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英雄戚繼光,如何選兵練兵?歷經數戰平倭寇,成威家軍威名

戚繼光,定遠人,明朝軍事家,抗倭名將。1548年從浙江義烏募集礦工和農民,編練戚家軍。自戚家軍成立開始,他率軍於浙、閩、粵沿海諸地抗擊來犯倭寇,歷10餘年,大小80餘戰,終於掃平倭寇之患,被現代中國譽為民族英雄。


民族英雄戚繼光,如何選兵練兵?歷經數戰平倭寇,成威家軍威名

戚家軍百戰百勝的戰績和高達十餘萬級的斬級記錄。被譽為“16至17世紀東亞最強軍隊” 。熟悉歷史的朋友都知道,海上作戰一直是中國戰爭歷史上的軟項,而戚繼光的“戚家軍”為何能在海戰中多次取勝?這與戚繼光的選兵練兵有莫大的關係。

《紀效新書》是戚繼光的主要軍事代表作,戚繼光特別重視選兵,開篇第一句話就是“兵之貴選。他認為第一可用的兵,就是鄉野老實之人。所謂鄉野老實之人者,黑大粗壯,能耐辛苦,手面皮肉堅實,有土作之色,。
民族英雄戚繼光,如何選兵練兵?歷經數戰平倭寇,成威家軍威名

反對“用城市遊滑之人”,“奸巧之人”,。對於選兵的具體標準,認為“豐偉”、“武藝”、“力大”、“伶俐”四條既不可廢,亦不可專恃,“惟素負有膽之氣,使其再加力大,豐偉伶俐,而複習以武藝,此為錦上添花。然而符合所有條件的人並不容易選到,相比之下,最主要的條件是“必精神力貌兼收”,因為武藝差可以教習。

對於選來的士卒,要根據各自不同的特點發給他們兵器,“皆當因其材力而授習不同”,“如藤牌宜於少壯便健,狼筅長牌宜於健大雄偉,長槍短兵宜於精敏有殺氣之人。就是必須是有精神氣的人才是選兵的必須條件。
民族英雄戚繼光,如何選兵練兵?歷經數戰平倭寇,成威家軍威名

在練兵方面,《紀效新書》特別強調按實戰要求從難從嚴訓練,反對只圖好看的花架子。認為“設使平日所習所學的號令營藝,都是照臨陣的一般,及至臨陣,就以平日所習者用之,則於操一日,必有一日之效,一件熟,便得一件之利。”並批評不按實戰要求的訓練方法是“虛套”,“就操一千年,便有何用,臨時還是生的。

《比較篇》重視號令訓練,規定:“各便宜簡明號令,合行刊給,各於長夜,每隊相聚一處,識字者自讀,不識字者就聽本隊識字之人教湧解說,務要記熟。”要求將士“耳只聽金鼓,眼只看旗幟”,“大家共作一個眼,共作一個耳,共作一個心。”重視平時養成訓練,認為“操兵之道,不獨執旗走陣於場肆而後謂之操,雖閒居坐睡嬉戲亦操也。
民族英雄戚繼光,如何選兵練兵?歷經數戰平倭寇,成威家軍威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