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唯一一座高铁”米“字型枢纽,评为“全球最美建筑”


近几年。中国高铁突飞猛进的发展,高铁因其安全性能好,舒适度高,几乎不晚点而成为人们喜欢的出行选择。中国高铁毫无疑问已经是世界一流了,并与日本、法国、德国等世界高铁技术输出大国展开了面对面的竞争,让他们感到一种很强的压迫感。武汉火车站地处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中国有史以来的第一个高铁站,是亚洲最大铁路枢纽站 ,与武昌站、汉口站等车站及线路共同构成“米”字型的武汉铁路枢纽。

高铁更具有高效性。高铁的高效性首先体现在速度上。以素有“高铁之心”之称的武汉为例,北上广的旅客乘坐高铁达到武汉平均只需要5小时左右的时间,武汉市内的高铁站均有地铁、公交,供旅客转乘,且四大高铁站之间也已经实现了直通。

武汉站采用“九头鸟”和中部崛起的造型显示了武汉地方文化特色:站房建筑呈波浪型,代表江城特色;9个“波浪”,体现“九头鸟”,寓意千年鹤归和九省通衢;中部拱起的大厅屋顶,则寓意中部崛起。

武汉站是中国第一个上部大型建筑与下部桥梁共同作用的新型结构火车站,实现了高速铁路、地铁、公路三者的无缝衔接。武汉站设计20条轨道,11座站台,总建筑面积37万平方米。全国唯一的一座高铁”米“字型枢纽。武汉站总投资约140亿元人民币。

2004年8月,武汉站选址敲定杨春湖。高铁站的建造约为41亿元,其他的100亿元为配套工程。这座高铁站的建设就花了3年多时间,这座高铁站于2009年12月启用,伴随着京广高铁的开通而投入使用。在2017年武汉站率先开启“刷脸进站”模式。

远远望去,武汉站像一只白鹤展翅待飞。 九片波浪形白色钢铁屋檐,中间一片高高拱起,就像一只白鹤展翅待飞。在青山杨春湖畔,武汉火车站似一幅鹤舞楚天的画卷,吸引着人们的目光。

该站可每隔3.5分钟发一趟列车,最高峰1小时可发送旅客9300人。为了方便旅客,武汉站只要有楼梯的地方都配备了扶式电梯,一共安装了48部。

2012年,武汉火车站被评为“全球最美建筑” ,获得美国芝加哥雅典娜建筑设计博物馆颁发的国际建筑奖。中国高铁里程1.7万公里,占全球的55%,其中时速300公里的高铁9600公里,占全球的60%,年运送旅客人数9.1亿人次,占全球的55%,中国高铁有多大众一目了然。

武汉火车站是我国第一个无缝换乘的火车站。如果旅客从该站下车,可以不出车站,直接转乘公汽或的士。待地铁完工后,旅客还可从地面层坐电梯到负一层,直接乘地铁到武汉市区。

武汉火车站与国内其它车站不同,在施工上采用了许多首创技术。如武汉站的波浪形屋顶,正中一片高59.2米,比五层楼还高。这个波浪形屋顶,仅仅焊接就用了4个多月,主站房用了6万多吨钢材,焊接点达8万多个。除了施工难,武汉站科技含量也很高。如,屋顶全部安装了太阳能发电板。以后,太阳能发电可以为武汉站的室内照明、空调运行提供能源。


在未来高铁将有可能成为下一个改变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交通神器。中国是世界主要高铁大国中唯一一个高铁票价低于航空的国家,这体现出了中国高铁定位的大众性。中国高铁的伟大不在于引领世界潮流,而在于中国让高铁由一个小众的交通工具变为一个大众的交通工具,所以说高铁肇始于日本、发展于欧洲、格局大变于中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