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阳湖之战,中国版“滑铁卢”,宣告着三百年大明帝国的崛起

风疾月夜浪千丈,日出之处万里平。

百舸冲击伏蛟避,布威十方竟来朝。

鄱阳湖之战,中国版“滑铁卢”,宣告着三百年大明帝国的崛起

鄱阳湖之战,是元朝末年朱元璋和陈友谅为争夺南部中国在鄱阳湖水域进行的一次战略决战,决战以朱元璋的完全胜利而告终。此次水战,前后历时37天,其时间之长、规模之大,投入兵力、舰只之多,战斗之激烈都是空前的。陈友谅的失败,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战略指挥上的失误。朱元璋之所以能以少胜多,以弱胜强,以小胜大,正是巧妙地利用了陈友谅错误的结果,并创造了我国水战海战史上的著名战例。此战的胜利,奠定了朱元璋平定江南的基础,并为以后的北伐、攻灭元朝和统一全国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要想了解鄱阳湖之战的始末,我们要先来认识这场战争的两位统帅--朱元璋和陈友谅

朱元璋自然不用多说,明朝的开国皇帝。他本名重八,又名兴宗,字国瑞,安徽凤阳人,农民出身,家境贫困。他于1352年参加了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并神的器重。在元朝末年的农民战争中,他借机发展势力,最终统一中国,建立了最后一个由汉人统治的封建政权,国号大明,年号洪武,定都南京。至于另一个主角陈友谅,也许大家了解的不多。

鄱阳湖之战,中国版“滑铁卢”,宣告着三百年大明帝国的崛起

朱元璋

陈友谅和朱元璋一样,都是“狠茬子”。

鄱阳湖之战,中国版“滑铁卢”,宣告着三百年大明帝国的崛起

“天高皇帝远,民少狗官多。一日三遍打,不反待如何?”从这首打油诗中就可以看出元末蒙古统治阶级对汉人和其他少数民族的压迫。

元至正十一年(1351年),由于蒙古贵族长期推行民族高压和坑农敛财政策,爆发了遍及全国的农民大起义。因为起义军头上都包着一块红头巾,所以被称为“红巾军”

当时,红巾军主要分为南北两支。北方红巾军的领导人为韩山童、刘福通,起兵于今安徽阜阳,主要活动于黄河两岸、江准之间,南方红巾军的领导人是徐寿辉、彭莹玉,起兵于今湖北蕲春,转战于江汉之间。而陈友谅正是徐寿辉、彭莹玉的部将。

鄱阳湖之战,中国版“滑铁卢”,宣告着三百年大明帝国的崛起

陈友谅

陈友谅绝对不是一位好部下。

徐寿辉领导的南方红巾军经过多次血战,占领了许多地区,而彭莹玉也在战斗中不幸牺牲。至正二十年(公元1360年),陈友谅趁着徐寿辉派人攻取四川, 兵力薄弱之际,带领部下杀了徐寿辉,并自立为皇帝,号大汉,改元大义,占有江西、湖广等地。

陈友谅和朱元璋本质上一样,都是借着农民起义的浪潮发家的。作为农民起义领袖,元朝末年群雄之一,站稳了脚跟之后要做的事情必然是扩大地盘,巩固现有的统治基础。正是因为如此,朱元璋和陈友谅的对立是宿命的安排。

据史书记载,陈友谅性情强硬而多疑,喜欢以权术控制部下。他已自称皇帝,而且尽占江西、湖广之地,便自恃兵力强大,想向东攻取应天府(今江苏南京)。朱元璋解决了应天府东南面的危机后,便腾出手来,专心对付陈友谅。

鄱阳湖之战,中国版“滑铁卢”,宣告着三百年大明帝国的崛起

朱元璋与陈友谅展开了长达五年的战斗。1360年,陈友谅杀害徐寿辉之后,率军攻占太平(今属安徽)。面对陈友谅咄咄逼人的攻势,朱元璋采取了诱敌深入的策略,集中全力,在应天江东桥大败陈友谅,收复太平,并乘胜攻占安庆、信州。1361年,陈友谅再次挑起战事,依然惨败而归。1363年(至正二十三年),不死心的陈友谅率大军六十万,船载家属百官,尽发精锐进攻南昌,飞梯冲车,百路并进,在鄱阳湖与朱元璋展开决战,激战两个月,陈友谅中箭身亡,全军大败。朱陈的对抗以鄱阳湖之战的结束而告一段落。

鄱阳湖之战,中国版“滑铁卢”,宣告着三百年大明帝国的崛起

对于这一重要且意义深远的战役,时人评价颇高。

刘基:“友谅包饶、信,跨荆、襄,几天下半。士诚自守虏,不足虑。友谅劫主胁下,名号不正,地据上流,其心无日忘我,宜先图之。陈氏灭,张氏势孤,一举可定。”

朱元璋:“友谅亡,天下不难定也。朕以友谅志骄、士诚器小,志骄则好生事,器小则无远图。”

《朱元璋系年要录》:“至倾国六十万尝试江流,牧野、昆阳、赤壁、淝水、古帝王豪杰能用其众者,未之有闻。”

陈友谅败亡后,朱元璋也大势渐成,于1364年在应天府即吴王伟,设置百官,建中书省,立长子朱标为世子,建立了一整套统治机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