敵我傷亡比246:1,戚繼光到底是怎樣贏得抗倭戰爭的?

14世紀初,日本國諸侯割據混戰,爭權奪利,戰敗的南朝封建主無路可逃,糾結一部分流浪武士和商人等對我國海岸線省份持續騷擾,史稱“倭寇”,一時間燒殺搶掠,我沿海居民苦不堪言。

嘉靖年間,一片歌舞昇平,朝廷好大喜功,導致軍隊戰鬥力極其低下,軍心渙散,倭寇更是乘虛而入,且與明朝海盜汪直徐海等勾結,搶奪愈演愈烈,明朝政府無奈抗倭,哪成想明軍一觸及潰,大敗而歸。所幸天佑中華,一軍事奇才橫空出世,他就是戚繼光,那麼戚帥究竟用了什麼方法,在抗倭戰爭中迅速反敗為勝呢?

敵我傷亡比246:1,戚繼光到底是怎樣贏得抗倭戰爭的?

史書記載,戚繼光作為抗倭統帥,首先在民風彪悍的兩廣和浙江精挑細選三千多名礦工組成主力,嚴肅軍紀,實行連坐法,即遇敵退卻者,除卻隊長,全部斬首,另外戚帥發明了舉世無雙的“鴛鴦陣”,倭寇遇陣即亡,死傷慘重。

敵我傷亡比246:1,戚繼光到底是怎樣贏得抗倭戰爭的?

所謂“鴛鴦陣”,是由十一名明兵組成,最前面的是隊長,此人持長牌,另外兩人持藤牌,持長牌者主要是防守,並掩護後隊前進,持藤排者同時手握戚家刀或標槍,可與敵近戰。後跟兩人為狼筅手,狼筅,是帶枝的毛竹,前端削尖,枝上佈滿倒刺,攻可刺,收可割,而且倭寇的刀砍到狼筅,極易被卡住。後面跟著的整個隊伍的中堅力量,四名長槍手,如果個別倭寇憑藉無敵的運氣或實力進入我隊伍,則手持戚家刀的刀牌手會回身負責近戰。隊伍最後面的是兩名鏜把手,主要負責輔助進攻。此鴛鴦陣有時會根據需要分身為小隊伍,史稱三才陣等,而且後期戚繼光還在隊伍中加入了火器等,如此嚴密的形勢,即使大隊倭寇也只能望陣興嘆!

敵我傷亡比246:1,戚繼光到底是怎樣贏得抗倭戰爭的?

鴛鴦陣在實戰中得到了很好的實踐效果,明軍與倭寇的對陣中,傷亡數基本保持數量級間的差別,史書記載,牛田之戰,王倉坪之戰甚至出現了倭寇死傷萬餘,明軍無一傷亡的大捷,堪稱空前絕後!

和敵人單兵廝殺,傷亡慘重,但僅僅換了一下打法,組陣對敵卻收到奇效,泰山金角哥哥深深佩服戚帥的軍事天賦,正確運用戰術確實對戰爭的結果影響巨大,聰明的讀者,您認為是嗎,歡迎分享和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