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特的景區經營模式,如何把一座荒山變成一個多產業融合的綜合體

獨特的景區經營模式,如何把一座荒山變成一個多產業融合的綜合體

獨特的景區經營模式

這個景區在15年前還是一座荒山,如今已經發展成國家4A級景區,中國五星級休閒莊園、中國最美農莊,每年收入至少幾千萬。

除基礎建設的必要投入之外,在遊客遊樂項目投入上並沒有怎麼花錢,這個山莊就是華誠彭山莊園,莊主是華城集團的董事長劉連華。

很多農場主特別過來“拜師學藝”,劉連華因此設定了一個“巴菲特午餐時間”,僅一個小時的“功夫茶論道”費用,已經被來訪者“逼到”3800元。

下面為你解答這個獨特的景區經營模式:“合作共贏+眾籌+共享經濟”模式。

1、通過與多方合作,減少景區運營成本

彭山腳下有一個兩千畝的湖面,準備增設遊輪項目的運營,一條遊艇需要300萬投資,雖然莊園完全有實力購買,但購買後不能保證客源生生不息。

劉連華找到10家旅行社,讓每家出資30萬,可享受10年免費使用權,旅行社很快就答應了,因為對他們來說這是一筆穩賺不賠的好生意。這樣,劉連華不僅解決了遊艇的投資問題,還解決了項目的客源問題。旅行社帶來的人群,在莊園內還會產生餐飲、商品購買以及其他項目消費。

2、利用眾籌的方式,實現多方共贏

其一,在建設彭山的時候,劉連華以一畝地為單位租賃出去,期限是30年,30萬元的租賃費用一次性繳清,每年返給租賃者1萬元,分30年還清,允許租賃者建設不超過50平方米的小木屋。房子建好之後,租賃者每年可居住兩個月,其餘時間均由公司經營打理,利潤分成。

其二,劉連華髮布眾籌建設了餐廳,把餐廳的眾籌份額作為福利,讓一批優秀的員工參與進來,眾籌的主體還包括餐飲供應商、消費流量大的客戶及自己的親戚朋友。短短一週內,就籌集了250萬元。通過這種方式,不僅獲得了穩定的客源,員工的積極性得以調動。

摩天輪觀光項目,劉連華同樣採取吸收外來資金。項目投入約50萬元,由外來投資者出資,項目所有權歸屬莊園,5年內的收益由雙方按照一定比例進行分配。5年之後,項目完全歸莊園所有,如果投資方願意繼續經營,則雙方重新擬定利益分配比例,繼續合作。

這樣,莊園與投資者之間,就是平臺化合作關係,顛覆了以前莊園、景區一個投資者,大小項目和事務統一管理和營運的模式。莊園內的住宿、釀酒、商店、索道等項目,都是通過類似平臺化的途徑,把投資和經營問題一併解決。

3、鎖定用戶群體,制定適宜的景區經營方案

劉連華堅持收取40元的門票費,並將主力遊客分為兩大類:政府單位和高消費人群,並針對相應用戶採取適合的營銷方案。針對政府單位用戶,發放一定數額的免費門票,並承諾其職工及好友免費參觀;而對於高消費人群,設計了一款貴賓卡,對外銷售是168元,一張卡可以免5人一年的門票,與酒店、會所等高端消費場所合作,開發更多遊客。

莊園的有機水稻項目,劉連華更是將共享概念和平臺化運作發揮到了價值產生和延伸的極致:用戶可以23800元的價格,買到10年的大米,莊園每個月配送一定數量的大米給用戶。同時,用戶還以享受到莊園門票的減免待遇。

對於用戶而言,這樣的價格非常划算;而對莊園而言,幾乎處於零利潤狀態。但在劉莊主眼中,則是另外一個算法。一方面,這些用戶無疑將會是莊園的高粘性客戶,另一方面,這些精準客戶的大米配送,還會順便搭售一些自己產品,這些高淨值客戶正是農產品極佳的推廣渠道。

4、景區產品開發,多方面賺取盈利

莊園在一系列的營運策略中,還發起了“認購一棵樹”的活動,推出5000張售價為一萬元的綠卡,鼓勵遊客認購樹木,認購者不僅可享受終身免門票,而且還將獲贈超過一萬元的農莊產品,認購的樹木除認購個人或單位享受名字標籤外,還可獲得終生IP,成為“此樹為我栽”的終生受益者,甚至,子孫後代可以繼承。

雖然1萬元的售價著實不便宜,但超多的延伸價值,使得該卡一週內銷售一空。這些收入,不僅為農莊解決了綠化問題,還收攬了相當一批的高消費群體。

5、打造文化品牌,提高山莊的知名度

▶ 週末彭山匯:每個週末,聚集一群上班族在一起吃喝玩樂,放鬆心情、釋放壓力,過好兩天慢時光。

▶ 彭山約飯:主題是在一個神奇的線上社交平臺,讓參與者每次就餐都有人陪伴,讓飯局有得聊,有得玩,有得看,讓吃貨的生活變得簡單精彩。

▶ 端午屈原祭祀大典:彭山每年端午舉辦屈原祭祀大典,景區通過多項營銷活動,以及詩歌、散文、攝影等大賽相繼的舉辦,不僅為景區帶來更多的人氣,也提升了景區的文化底蘊。

總結:做為一個多產業融合的綜合體,休閒農莊一“出生”就決定了其平臺化的宿命,華誠彭山莊園的模式,或許有特殊性,但其平臺化、共享化的經營思維,對大部分莊園都有諸多可借鑑的共性,未來,休閒莊園對於莊主的考量,將是大平臺格局下的資源整合能力。

PS:更多景區營銷案例,點擊“瞭解更多”查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