年BIM產業的市場規模在2250-2600億元左右,BIM市場發展空間廣闊。

表1 2020年中國BIM市場容量測算

BIM|中國BIM市場分析及前景預測!


根據《關於進一步加強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見》,明確提出,要爭取用10年左右時間,使裝配式建築佔新建建築的比例達到30%。同樣,加快城鎮化步伐、推進城鄉一體化發展離不開基礎設施的建設。“十三五”期間我國將加強關鍵領域薄弱環節重大工程建設,實施交通“一二三百”工程。“十三五”期間,國家大力推廣裝配式建築,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可以預見,市政BIM細分市場、裝配式建築BIM細分市場成為BIM技術最具潛力的市場之一。

在市政BIM細分市場,2016年,基礎設施投資118878億元,比上年增長17.4%,增速提高0.2個百分點。“十三五”期間,國家將大力發展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從各地方來看,今年多地上調GDP目標增速,基建投資正加大馬力。基於此,我們以平均增速17%對“十三五”期間基建投資的規模進行估算。以2016年我國整體基礎設施投資規模118878億元為基準來測算,按照市政BIM技術的投入按照0.5%規模計算,“十三五”期間,市政BIM市場的年規模將達到600~1100億元之間。

在裝配式建築BIM細分市場,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見》提出,力爭用10年左右時間,使裝配式建築佔新建建築的比例達到30%。依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6年建築業房屋新開工面積為16.69億平方米,假設到2026年,全國房屋新開工面積年均增長5%,按30%的比例算,裝配式建築也將達8.16億平方米。根據《裝配式建築工程消耗量定額》(徵求意見稿),裝配式建築投資每平方米在2000-2800元之間,這就意味著,既定條件不變的情況下,預計2026年裝配式建築市場規模1.5萬-2.5萬億元,

核算BIM年市場容量將在80億元-210億元之間,百億藍海,規模巨大。

BIM在裝配式建築市場規模測算

BIM|中國BIM市場分析及前景預測!


BIM產業發展現狀

縱觀國內的BIM企業,主要分為三類——BIM軟件研發、BIM諮詢、BIM培訓。

目前,國內BIM軟件企業是BIM產業中的核心大軍,諸多本土BIM軟件廠商結合國內軟件應用環境和實際情況,圍繞建築設計、建造、運維三個階段進行BIM軟件的研發,推出符合中國市場的BIM產品。近幾年國內BIM軟件廠商的發展總體呈良好狀態,通過本地化產品和配套的技術服務支撐,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但因軟件研發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目前有實力的BIM研發企業數量還較少,主要由幾個大的軟件廠商的軟件,如魯班、廣聯達、鴻業、品茗等。

BIM諮詢市場是BIM產業中交易最活躍的細分市場,也是BIM產業中企業數量最多的領域。主要為建設方、施工企業提供BIM諮詢服務。因進入門檻較低,存在大量的諮詢企業,有的依託軟件研發業務提供諮詢服務,有些傳統的設計院、工程諮詢公司新開闢BIM諮詢業務,另有新人看準機遇另起爐灶,以BIM諮詢為主營業務的大量企業。

因產業技術的升級換代,行業面臨大量的培訓需求。國家人社部教育培訓中心適時推出全國BIM等級考試,以應對大量的BIM培訓與考證需求。但BIM培訓企業相對規模較小,但面對4000萬建築行業人士的培訓需求,整個市場前景廣闊。


BIM|中國BIM市場分析及前景預測!


未來來發展趨勢

全球建築業界已普通認同BIM是未來趨勢,還將有非常大的發展空間,對整個建築行業的影響是全面性的、革命性的。BIM技術的普及成熟,其對建築業變革產生的影響將超越計算機當前對建築業的影響。

目前BIM軟件之間數據信息交互還不夠暢通,無形中給應用的企業增加了重複勞動,提高了使用成本。當前設計施工兩大極端BIM數據對接已有較好的成果。要推動設計、施工、運維階段數據的打通,更多的需要寄希望於BIM軟件廠商之間的合作以及市場競爭的自然選擇。隨著應用的廣泛,市場會自然根據主流BIM軟件廠商應用的數據標準來形成社會的事實標準。最後通過國家層面以事實標準為基礎,通盤考慮,在此基礎上深化和完善,最後形成國家標準,類似於國外IFC標準。

大土木工程專業類別眾多,從房建、廠房、市政到鋼結構、精裝、地鐵、鐵路、碼頭、化工等,十分龐雜,專業區別十分巨大,建模技術要求不同。不同的工程專業的工藝流程,管理體系也十分龐大,各專業要真正用好BIM技術,需要自己的專業BIM 系統。各專業都擁有專業化非常強的BIM技術系統將是一個發展方向,與專業需求、規範,甚至是本地化深度結合,做出用戶體驗最好、投入產生最高的專業BIM技術體系。

對於BIM來說,與物聯網的結合,可以為建築物內部各類智能機電設備提供空間定位,建築物內部各類智能機電設備在BIM模型中的空間定位,有助於為各類檢修、維護活動提供更直觀的分析手段。隨著智慧城市的發展,利用“BIM+GIS+物聯網”建設數字化城市越來越需要擁抱BIM來獲得海量的城市建築設施模型數據。從BIM到CIM,將成為BIM技術升級面臨的更大市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