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解析區塊鏈錢包未來入口在哪?能否成為第二個支付寶

在區塊鏈這個錢包比場景誕生得更早的世界裡,錢包要走出一條什麼樣的路?


什麼是區塊鏈錢包?


錢包是存儲和使用數字貨幣的工具,在區塊鏈領域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在對錢包分類之前,需要先理解幾個概念:


錢包地址:它類似於銀行卡號,一個人可以擁有多張銀行卡,所以他也可以擁有多個錢包地址。一個錢包地址只能對應一個私鑰。在一個錢包中,可以擁有多個錢包地址。


公鑰:它是密碼學上的概念,它由私鑰推算出來。公開密鑰的算法屬於不對稱加密算法,該算法擁有兩個密鑰:公鑰和私鑰。使用私鑰加密的數據可以用公鑰解密,反之亦可。通過公鑰可以算出錢包地址。


私鑰:私鑰可以計算出公鑰,公鑰可以經過一系列數字簽名生成錢包地址。所以, 私鑰的持有者才是數字貨幣的持有者。


一文解析區塊鏈錢包未來入口在哪?能否成為第二個支付寶

區塊鏈錢包

冷錢包

冷即離線、斷網,也就是說私鑰存儲的位置不能被網絡所訪問。例如紙錢包、腦錢包、硬件錢包等等。


熱錢包

熱即聯網,也就是私鑰存儲在能被網絡訪問的位置。 例如存放在交易所的、在線錢包網站、手機App錢包都屬於熱錢包。通常而言,冷錢包更加安全,熱錢包使用更加方便。


冷熱錢包其實並不衝突,甚至可能是互補的。熱錢包是網銀,冷錢包是優盾。


區塊鏈錢包怎麼賺錢


區塊鏈錢包悲催之處在於,沒法收手續費盈利,手續費都給礦工了;加上目前區塊鏈錢包少有支付場景,更沒有多少人真的將其視為“貨幣”,更多還是“資產”。這種情況短時間內改變的可能性不大,所以錢包們只能尋找更性感的方式了。

目前錢包正在嘗試的盈利模式大致有:

1、To B 輸出安全解決方案或者賣硬件

這兩種本質上是一個事情:售賣安全解決方案。硬件錢包主要目標用戶是追求安全的大戶,說到極致就是 token fund、交易所、項目方、礦場等 B 端企業。給 B 端提供的不可能只是硬件,肯定是整套解決方案,不過這實在有點不實用,且網絡效應低。

一文解析區塊鏈錢包未來入口在哪?能否成為第二個支付寶


2、切入金融業務之穩健型理財

這跟支付寶上線餘額寶是一個道理,切的是錢包用戶的對應資產——短期內不準備流通的資產。比如 Kcash 接入了量化基金企業 Tokenmania 提供的“餘幣寶”產品;公信寶錢包布洛克城接入了餘幣寶、借貸理財平臺 LendChain;上線類似服務的錢包還有小鯨庫。

3、切入金融業務之交易所+行情資訊

區塊鏈的資產屬性意味著“持幣總是要買賣的”,所以切交易所似乎說得通,但怎麼切、能否成功值得討論。

對於傳統法幣來說,在錢包裡是要用的;然而對於數字貨幣而言,在錢包裡的錢往往是不經常“用”的,經常用的幣往往都在交易所裡。所以如果錢包要切交易所,實際上就是要染指一本不屬於自身的市場。

錢包和交易所的技術壁壘並不相同,前者重安全,後者關鍵在於撮合與清算的高併發。如果錢包要做自己做交易所,模式未免太重,加上流動性在短期內也上不去。

假設錢包不需要自己做後端撮合和清算系統,只做前端運營,上面的問題可能就迎刃而解了。最近湧起的一股“開放交易所”風潮就在往這個方向發展,包括 Okex、幣安和 DDex 都宣佈了類似計劃,對外開放自身的後端系統。

現在最大的幾家交易所還是中心化+前後端全包,上述模式能否跑通不好說,可既然模式很輕,但試無妨。

目前有內置交易所意向的錢包有 imtoken 和庫神。今年 6 月,imToken 的 2.0 國際版中支持去中心化交易平臺 Tokenlon,還上線了閃兌功能。

