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教育思考 45:PRG看人性之“虛榮”

西方心理學大師馬斯洛指出,人的需求有七個層次,就像階梯一樣,從低到高按層次分為五種,分別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愛和歸屬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

這個理論影響和應用頗廣,尤其在當下90後員工逐漸成為主體後,作為管理者不可不察。

中國經濟的三十年騰飛,讓我們在物質上極大豐富,生理和安全需求基本都可以得到滿足。同時由於計劃生育政策的影響,90後們從出生開始就沒有物質上的匱乏感。相比前幾代人,他們更加註重精神層面需求,掛在嘴上的一句話就是“只要感覺對,一切無所謂”。

如果一個園所裡,領導談話是偏向指責的,工作氛圍是緊張壓抑的,日常是單調無趣的,同事間關係是疏離的,考評是充滿“秘密”的,內在感覺是“不被看到,沒有成就感”的時候,抱怨,不公,消極的情緒就會瀰漫其間。表現出來就是員工的工作沒有責任心,缺乏主動性。

PRG在管理中,核心的一個版塊是考評,從十個維度去綜合評價員工的貢獻,讓雷鋒自動“跑”出來。PRG的考評都是正向的評價,每一條都是對員工的欣賞與肯定,所有人都能看得到。管理者打開手機,就知道今年、這個學期、這個月甚至是某一天,每一個員工為組織做出了多大貢獻,誰的貢獻大,誰的貢獻小。

有了這個透明公開全面的考評系統,管理者除了從物質上獎勵,還可以使用大量的精神獎勵。比如,當天貢獻最大的人會佔領所有人的封面,比如可能隨機出現的小驚喜,比如一個月一次的快樂會議。所以,通過這種方式,PRG每一天都在不斷製造驚喜和正能量,雷鋒多了,笑臉多了,整個組織的氛圍也就慢慢變好了,感覺就對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