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华》:在错误的时代,没有值得缅怀的青春

《芳华》:在错误的时代,没有值得缅怀的青春

坦白地说,我母亲是文盲。但她分明出生于书香门第,所以,她这一生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上过学,不能识文断字。直到几十年以后,在她的晚年,她依然对这一点耿耿于怀。

在她的讲述中,她的青春岁月充满了荒诞与错误。所以,受她的影响,我一直固执地认为,我们父母辈的青春是由荒诞与错误所构成的。及长,我越来越多地了解到那个时代的荒诞,了解到那一辈人青春时代所经历过的痛苦往事。我便更加坚信,我们父母辈的青春岁月没有任何值得缅怀的东西。而那一辈人所有对青春美好、青春万岁的回忆,在我看来都是对时代错误的漠视,都是一种美好的想象,总而言之,都是不真诚的。

《芳华》:在错误的时代,没有值得缅怀的青春

但冯小刚显然不这么认为,因为他用一部电影来缅怀他们那一辈人的青春。

冯小刚所缅怀的青春岁月,是由“活雷锋”刘峰与何小萍这两个人的故事来折射的。尴尬的是,这两个担纲缅怀一代人青春岁月的青年人都是那个时代的“畸零人”——孤独、边缘之人。或者更准确地说,他们是电影中的场景“文工团”这个特定环境中的边缘人。

文工团中充斥着高干子弟,只有为数不多的平民,而刘峰与何小萍就是平民中的代表。虽然身为文工团的边缘人,但他们都有一颗积极向中心靠拢的心。刘峰化身为“活雷锋”任劳任怨地承担了文工团中所有的脏活累活,善意地对待每一个人,这固然是他性格使然,但这也是他从边缘向中心努力的一种方式。

而何小萍更谨慎也更卑微,她所能做的只是默默地保护好自己。我想,在一开始,她与刘峰一样,也是想融入那个文工团那个大家庭的。

直到刘峰面对错误对象的一次错误的欲望冲动,这一切戛然而止。活雷锋被扫地出门。而何小萍因为某种正义感,因为对文工团不公平对待刘峰的愤怒,以及对通过跳舞改变自身命运这一期望的幻灭,选择了消极抵抗,也被扫地出门。

被扫地出门的刘峰与何小平选择了不同的走向。刘峰终其一生都在期待通过某种努力重新被中心接纳,他在战场上自杀式地奋勇,并为此丢掉了一只胳膊,是他努力最惨烈的方式。

然而,即便他以如此惨烈的方式,也还是没有再次被中心接纳。因为他所为之流血的这场战争是一场错误的战争,是一场不应该在历史上存在的战争。作为战争的参与者,他们的存在只能被无情地抹去。

战争结束之后,他再次回归底层,在底层艰难地挣扎。他骑着三轮车倒卖盗版图书。最令人伤感与辛酸的一幕是,一个小小的城管队长就可以让这位曾经的战场老兵直不起腰来。再后来,他只能在贫病交加中卑微地死去。

而扫地出门的何小萍进入了战地医院,成为一名护士。虽然她工作出色而成为文宣中的英雄,但她始终无法调和内心中的正义感与不堪的现实的关系,无法忍受血腥战争的刺激,而换上了精神分裂症。

这就是关于那个青春岁月的故事。

但这就是故事的全部吗?或者说,冯小刚这就是冯小刚们所缅怀的青春故事吗?这就是令那些成功的50、60后们所热泪盈眶的青春故事吗?

当然不是。在这两个人的故事背后,还有另外一些人的故事,那些文工团中高干子弟的故事。或许他们的故事,才是故事的核心。

在文工团中,他们唱歌、跳舞,不露声色地泡妞、勾心斗角。文工团解散之后,他们依托家庭资源,或出国,或转型为房地产商,或嫁入豪门,从那个年代政治的中心进入新时代商业的中心。

只有对他们而言,青春才是阳光灿烂的,才是美好的,才是无悔的。

对于刘峰、何小萍,以及真正承担了时代错误的底层来说,青春只有反思的意义,只有批判的意义,所谓缅怀、纪念,都是虚伪的、可笑的。

在电影的最后,冯小刚加了一个正能量的尾巴。在底层挣扎、精神错乱的刘峰与何小萍似乎得到了某种精神上的升华与内在的平静;而那些高干子弟们,虽然有地位、有财富,但都饱受着精神空虚与内心扰攘之苦。

但这只不过是个于丹式的鸡汤,只不过是脆弱的自我安慰与精神胜利法,只是试图掩盖社会残酷真相的障眼法。没有人会真的相信。

它的存在,不过是让时代的荒诞与错误更加荒诞,让不公平与不公正更加刺眼而已。

《芳华》:在错误的时代,没有值得缅怀的青春

但这还不是全部的真相。

电影真正的乾坤大挪移手段,是将一个特殊历史时期的故事讲成了一个任何时代、任何社会都可能发生的故事。

实际上,那个时代真正的荒诞与错误,远远要超出《芳华》这部电影所表现的。

《芳华》将背景设置在一个文工团内,将时间设置在七十年代末。

这是一个特殊的空间,一个暧昧的时间。

文工团内,虽然有阶层的冲突与不公,有高干子弟对底层子弟的欺凌,但说白了,这是任何一个时代都无法避免的。这是这个社会的常态,并没有什么可怪之处,我们这个时代也是一样。

但众所周知,在六十年代到七十年代这二十年,中国社会之荒诞、之错乱根本容不下一个岁月静好的文工团,那个时代社会冲突之激烈、之残酷也远远不是电影中所表现出来的这样简单、肤浅的。

对于这一段历史,不必做太多的叙述,“文革”这两个字就可以道尽一切。对经历过那一个时代的人来说,最深刻的记忆也是关于“文革”的。

而七十年代末是一个精挑细选的时间。七十年代末,所有的荒诞故事正好落幕,正好可以避过与那二十年的历史的短兵相接。

电影将背景设置在一个文工团内,将时间设置在七十年代末,或许只是导演不得已而为之的一种策略,虽然电影通过一些符号以及蛛丝马迹能使人往前作进一步的联想,但也仅仅只是联想而已。毕竟,那个时代,是文艺作品的禁区。

电影难能可贵地触及了禁区的边缘,本来可以讲一个更有时代性、历史性的故事,但却剥除了真正残酷的历史,讲了一个所有时代、所有社会都可能发生的故事。这个故事虽然更具有普适性,却丧失了历史感与独特感。

这就是为什么《芳华》不仅没有引发社会的反思,反而收获了一大波的感动。

但不真诚。因为它小心翼翼地回避了那一个时代最重要的历史,回避了那一代人最重要的生命记忆。

这再一次印证了我对那一代人青春记忆的观感:我们父母辈的青春岁月没有任何值得缅怀的东西。那一辈人所有对青春美好、青春万岁的回忆,在我看来都是对时代错误的漠视,都是一种美好的想象,总而言之,都是不真诚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