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至今重大刑事案35」臨縣“刺客”“7.18”殺人案紀實

黑影原來是“刺客”——臨縣公安局5小時偵破“7.18”殺人案紀實

2016年7月18日晚9時許,臨縣的天空陰沉沉的,烏雲密佈,淅淅瀝瀝的小雨一直下個不停,當地的氣溫要比往日降低了許多度。

「八十年代至今重大刑事案35」臨縣“刺客”“7.18”殺人案紀實

因為比較涼爽,人們便早早關門作息。就在這個時候,一個“黑影”翻牆進了臨縣曲峪鎮青家塔村一居民院內,一時間打破了這個小山村的寧靜。“黑影”進院後首先關上了院子裡的電閘,當時屋內的女主人正準備脫衣休息,突然沒電了,屋內一片漆黑,於是便出門想看個究竟,沒想到,此舉正中了來者“黑影”的圈套。還沒等她回過神來,那“黑影”餓狼撲食般地向她撲來,隨即便揮刀一陣亂捅,女主人即刻倒在血泊中。“黑影”見女主人奄奄一息,索性拖到下院旱井旁,倒著將其丟進了旱井裡。僅僅十多分鐘的打鬥廝殺過後,農家小院又恢復了先前的平靜,“黑影”原路翻牆出院後“逃之夭夭”。

「八十年代至今重大刑事案35」臨縣“刺客”“7.18”殺人案紀實

弱女子雨夜慘死自家院內

臨縣曲峪鎮青家塔村是一個偏遠的小山村,村裡常駐人口300人左右。因為村子不大,人口也少,平日裡,鄰里之間相互竄門聊天幾乎是每天的“必修課”,甚至誰家來個親戚是何許人也,村裡人都會“瞭解”的一清二楚的,這也許就是農村人的一種生活習慣吧。

“好奇怪啊,這個張袁袁怎麼有兩天都沒有見到她的面了,平時一天要來家裡竄門好幾趟,她到底去哪兒了?不行,我得給她打個電話,看看她是不是出了遠門。”7月20日一大早,死者張袁袁的鄰居王頗伊一邊自言自語,一邊拿起手機撥通了張袁袁的電話。

對方的手機一直通著,但就是沒有人接聽。王頗伊有種不祥的預感,趕緊撥打張袁袁大兒子的電話想問個究竟。

張袁袁的大兒子童童準備考駕照正在外面駕校培訓,童童7月17日才從家裡出來。

童童撥打母親的電話,同樣沒有人接聽。於是他打電話讓同村的好友元平去家裡一趟,看看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幾分鐘後,童童的好友元平便來到張袁袁家的大門口,可發現大門裡面反鎖著,無論他怎麼叫喚,屋裡都沒有回應。情急之下,元平便翻牆進院,一探究竟。

屋子的門半掩著,從家門口到下院的旱井旁到處是血跡。雖然被雨水沖刷過,但也清晰可見。見此情景,元平不敢怠慢,立即向公安局報了案。

「八十年代至今重大刑事案35」臨縣“刺客”“7.18”殺人案紀實

精兵強將“兵臨”案發現場

案情就是命令,時間就是戰機。7月20日9時左右,臨縣公安局接到報案後,公安局局長趙強高度重視,馬上成立了專案組,同時下了死命令:全力以赴偵破此案,命案不破絕不收兵。

常言道:“養兵千日,用兵一時”。可在公安隊伍中應該稱作:養兵千日,用兵日日。命案專案組即刻成立,正在當班的刑警四中隊民警在副局長李月祥的帶隊下迅速整裝出發。同行的還有技術、技偵等有關中隊的民警。因為案發地距離臨縣縣城有一個多小時的路程,於是李月祥副局長一邊出發,一邊電話指揮曲峪鎮派出所民警趕先奔赴現場,做好現場保護和維持秩序的工作。

與此同時,呂梁市公安局刑偵、技偵支隊的多名骨幹民警與臨縣檢察院批捕科幹警以及法醫不約而同直奔案發方向。不到兩個小時的時間,30多名專案組成員分佈到案發現場的每一個角落,各負其責,各自為戰。維持秩序、現場勘查、排查走訪、取證調查、提取血樣……一切偵破程序都在有條不紊地進行著。

