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菌比人類小上億倍,那宇宙中是否存在比人類大上億倍的生物?

luhuanxiang


我認為存在的幾率很小。

我們知道宇宙就是一個大篩子,在宇宙誕生初期,大量基本粒子高速運行彼此相互碰撞形成了如今的所有元素的原子。目前我們在地球上發現的元素只有92種,元素週期表中總共118種元素,也就是說其中26種元素是人工合成的,自然界中這種元素很難穩定存在。

為什麼會如此呢?

我們知道複雜元素的原子核是由電子質子中子構成,原子核外有電子圍繞核高速旋轉。電子帶負電,質子帶正電,中子不帶電,同性相斥異性相吸,電子與質子會由於靜電力的作用吸附在一起(由於電子體積非常小,只有質子的1806分之一,所以原子核的體積幾乎和電子沒有關係),隨著質子數目的增多,質子之間的排斥力也在增大,而且原子核的體積也在增大,電子與質子之間的距離就增大。根據靜電力F=kQ1Q2/r2,引力與斥力都會隨著原子核體積的增大而發生變化,原子的穩定性也會隨之降低,比如元素週期表中的118號元素,雖然我們可以人工合成這種元素,我們讓質子中子電子加速撞在一起合成OG,但是OG的半衰期只有12毫秒(百分之一秒),也就是說平均每過百分之一秒,就會有一半的OG衰變為其他元素,可見其穩定性是極差的。當初美國俄羅斯科學家合作合成這種元素的時候,觀察到了其存在了不足一毫秒的時間。

所以我們可以看出,宇宙中的物質,無非都是由這些穩定的元素構成的,其組合是有限的。我們可以對外星系輻射來的電磁波進行吸收,通過波譜對比分析出其他星系的元素。事實證明,其他星系中的元素和我們幾乎沒有差別。

既然元素相同,我們便有理由根據人體物質組成來推測所謂的宇宙生物。

根據地球上已知生命體進行猜測,我們還無法發現能夠承受宇宙極端環境的生命體。而且在宇宙中的極端環境下,我們確實也幾乎沒發現有細菌存在的跡象與證據。我們知道細菌是生命的起源,我們發現的最早的化石就是細菌化石。既然宇宙中連細菌都難以存活,更何況更為複雜的高級的生物呢?如果存在,是什麼維持它的生存呢?進食行星未免太荒謬了,根據元素組成的有限性,什麼物質可以“咬碎”地球並且還把地球消化掉呢?

此外,我們都知道生物要想進行正常生理活動,其體內會進行很多複雜的化學反應,這些化學反應都需要生物酶進行催化。而生物酶最大的特點在於作用條件溫和。舉個簡單的例子,人體內很多生物酶的最適溫度就是37度左右,與人體的正常體溫一致。而當溫度上升到60,70度時,很多生物的結構會發生不可逆的變化,酶也就會變性失活。溫度下降雖然不會導致酶死亡,但會讓酶進入一種“休眠狀態”,酶的催化效率幾乎為0。宇宙中絕大都數空間都是幾乎沒有溫度的,也就是逼近絕對零度(-273.15攝氏度)。在這種極端情況下,生物幾乎是不可能存活的。

用事實說話

到目前為止,我們連地外生命都沒有發現,就更不要提什麼比人類大幾個億倍的神秘生物了。宇宙按照其不變的自然法則運行,我們就是其運行法則的產物,我們是宇宙這個大篩子篩選出來的穩定的形態。其他極端形態即使存在,也會像第118號元素OG一般來到這個世界只有不到1毫秒的時間就由於形態不穩定而衰變成為穩定的元素了。

(本文為個人觀點,如有知識不當,望您批評指正。)


LightingGames


有人看我們就像在看細菌一樣



紅房間


先來談談人和細菌的尺度之比

細菌的直徑為0.5~5微米,正常成年人的身高為1.5~1.8米,而1米=10^6微米,也就是說一微米等於百萬分之一米。由此可知,細菌僅比人類小100萬倍,題目中的說法是錯誤的。