一文解析區塊鏈錢包未來入口在哪?能否成為第二個支付寶


imtoken內置的去中心化交易所、行情和閃兌功能


4、廣告,想成為區塊鏈世界的流量入口,甚至是 App Store

除了金融業務,錢包另一精準導流場景,是空投和領糖果。平常在微信群裡各項目的“撒幣”獲客活動,體驗不好,既要手動填寫公鑰地址,還要輸入個人信息。如果在錢包裡操作,一鍵授權錢包資料,整個過程的體驗更好。

區塊鏈發展尚未成熟,最早的幣圈應用都是交易所、錢包和社群,幣圈用戶都沉澱裡面,新的 DApp 獲客藉助有先發優勢的錢包,確實為精準。

上述還是一個單純導流式場景,現在有的錢包跟項目的合作並不止於“空投”和“送糖果”這一步,而是對接更多支付場景、直接跳到H5內運行,或者像支付寶和微信一樣內置服務甚至運行小程序,那錢包會不會有點像一個 DApp Store 甚至是 DApp 的運行平臺?

比如 imtoken 集成了智能合約交互、YeeCall 在建設 DApp Store、準備與遊戲和電商對接支付網關;布洛克城上線遊戲“萬利馬”和競猜平臺“預言家”;歐鏈的 EOS Pocket 就是一個 EOS 錢包+智能合約運行平臺,希望滿足 C 端用戶便捷與低門檻使用智能合約的需求,平臺本身可以推薦 DApp,用戶也可以手動輸入地址。

一文解析區塊鏈錢包未來入口在哪?能否成為第二個支付寶


imtoken的智能合約運行平臺


一文解析區塊鏈錢包未來入口在哪?能否成為第二個支付寶


既然 DApp 從空投開始就在錢包上運行,該錢包很自然也支持項目方的 Token 管理。


區塊鏈世界的入口是怎麼樣?



如果未來基於區塊鏈建設了一個價值互聯網,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數字資產,確實可能有一個地方需要讓你同意管理你所有的數字資產,哪怕只是一種滿足收納癖的爽快感。從現在現在錢包的形態來看,確實很有可能成為這樣一個資產聚合平臺,可是會不會是未來區塊鏈世界的流量入口,這就要另說了。

1、錢包是不是一個好的流量入口?

在幣圈用戶僅沉澱在少數應用裡時,用錢包導流確實精準,但從互聯網的邏輯看,錢包可能面臨“工具產品難變現”的困境。

從互聯網的商業邏輯來看,最佳的流量入口三個特徵是:高頻(且用戶停留時間長)、剛需(用戶量大的基礎)、決策起點。

在“希望一眼看清自己的資產”這個需求上,它似乎是剛需,但是現在普通用戶接觸區塊鏈大多先接觸交易所,可能錢就直接放交易所了。

即便用戶將幣放在錢包裡,打開並不高頻,畢竟放在錢包的錢都是不打算動的,而且用完即走。如果以高頻來衡量,行情、資訊和社區應用,都比錢包更高頻。為了提高用戶活躍度,錢包也做了各種嘗試,包括加入通訊、社交、社群、行情資訊和內容,還有各種小遊戲等。

2、區塊鏈世界是不是隻有一個入口?

如果未來用戶接觸 DApp 的流程,都如上設想的從錢包開始獲取資產、接觸 DApp,再到運行都在錢包上的話,無疑錢包很“入口”。可是參考現在的互聯網,這可能是用戶發現 DApp 的一種方式,但並不是全部。

即便是在未來,用戶發現 DApp 和獲取區塊鏈,也很可能是在各種場景裡而非在錢包裡。跟互聯網流量類似,現在的幣圈流量分佈在社群、內容、行情等不同的地方,這些都是流量入口;即便數字資產無處不在的世界到來,這個世界也並不脫離於移動互聯網而存在,也就是說原來的互聯網大流量平臺甚至是大公司,都有可能分食掉現在區塊鏈企業的流量。

說到底,現在數字貨幣交易很灰色,區塊鏈世界很遙遠,我們難以預測未來。

也許區塊鏈從業者要擔心的,或許不在於未來區塊鏈世界的入口在哪裡,而在於這個世界有多大。

畢竟如果這個世界沒到來,入口也就不存在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