穀雨,花謝花飛花滿天

穀雨是二十四節氣的第六個節氣,每年4月19日~21日是太陽到達黃經30°時為穀雨,源自古人“雨生百穀”之說。同時也是埯瓜點豆、播種移苗的最佳時節。穀雨時氣溫偏高,陰雨頻繁。“清明斷雪,穀雨斷霜”,氣象專家表示,穀雨是春季最後一個節氣,穀雨節氣的到來意味著寒潮天氣基本結束,氣溫回升加快,大大有利於穀類農作物的生長。2016年11月30日,中國“二十四節氣”正式列入聯合國非遺名錄。


穀雨,花謝花飛花滿天

“清明斷雪,穀雨斷霜”,作為暮春標誌性的節氣,穀雨一到,我國寒潮天氣基本結束,氣溫明顯上升,雨量逐日增加,有時候雨後天空還會出現彩虹。

俗話說“春雨貴如油”,穀雨有“雨生百穀”之意,因此這一節氣與農事的關係最為緊密。《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自雨水後,土膏脈動,今又雨其谷於水也。”意思是說,春季降雨有利於穀物的生長。

穀雨,花謝花飛花滿天

農業專家提示說,穀雨時節,正是莊稼生長的最佳時節,插秧、播種成為農民們主要的農活,各地要做好灌溉,確保莊稼需要,同時做好麥田中後期管理和病蟲防治等工作。

穀雨時節,氣溫回升快,很容易“上火”。天津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營養科主任李豔玲建議,除了春捂有度和調養精神、制怒養肝外,在飲食調理上,應少食燥熱食物,多吃柔肝養肺的食物,如黑米、豆類、薺菜、芹菜、油菜、菠菜、胡蘿蔔、萵筍等。另外,還要注意及時補水。

穀雨,花謝花飛花滿天

穀雨前後,要說最令人惦念的野菜,大概就是香椿了。國人食用香椿的歷史十分悠久,大約始自唐代,到宋時已經成為比較重要的早春蔬菜了,蘇軾《春菜》一詩中的“豈如吾蜀富冬蔬,霜葉露芽寒更茁”說的正是香椿。

這個時候的香椿,素有“雨前椿芽嫩無絲”之美譽,口感順滑,香氣濃郁,然而一旦錯過這段時間,便會“雨後椿芽生木質”,彷彿葉梗里長出了骨頭,不堪食用了。

穀雨,花謝花飛花滿天

香椿入饌,因著它那特殊的香氣,便如同香菜一般,真真是愛得愛死,恨得恨死,但不同於香菜的時時斂眉做小,香椿自是有著它“獻身豈只作羹湯”的孤傲的,個性的強烈彰顯使得它在菜餚中往往佔據絕對的主導地位,最典型的就是椿芽拌豆腐以及香椿炒雞蛋。

穀雨時節,我國大部分地區氣溫回升降雨增多,空氣溼氣大。那麼這個時間養生要注意什麼呢?你的身體準備好迎接盛夏了嗎?

1 護 肝

暮春時節,花草樹木隨風輕搖,舒展生長。中醫認為春氣與肝相應,要抓緊時機調理肝血。

2 健 脾

穀雨陽氣升發,平素胃腸有積熱的人一旦飲食不當容易上火,甚至誘發春季腹瀉、胃炎、胃潰瘍等疾病。

3 滋 腎

穀雨時節,春雨澆灌下的花草樹木開始茁壯生長,人們也要適應時節的變化,適當地“滋水涵木”。

4

穀雨後空氣中的溼度逐漸加大,會讓人體由內到外產生不適反應。從中醫養生的角度來說,如此潮溼的環境,溼邪容易侵入人體為患。造成胃口不佳、身體睏倦不爽、頭重如裹、關節肌肉酸重等情況,若已患有各類關節疾病,如風溼性關節炎,也容易在該節氣誘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