“本案應該為他殺,且熟人作案的嫌疑最大。”根據現場明顯的打鬥痕跡、院內的血跡走向,以及多年的破案經驗,李月祥副局長現場斷言,隨即指明瞭偵破方向:“先圍繞本村刑滿釋放人員和遊手好閒之人摸排調查,同時做細村民走訪工作,必須認真細緻、地毯式地走訪一遍。”

專案組民警兵分數路,挨家挨戶地開始走訪、調查、排查……

刑釋光棍漢被鎖定“嫌疑”

「八十年代至今重大刑事案35」臨縣“刺客”“7.18”殺人案紀實

走訪中,村裡一直沒有結婚外號稱作“日本人”的光棍漢劉整整進入警方的視線。

劉整整今年51歲。20多年前,即1993年8月29日晚上,該劉趁本村的劉某某夫婦不在家,爬窗戶進入劉家,採用火柱毆打、改錐威脅等手段,將劉某某年僅16歲的女兒姦汙,並搶走現金80餘元、金延安香菸兩條、黃公主香菸兩盒、電池三節。案發後,該劉於1994年4月18日落網歸案,同年6月3日被批准逮捕。1994年8月24日,臨縣人民法院依法判決:劉整整,犯強姦罪,判處有期徒刑9年;犯搶劫罪,判處有期徒刑5年,決定合併執行有期徒刑14年。

據辦案民警講,該劉在太原某監獄服刑10年後,被提前釋放回家。刑滿釋放後的劉整整在村裡以務農為生。因為其一直未婚,常年與父母居住在一個院子裡,他自己單獨住一眼窯洞,一日三餐都和父母在一起。

辦案民警在走訪時,多數村民一致反映,該劉性格孤僻、內向,綽號“日本人”,平時很少與人來往,村裡人一般不敢得罪他,如果有人敢出言挖苦、諷刺於他,那麼這個人便是其心中的“死仇”,日後必找機會報復。

刑滿釋放人員、一直未婚的光棍漢、性格孤僻古怪、鄰里口碑不佳……等等,集中在劉整整身上一系列特殊的“身份”,讓辦案民警的偵破視線越來越清晰,基本鎖定該劉有重大作案嫌疑。

“立即傳喚劉整整問話。”李月祥副局長傳出指令。

7月20日12時40分左右,民警來到劉整整家裡時,他正一個人呆在屋子裡,聽民警說要他配合調查一起案子,劉整整也沒有作聲,跟隨民警便出了門。

這時,細心的民警發現劉整整家的門板上和門框上有兩點血跡。隨後又發現該劉右手掌有劃破的傷痕。

種種跡象,更進一步鎖定了劉整整的重大嫌疑。

詢問中,嫌疑人劉整整剛開始只交待以前曾被判過刑以及出獄後的一些情況,對於有關本案的問題隻字不提。實在不願回答,就選擇低頭不語,一副死豬不怕開水燙的架勢。後來在專案組民警強大的政策攻勢下,以及有力的證據面前,嫌疑人的心理防線徹底崩潰,最終供述了其殺害張袁袁的犯罪事實。

有預謀的“刺殺”行動

「八十年代至今重大刑事案35」臨縣“刺客”“7.18”殺人案紀實

據嫌疑人向辦案機關供述:7月15日,因張袁袁辱罵了他(是否屬實,死無對證),於是一直懷恨在心,伺機謀殺“仇家”。

受害人張袁袁今年46歲,其丈夫常年在外打工,7月17日,張袁袁的大兒子童童要培訓駕駛證也離家外出,家裡就剩她一個人獨居。嫌疑人劉整整早就盯上了張袁袁一家人的活動去向,認為這個時候是他“下手”的最佳時機。