人的1億倍究竟有多大

這裡人的身高按1米算,比人類大上億倍,也就是說,該生物的尺度折算成身高至少有10萬千米。地球的直徑約為1.3萬千米,如果真的存在那樣的巨人,那麼該巨人的身高至少相當於8個地球垂直堆疊起來的高度。

太陽的直徑約為140萬千米,該巨人的身高為太陽直徑的0.07倍。人類生活在地球上,人與地球的尺度之比約為1:1300萬,那麼該巨人所生活的星球的尺度應為1.3x10^12米。目前已知宇宙中最大的恆星盾牌座uy的直徑為2.4x10^12米,把它放在太陽系中心,邊緣已經到達木星與土星軌道之間。


這樣的生物不存在

由此可見,這樣的生物根本不會存在,擁有這樣的尺度,質量也大得難以想象,該生物受自身重力的影響,根本無法保持穩定的結構。就算這種生物存在,也沒有這麼大的行星供其生活,難不成生活在恆星上。

有的人可能會說,銀河系甚至整個宇宙都是一個巨大的生物,地球就是其中的一個細胞,可惜這終究只是想象,並且是毫無根據的妄想。我們應該從科學的角度看待問題,這樣才能得出正確答案。科學合理的猜測才是應有的態度。




科學探索菌


現在除了地球上,人類還沒有發現太空中存在生命的痕跡。而題目中直接問宇宙中是否存存在比人類還大上億倍的生物,確實有點難以回答。



不過,即便外太空真的生命普遍存在,比人類大上億倍的生命也很難存在。試想,一個身高1.7m,重65kg的人,放大一億倍就是高170000km,體重65億千克。地球的直徑才12756km,木星的也才142984km,所以這個生物比木星還大,就是質量比木星小很多而已。如此大的生物,它需要的生存環境也必須十分巨大,而縱觀我們的宇宙,根本沒有那顆行星可以容得下此生物。





不過,或許有人說生物的形態並不一定要像人類那樣,而且生命也不一定必須生活在星球上。像有些影視作品演的那樣,很多生物就是單獨存在,靠吞食星球為生。比如中星爵的父親,就是一個星球形態的生命。還有神奇四俠、奇異博士中出現的一些吞食天體的怪物,都是一些體型無比巨大的生命體。這樣來看,似乎比人類大一億倍的生命體,似乎也並非沒有。



不過,想象歸想象,人類目前來太陽系都沒有走出去,現在就談論所謂比人了大一億的生命體,有點未時過早。


科學探秘頻道


你們搞錯了,外星人👽其實長得和我們差不多,只不過身高只有一米左右。








拯救地球的小糰子


以前在書上看過一段話:“芥子須彌,無限大無限小”。

一些物體可能比原子核小億萬倍。也可能比銀河系大億萬倍。宇宙中的單位,我們人類按光年算,距離非常遙遠。比人類大的億萬倍的生物也不是不可能的,

網上有宇宙星系網圖和人類大腦細胞網絡圖非常相似。

做個假設,我們認知的宇宙會不會只是一個生物的大腦呢?




張Zzzzz


只能說有這個可能性,畢竟生命的存在形式可能是多種多樣的,不一定非要用地球上生命的形態去類比整個宇宙內的生命。

(但就目前而言,人類也只能用這個“地球標準”去尋找地外文明,以自己去尋找“自己”,這是最有把握的,其他的就不好說了)

其次,我們就按照普通的角度去考慮這個問題,題目中的大上億倍,應該是指的體積,那麼這種生物的體積大小可以算是一個小天體了,在地球上肯定是生存不了的,只能住在更大的星球上,並且它的身體構造以及元素組成佔比都和人類有很多差異。

說到底,這種問題只能靠實踐去解決,也就是隻能等哪天真的發現外星生命之後,再做推論更為恰當。

期待您的點評和關注哦!


