穀雨:春事正闌珊

穀雨:春事正闌珊

“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


在二十四節氣中,穀雨是春天最後一個節氣,源自“雨生百穀”。穀雨前後,隨著降雨增多,氣溫回升,大自然又開始了新的一輪春種秋收。


“穀雨春光曉,山川黛色青。”


穀雨:春事正闌珊

四月已是春事闌珊,各種花兒漸次綻放謝落,原野、樹木、山川、小草漸漸由淺綠、黃綠、到翠綠,綠,是這個季節最醒目的色彩。

淅淅瀝瀝的春雨常常在一夜之間喚醒了人間,滴滴答答地彈奏著春天的節奏,它是江南小巷的煙雨清歡,是護城河畔的一池春水。


穀雨:春事正闌珊

榆錢掛滿枝頭,串串淺綠在風中搖曳,那是童年的記憶。


謝卻海棠飛盡絮。轉眼之間,海棠樹下,只剩下粉紅片片零落,昨夜一場風雨,吹落了多少花間嬌媚?株株海棠,果真成了綠肥紅瘦,捲簾的人,他又在何方?獨對的,只有紅顏零落,不忍歸去的惆悵。


歲歲春夢容易醒,美好的東西總是短暫,花開花謝,人來人往,沒有任何可以永恆。


收拾殘紅,夜來歸家,也想效仿蘇東坡,點一根紅燭,海棠煮酒。


穀雨:春事正闌珊

清明見芽,穀雨見茶。


穀雨,是採茶、製茶的好時候。

綠油油的茶園散發出無限生機,此時惠風和暢,陽光溫暖,正是茶芽長成茶葉的時候,也是採摘製作的良機,所謂的穀雨茶就是這樣的由來。


不得不佩服老祖宗的智慧,他們從千百年的稼穡中總結出了寶貴的經驗,也留存下來了農耕文明的足跡。

穀雨:春事正闌珊

包括博大精深的漢字,也包含著豐富的寓意,就如這“茶”字,如果仔細觀看,就會發現,它代表人在草木間,它不僅意味著茶吸收了天地之精華,更蘊含著自然與人類千絲萬縷的鏈接。

一片小小的葉子,集結著天地的精華,承載著厚重的文化。我們種茶、採茶、製茶、品茶,又何嘗不是品嚐中華文化的源遠流長與韻味無窮?


一杯香茗,洗盡鉛華,其中蘊含著甘苦、歡愉,更有淡薄與清歡。每一次在開水中的舒捲,每一次在大鍋中的炒煉,不都是我們一生的寫照嗎?有甘甜、有苦澀,更有清醒,喝茶,喝的是茶,其實品的是生命的萬般滋味。


穀雨:春事正闌珊


《望江南》

北宋·蘇軾

春未老,風細柳斜斜。

試上超然臺上望,半壕春水一城花。

煙雨暗千家。


寒食後,酒醒卻諮嗟。

休對故人思故國,且將新火試新茶。

詩酒趁年華。


春雨霏霏,柳色青青,暮春時節,半城春水一城花,如此良辰美景,何必再要傷懷往事呢?


何如,沏茶、賞春,寫詩,盡享人間春色,詩酒趁年華。

穀雨:春事正闌珊

穀雨時分,正是農人播種穀物的季節。


新翻泥土的芳香、布穀鳥的啼叫、種子從土壤裡發出的生長的聲音,稻田裡農具與種子、土壤與農人,它們在暮春的節奏裡,播撒著豐收與希望。


萬物復甦,大自然煥發出了勃勃生機。杏花梨花雖然謝了,但原野上似乎一夜之間換上了新裝,漫山遍野的野花開遍阡陌平疇,搖曳著野性的生命力。


穀雨:春事正闌珊

“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


牡丹是穀雨時節開放的花卉,無論歲月滄桑,時代變遷,都沒有辜負任何一個春色韶華,豔冠群芳。


穀雨:春事正闌珊

大自然按照自己的順序,抽芽、生長、開花、結果,歲歲如斯,季季更替,自有一雙看不見的手,巧妙地鋪排著一切。


你我,只需要,踏著春的節奏,走在季節的原野,就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