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想写一部到老不老的片子——芳华

无论精神多么独立的人,感情却总是在寻找一种依附,寻找一种归宿。

——平凡的世界


突然想写一部到老不老的片子——芳华

进过很多次的电影院,但鲜有老年人的身影,而这次我却意外的看见了。关于如何去评判一部电影是否好坏?我不明白其中乾坤,自然也没什么资格以个人的立场去评论别人的思想。但是看见这些老年人能走进电影院,谈论着:“你看,这就是我们那个时候流行的衣服,多好看呀”,“当时中越战争的时候,可比这残酷多了......”的时候,我知道,这就足够让人动容了。

一代人的青春,一代人的芳华,大概只有经历过那段时光的人才能够真真切切的感同身受。而作为年轻观影者的我们,其实是缺少那种情怀的,所以我们看见的大多也是表面的东西,比如战争的残酷、主人公命运的不公、集体社会的冷漠......

年轻观影者大多怀着对男女主人公的惋惜之情,感叹着为什么越是善良的人越遭到不公正的待遇。我们不接受这种反差但却也无能为力。毕竟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够成为“刘峰”;另一方面,可能在骨子里我们也不愿意成为英雄式人物。就像结尾时何穗子所讲:像何小萍和刘峰这样的人物,每个人都不吝言辞的去赞美和表彰他们,但没有一个人真正愿意成为他们。

突然想写一部到老不老的片子——芳华

回归电影本身,以悲剧结尾的《芳华》是更能让人有所感触,大概就是因为悲剧总是把美好的东西撕裂给别人看,这样才更加让人记忆深刻。

《芳华》的前一部分美好如夏花、后一部分暗如黑夜。阳光后面必是黑暗,而黑暗后面也必是阳光。

如果刘峰一开始没有因为林丁丁而放弃去政委当干事的机会,他是否就不会经历这一系列苦难、平步青云了呢?如果何小萍没有被调去前线支援,是否就不会因为精神压力而进入精神病院呢?我想一开始有这些如果的话,至少主人公的命运就可能截然不同了。但只有通过展示每个人大相径庭的命运,不同出人意料的人生归宿才能体现出这种反差,也才能体现出当代人的思想与情感来。

所以我们无法从我们这代人的视角去理解和看待他们那一代人的想法和做法,自然也不能在情感上和他们一样能对《芳华》产生共鸣。

突然想写一部到老不老的片子——芳华


但对他们来说,经历的过往,痛苦也好,快乐也罢,都随着岁月融进了他们的脑海深处;对于那些记忆,从来也不需要想起,自然也永远也不会忘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