傑出帥才袁崇煥,最終被凌遲就是因為屢碰職場紅線

一個人有傑出的才能會提高成功的幾率,但是在這個世俗的現實中,要想在自己的領域內取得成功,只有才能是遠遠不夠的,還要找對靠山,選好隊伍,理解領導心思,懂得鋒芒畢露,又要適時韜光養晦,更是有職場紅線的忌諱要時刻遠離。自古以來,職場厚黑學就是一門大學問。明末一位著名軍事人才就是因為屢屢觸及職場紅線,最終落得個被凌遲處死的淒涼下場。

傑出帥才袁崇煥,最終被凌遲就是因為屢碰職場紅線

這人就是袁崇煥。袁崇煥本是文官出身,但是因為袁崇煥的毛遂自薦,再加上朝中大臣的推薦,朝廷讓他去邊關軍中任職。鎮守寧遠期間,袁崇煥不同意上級領導撤兵的主張,堅持鎮守寧遠。打敗了努爾哈赤的進攻,取得了寧遠大捷。這一戰讓朝廷舉朝歡慶,袁崇煥在此戰初露鋒芒,聲名鵲起。又因多次戰功卓著,升為兵部尚書,在戰略主張上,深得皇帝明熹宗信任,成為手握尚方寶劍的重臣。

在明思宗執政期間,袁崇煥在抗金中仍取得了大功勞。更是在崇禎二年擊退皇太極,解了京師之圍,可以說是明朝的一大功臣,被譽為“明朝的長城”。但是卻遭到了魏忠賢餘黨的彈劾和皇太極實施的反間計。最終明思宗認為袁崇煥與後金有密約,將他凌遲處死。

傑出帥才袁崇煥,最終被凌遲就是因為屢碰職場紅線

不過,袁崇煥的同僚王在晉認為他的功勞不可抹殺,但同時,他也認為袁崇煥是自取滅亡。有評論認為袁崇煥明裡力主抗金,一打不過就暗中求和。張岱評價袁崇煥“性極躁暴,攘臂談天下事,多大言不慚。而終日夢夢,墮幕士雲霧中,而不知其著魅魘。”甚至直言袁崇煥都不能和秦檜並列而提。袁崇煥也因為行事作風的問題,曾經讓器重他的孫承宗大為震怒。

袁崇煥最飽受詬病的就是擅殺毛文龍。崇禎二年,袁崇煥和毛文龍因為軍餉及產生的一系列問題產生矛盾,袁崇煥決定殺掉毛文龍。袁崇煥預先在山上設了伏兵。扣押了毛文龍的隨從,又綁了毛文龍後,列數毛文龍的十二條罪狀,拿出尚方寶劍,將毛文龍斬殺。清人在撰寫《明史》時認為袁崇煥殺毛文龍是“妄殺”,計六奇在《明季北略》裡也認為袁崇煥雖然死的冤,但是他列十二條罪狀殺毛文龍,如同秦檜以十二道金牌殺岳飛一樣。擅自擒殺政府要員,還試圖向上級隱瞞,這一行為怎能不引起領導猜忌。

傑出帥才袁崇煥,最終被凌遲就是因為屢碰職場紅線

後金主皇太極舉兵數十萬進攻大明,袁崇煥聽聞後率領各將分兵留守。皇帝朱由檢得知後非常高興地嘉獎各將,並讓袁崇煥統領指揮各地援軍。但不久之後,金軍就攻破袁崇煥的防線,越過薊州往西,直逼京城。雖然袁崇煥忙率兵馳援京城,但當袁崇煥請求入城休整時,卻遭到了皇帝拒絕。雖然袁崇煥最後還是擊退了金兵,但前期的業務失誤讓領導擔驚受怕,不可彌補。明明工作有了不足,還向領導要求休息,惱怒其辦事不力的領導心中能痛快嗎?

傑出帥才袁崇煥,最終被凌遲就是因為屢碰職場紅線

由此可見,導致袁崇煥的最終悲慘結局既有官僚之間的壓榨,又有小人和對手從中作梗,也有他自身的處事方式的原因,對官場人情世故的把握的不夠到位。不管怎樣,袁崇煥的死去是明朝的一大損失。袁崇煥被殺後13年,李自成攻破北京,崇禎皇帝自縊而死,明朝滅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