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琴的方法之一——把感覺練順

練琴的方法之一——把感覺練順

練習的第一步目標,基本的目標,不是把手指跑得飛快,或是盲目地加上許多表情。作為練習一首樂曲的基礎,首先應該把這首樂曲理順。所謂理順,指每個音都照顧到,不溜掉,不虛脫,不飄浮;手腕、手臂都配合自如,所有音之間的連接十分平滑、勻稱。比如對連續的十六分音符來說,均勻是比速度更為重要的第 一位的要求。為做到這一點,可採取以下方法:

練琴的方法之一——把感覺練順

1、使手指指根關節積極運動,手指動作迅捷有力。但若片面強調 高抬指,會造成音與音之間缺乏聯繫,音質粗糙,漏音,手指滿 天飛卻不能把力量集中到指板上之類的毛病。為克服這類弊病,需要採取低指的練習方法。手指的高級功夫不在於抬得高、飛得動、跑得快,而在於控制住每一個手指,使之讓指尖起落於有限距離內,依靠微小而精確的動作,把音符演奏得結實、有力、集中和均勻。這對於獲得集中而圓潤的優良音質是非常重要的。

練琴的方法之一——把感覺練順

中國民族樂器

2、用中等速度與力度,不快不慢地去練習。在大多數練習時間內,應當十分仔細地用耳朵傾昕每一個音的音質,檢查每個手指的觸弦質量。在這種情況下,不要使用大力度的右手音量。在練習中過多使用右手力量,容易造成耳朵對音響的錯覺,從而忽略了最關鍵的手指觸絃動作的細微變化與差別。不用右手力量,可以使每個音的真正質量毫不遮掩地暴露出來,耳朵也能十分敏銳地注意到由於觸弦的不同而造成的音質差別。由此,既能通過檢驗音質來調整指觸弦,又能通過改變落指重量來調整聲音。運用中等i速度與力度的目的,是使所有樂句都能演奏得清晰與準確。如前所說,均勻平滑是練琴所應當達到的第一位與最基本的要求。除了慢練以外,這種既不太快又不太慢、既不太輕又不太響的演法,十分有利於把整首樂曲演奏得勻稱。這對於真正上臺時,在緊張氣氛與狀態下保持對演奏動作每個細節的嚴密控制,具有十分重要而實際的作用。

練琴的方法之一——把感覺練順

百箏演奏“紅色”曲

3.變速練習。一般說,對於快速的樂曲或片斷,應由較慢速度逐步加快到實際演奏的速度。比如,一首連續十六分音符的快 速跑動樂曲,需要達到J=132的速度。那可以從100開始,經過104,108,112,116,120,126等不同速度,最終達到132。然 後又可超速度地以138、144甚至152或160的速度練習。再倒過 來,回到比較慢的速度。這對於克服手指連續跑動的困難是十分有效的辦法。一般說,這一類樂曲需要掌握五種速度:①正常速度,如132。②稍慢於正常速度,如126。③略快於正常速度,如 138。④大大慢於正常速度,如120或116。⑤大大快於正常速度, 如144或152。如果這五種速度都能演奏自如,置於嚴密的控制之下,那麼,就可以避免在舞臺上由於速度略快或略慢於習慣的速 度而發生意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