賽先生科普


看到這個題目,就猜到很多人會說,銀河系乃至宇宙本身就是一個大生物,地球只是一個其中的一個小細胞云云。

想象力很豐富,可惜僅僅是想象,並不是科學。

根據奧卡姆剃刀原理,兩個相同的命題,如果表達的是一個意思,我們去掉假設多的那個。

比如:“世界上有幽靈,但我們無法通過任何方式檢測到”,與“世界上沒有幽靈”這兩個命題表達的意思是一樣的,但前面的命題多了一個假設,所以我們相信世界上沒有幽靈。

同樣,“宇宙中有比人類大上億倍的生物,但我們無法證明其存在”與“宇宙中沒有比人類大上億倍的生物”這兩個命題,我們採信後面一個。

那麼,在現有理論物理框架之下,我們不妨設想一下,一個比人大一億倍的東西會是什麼?我們取一個身高1.8米的人作為標準。

體積大一億倍,這個東西的高度就是18萬千米,比木星的直徑還大。我們假設它的質量跟木星一樣,在這種質量等級上,引力會起到重要的作用。引力把所有的物質向中心拉,形成一個緻密高溫的核心,其餘物質圍繞這個核心,形成一個分層結構的球體。這個球只可能是一個死球,和宇宙中萬億個天體一樣,不可能在內部產生神經系統、消化系統、生殖系統等精密複雜的結構,也就不具備常規意義上的生物特性。

這樣一個球體還會被其它質量更大的天體捕獲,從此日復一日的圍繞其旋轉。沒有任何超距作用讓它可以和其它天體交換信息,更無法傳遞物質,因此這個球體也不可能作為一個更大生命體的細胞存在。說宇宙是一個大生物的童鞋可以想象一下,如果你身體裡每個細胞都無法與其它細胞交換信息與物質,那你也就不存在了。

當然,你也可以不接受物理定律,坐在一個山青水秀的地方想象,想象像太陽一樣大的女媧去補宇宙的洞;想象我們的宇宙之外還有無數個平行宇宙,每個都有不同的物理規律;想象我們的宇宙只是某種更大結構的基本構成。這些都可以,這種想象可以是藝術、哲學、宗教,但絕不是科學。

所以從科學的角度來講,宇宙中以前沒有、現在也沒有比人大一億倍的生物存在。

但是從理論上,這個假設在未來是可以實現的。比如未來人類的科技空前發達,製造出像地球一樣大的星艦,這種星艦具備人工智能,從恆星或黑洞獲取能量,以對抗引力維持自己穩定的結構。它會利用各種天體的物質,生育(或裝配)出自己的後代,這樣一個會行動、會思考、會繁衍的超級巨星,也可以在廣義上被稱之為生物。腦洞雖大,但是並沒有違反物理規律,只是目前人類的技術無法達到而已。


丹讀


你的這個問題勾起了我深沉的回憶,那是一篇絕對顛覆我世界觀的科普故事,作為一個七十年代中期出生的人,小時候家裡訂閱的@“少年科學”雜誌,不記得是譯文還是國產,也不記得太多細節,只記得末尾說道人類終於發射飛船飛躍太陽系,一個外星文明中的學生非常興奮的叫來導師稱觀測到一個碎片非常規的突破原子核,而導師意興索然的對學生說這種觀察沒有意義,只是隨機發生的,等學生再來觀察時,那個原子核已經衰變。

對於題主提的問題,我想那樣的世界觀下,比人類大一億倍的生命,應該是存在的吧。

作為一個老人,如果有誰知道那個故事,請把名字告訴我。


不是傻瓜


回答這個問題你首先要確定空間是否存在,如果我們現有的科學認知是正確的話,那麼地球、太陽系、銀河系等等空間都真實存在,那麼就不排除我們人類就是某一大型生物的一個細胞,或者地球就是某一大型生物的細胞或者組織,而我們人類只是生活在上邊的寄生蟲。往微觀了想,或許我們身體上的細胞和細菌又是一個社會,有益細菌是我們身體細胞的好朋友,而病毒就是我們身體細胞的敵人,或許他們彼此間經常為爭奪地盤發生戰爭

總之,微觀世界和宏觀世界都是無窮的,科學發展的確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你不得不否認,科學永遠解釋不了一切,或許能解說一切的只有哲學或者宗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