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在眼皮底下的「癌魔」

當老人看到檢查單上赫然寫著“皮膚鱗狀細胞癌”

幾個字之後,先前還滿不在乎、喋喋不休的他瞬間陷入了沉默,他怎麼也想不到,自認為身體康健,皮膚上塗抹藥膏就能好的小疙瘩,竟然是“癌”!

原來在幾天前,北京兒童醫院順義婦兒醫院皮膚科徐哲主任接診了一位身材健碩、走路穩健、聲音洪亮的老先生。老人雖然年近七旬,但耳聰目明,最近感覺鼻子上起了個小疙瘩,自己沒當回事兒,認為來醫院看醫生是“小題大做”。


藏在眼皮底下的“癌魔”


徐哲主任詳細詢問了老人的病史,用皮膚鏡等專業儀器檢查了老人的皮疹後,告訴老人面部的皮疹是“鱗狀細胞癌”的可能性非常大,需要做皮膚病理確診,還可能進一步行手術切除皮疹。徐主任耐心的與老人交流了足足有20分鐘之後,他仍然不相信自己患上了皮膚癌,總覺得醫生在故弄玄虛,並反覆強調:“你給我開點藥膏塗塗不就行了,哪有那麼嚴重?我的身體好著呢!” 陪同老人一起來的兒子也在旁邊幫忙勸說,讓老父親應該聽醫生的話配合診治,最終老人才勉強同意接受做病理檢查。


藏在眼皮底下的“癌魔”


面對一週後“皮膚鱗狀細胞癌”這個確診結果,站在徐主任面前的老人沒有了聲音,手裡攥著檢查單,眉頭緊鎖,徐主任安慰他說:“您不用太緊張,雖說‘談癌色變’,但慶幸的是發現的早。‘皮膚鱗狀細胞癌’在中早期是完全能夠治癒的,只要您積極配合治療就能完全治好。”聽完,老人激動不已,握著徐主任的手連連說著感謝,謝謝醫生及時幫他查出了“癌魔”,如果病情再拖個一年半載的話,等到癌細胞擴散到身體其他部位,後果不堪設想。​

徐主任幫助老人制定了一套細緻的診療計劃,並囑咐他定期複診,目前老人正在康復治療中。


藏在眼皮底下的“癌魔”


什麼是“鱗狀細胞癌”?

“鱗狀細胞癌”,又稱表皮樣癌,常發生在身體原有鱗狀上皮覆蓋的部位,如皮膚、口腔、唇和子宮頸等處,也可發生在有鱗狀上皮化生的其它非鱗狀上皮覆蓋部位,如支氣管、膽囊、腎盂等處。發展較快,即可破壞眼部組織,侵入副鼻竇或顱內,又可以通過淋巴管轉移至耳前或頜下淋巴結,甚至引起全身性轉移。

“鱗狀細胞癌”的致病因素是什麼?

它的致病因素與環境有關,尤其與陽光的刺激有明顯關係,長期日光曬曝和慢性刺激是主要發病潛因。外傷可誘發本病,其發病部位以粘膜皮膚連接處鱗狀細胞癌發展最快,粘膜發病者更容易轉移。多發於50歲以上的男性,常見於面部、頭皮、下唇、手背和前臂等處。尤其是皮膚與粘膜交界處更易發生。初起為暗紅色堅硬的小結節,表面毛細血管擴張,中央有角質物附著,不易剝離,用力剝後可出血。

“鱗狀細胞癌”治療方法以手術切除為主

1.早期癌腫無深部浸潤及淋巴結轉移時,可將局部病變徹底切除,一般應較基底細胞癌的切除範圍更廣。切除後創面用皮片或皮瓣修復。手術前、後可考慮用抗癌化學藥物治療。

2.晚期癌腫有深部浸潤或已有淋巴結轉移時,除局部廣泛徹底切除外,手術當時或術後2周尚需作淋巴結清除術。在肢體的癌腫可考慮截肢。​​

供 稿:皮膚科 徐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