7月18日凌晨4時許,劉整整像往常一樣早早地起床後,照常下地幹活。晚上吃過飯,他便懷揣一把殺羊刀出了家門,準備實施自己計劃中的“刺殺”行動。

大約21時許,他打算先去村裡小賣部買盒香菸過過煙癮,再去找“仇家”算賬。不料在途經的鄰居家看見張袁袁正在那裡竄門聊天。於是他急匆匆跑到小賣部去買菸,計劃等張袁袁回家時尾隨其後,伺機下手。

這時候天空正下著小雨,當他買了盒煙原路返回時,發現張袁袁已經回家,而且將大門反鎖。劉整整的計劃跟不上變化,無奈之下,只好翻牆進了張袁袁家院子,於是出現了文章開頭的一幕。

據劉整整交待,作案後 ,其將作案工具殺羊刀埋在了附近的土堆裡,血衣和沾滿血跡的鞋子統統脫掉後扔到隔壁長時間不住人的鄰居家煙囪裡,隨後光著身子回到自己家裡。

7月19日、20日上午,也就是作案後的第二天和第三天。他絲毫沒有改變起床的作息時間,照常凌晨4點起床,隨後下地幹活,似乎在他身上沒有發生任何“故事”。後來採訪時瞭解到,他說自己幾十年養成了這種早起的習慣,4點以後,就再也睡不著了,早早起床下地幹活,反倒更涼快些。

直到民警找上門來,劉整整仍然表現的是那麼平靜、“淡定”。

嫌疑人計劃中的“人生路”

7月27日下午,記者一行在看守所採訪了嫌疑人劉整整。該劉1米7左右的個子,身材消瘦,滿臉皺紋,看起來要比實際年齡大出十多歲。

“作案後,你後悔嗎”當問到這個問題時。劉整整的回答讓在場的所有人百思不得其解。

“殺人是遲早的事,我沒有後悔過。如果讓我重新選擇一次,我還會選擇殺了她。”劉整整的回答毫不猶豫。

“案發後,你為啥沒有選擇逃走?”

針對這個問題,劉整整講述了自己的“計劃人生”:“為啥要跑,跑是絕對跑不遠的,逃過了初一,逃不出十五,無非跑出去躲上個三月兩月,但最終的歸宿還是被抓回來蹲監獄,還不如穩穩當當地呆在家裡,聽天由命。我都50出頭的人了,一輩子沒有結婚,目前,上輩父母雙親年紀已大,父親77歲,母親74歲,自己膝下無兒無女,後半生是沒有指望了,等父母過世後,我一個人連個吃飯的地方都沒有了,養老送終就更沒法提了,我得給自己找個‘出路’。我早已‘計劃’好自己的後半生,總有一天,我會或大或小犯個案子,在監獄裡苟且度過餘生,那裡面有吃有住,養老送終不用自己考慮。”

當問及其為啥要殺害張袁袁時,劉整整好長時間低頭不語,最後蹦出了幾個字:“沒有為什麼,就是要殺掉她”。

採訪即將結束,劉整整低聲道:入獄一星期了,每天晚上睡不著覺,心裡面慌得很,一閉上眼睛,就夢見自己回到家裡了。

“唉,我這一生負擔重,壓力大,誰也不會理解我,誰也不知道我心裡的苦衷。日後再想回家,這輩子是不可能了。我最對不起的是年邁的父母,不能為二老養老送終了。”沉默了半小時有餘,劉整整最後喃喃地自言自語道出了內心深處僅存的一點點“真” 和“善”。

走出看守所大門時,天色已漸漸暗下來。一行五人個個都邁著沉重的腳步:人生的路有千萬條,為什麼劉整整偏偏要選擇如此“不歸路”。 用他自己的一句話講,就是,這樣的選擇屬於沒有打好人生的“草稿”。

緊鎖雙手的鐐銬和讓其寸步難行的腳銬足以證明,違法犯罪——“此路不通”。

「八十年代至今重大刑事案35」臨縣“刺客”“7.18”殺人案紀實

遵紀守法、自由生活才是人生最大的幸福。但願劉整整的“故事”能為喜好衝動、愛鑽牛角尖的人敲響警鐘,千萬不要踐踏自己的人生,珍重,再珍重。(文中嫌疑人、受害人、家屬及鄰居均為化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