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陽湖之戰,中國版“滑鐵盧”,宣告著三百年大明帝國的崛起

風疾月夜浪千丈,日出之處萬里平。

百舸衝擊伏蛟避,布威十方竟來朝。

鄱陽湖之戰,中國版“滑鐵盧”,宣告著三百年大明帝國的崛起

鄱陽湖之戰,是元朝末年朱元璋和陳友諒為爭奪南部中國在鄱陽湖水域進行的一次戰略決戰,決戰以朱元璋的完全勝利而告終。此次水戰,前後歷時37天,其時間之長、規模之大,投入兵力、艦隻之多,戰鬥之激烈都是空前的。陳友諒的失敗,一個重要的原因是戰略指揮上的失誤。朱元璋之所以能以少勝多,以弱勝強,以小勝大,正是巧妙地利用了陳友諒錯誤的結果,並創造了我國水戰海戰史上的著名戰例。此戰的勝利,奠定了朱元璋平定江南的基礎,併為以後的北伐、攻滅元朝和統一全國創造了極為有利的條件。

要想了解鄱陽湖之戰的始末,我們要先來認識這場戰爭的兩位統帥--朱元璋和陳友諒

朱元璋自然不用多說,明朝的開國皇帝。他本名重八,又名興宗,字國瑞,安徽鳳陽人,農民出身,家境貧困。他於1352年參加了郭子興領導的紅巾軍,並神的器重。在元朝末年的農民戰爭中,他藉機發展勢力,最終統一中國,建立了最後一個由漢人統治的封建政權,國號大明,年號洪武,定都南京。至於另一個主角陳友諒,也許大家瞭解的不多。

鄱陽湖之戰,中國版“滑鐵盧”,宣告著三百年大明帝國的崛起

朱元璋

陳友諒和朱元璋一樣,都是“狠茬子”。

鄱陽湖之戰,中國版“滑鐵盧”,宣告著三百年大明帝國的崛起

“天高皇帝遠,民少狗官多。一日三遍打,不反待如何?”從這首打油詩中就可以看出元末蒙古統治階級對漢人和其他少數民族的壓迫。

元至正十一年(1351年),由於蒙古貴族長期推行民族高壓和坑農斂財政策,爆發了遍及全國的農民大起義。因為起義軍頭上都包著一塊紅頭巾,所以被稱為“紅巾軍”

當時,紅巾軍主要分為南北兩支。北方紅巾軍的領導人為韓山童、劉福通,起兵於今安徽阜陽,主要活動於黃河兩岸、江準之間,南方紅巾軍的領導人是徐壽輝、彭瑩玉,起兵於今湖北蘄春,轉戰於江漢之間。而陳友諒正是徐壽輝、彭瑩玉的部將。

鄱陽湖之戰,中國版“滑鐵盧”,宣告著三百年大明帝國的崛起

陳友諒

陳友諒絕對不是一位好部下。

徐壽輝領導的南方紅巾軍經過多次血戰,佔領了許多地區,而彭瑩玉也在戰鬥中不幸犧牲。至正二十年(公元1360年),陳友諒趁著徐壽輝派人攻取四川, 兵力薄弱之際,帶領部下殺了徐壽輝,並自立為皇帝,號大漢,改元大義,佔有江西、湖廣等地。

陳友諒和朱元璋本質上一樣,都是藉著農民起義的浪潮發家的。作為農民起義領袖,元朝末年群雄之一,站穩了腳跟之後要做的事情必然是擴大地盤,鞏固現有的統治基礎。正是因為如此,朱元璋和陳友諒的對立是宿命的安排。

據史書記載,陳友諒性情強硬而多疑,喜歡以權術控制部下。他已自稱皇帝,而且盡佔江西、湖廣之地,便自恃兵力強大,想向東攻取應天府(今江蘇南京)。朱元璋解決了應天府東南面的危機後,便騰出手來,專心對付陳友諒。

鄱陽湖之戰,中國版“滑鐵盧”,宣告著三百年大明帝國的崛起

朱元璋與陳友諒展開了長達五年的戰鬥。1360年,陳友諒殺害徐壽輝之後,率軍攻佔太平(今屬安徽)。面對陳友諒咄咄逼人的攻勢,朱元璋採取了誘敵深入的策略,集中全力,在應天江東橋大敗陳友諒,收復太平,並乘勝攻佔安慶、信州。1361年,陳友諒再次挑起戰事,依然慘敗而歸。1363年(至正二十三年),不死心的陳友諒率大軍六十萬,船載家屬百官,盡發精銳進攻南昌,飛梯衝車,百路並進,在鄱陽湖與朱元璋展開決戰,激戰兩個月,陳友諒中箭身亡,全軍大敗。朱陳的對抗以鄱陽湖之戰的結束而告一段落。

鄱陽湖之戰,中國版“滑鐵盧”,宣告著三百年大明帝國的崛起

對於這一重要且意義深遠的戰役,時人評價頗高。

劉基:“友諒包饒、信,跨荊、襄,幾天下半。士誠自守虜,不足慮。友諒劫主脅下,名號不正,地據上流,其心無日忘我,宜先圖之。陳氏滅,張氏勢孤,一舉可定。”

朱元璋:“友諒亡,天下不難定也。朕以友諒志驕、士誠器小,志驕則好生事,器小則無遠圖。”

《朱元璋系年要錄》:“至傾國六十萬嘗試江流,牧野、昆陽、赤壁、淝水、古帝王豪傑能用其眾者,未之有聞。”

陳友諒敗亡後,朱元璋也大勢漸成,於1364年在應天府即吳王偉,設置百官,建中書省,立長子朱標為世子,建立了一整套統治機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