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職場,看清這4條殘忍而真實的社會規則比什麼都重要

最近一個朋友的孩子大學畢業,即將開始工作(20出頭的小夥子叫我阿姨,心情還是很複雜的),所以跟他媽媽一起,來找我聊聊學生如何融入“社會”。

現在的孩子很有想法,他關心的不是“什麼工作有前途”“跟老闆怎麼相處”這種常規問題,竟然是“有哪些跟學校不一樣的社會規則”“想要成功是不是得變成自己討厭的樣子”之類社會問題。

人在職場,看清這4條殘忍而真實的社會規則比什麼都重要

問題非常有意思,所以,在我這個曾經的愣頭青、現在的老油條眼裡,有哪些殘忍而真實的社會規則呢?

一、成功的幅度可能比成功的次數更重要

貝比魯斯是歷史上非常有名的一位棒球運動員。他是多個世界紀錄的打破者,是第一個單賽季打了60支全壘打的人,是第一個職業生涯打出714個全壘打的人。

但是,他也有個外號叫做“三振出局之王”,整個職業生涯被三振出局的次數達到1330次。

然而,失敗的紀錄並沒有妨礙他成為最偉大的棒球運動員,以及,被美國在線選為最偉大的美國人之一。

成功的振幅比成功的次數更加重要,這被稱為“貝比魯斯效應”。

比如一個作家,拿過一次諾貝爾文學獎,那麼大多數人不會去問“他寫過多少本書,哪些書其實很一般”。

比如諮詢顧問,你做了多少年不重要,但你如果做過某個著名的諮詢項目,基本上可以靠它說上好幾年。

創業更是,美團做成之後,大家不會因為王興之前失敗過幾個項目而否定他。

所以看起來,如果要在某個領域取得成功,最佳策略是:

與其每次跨出一小步、取得多次小成功,不如不斷嘗試大挑戰,可能會多次失敗,但最終可能換來一次大成功。

但這太難做到了,因為“貝比魯斯”效應是針對旁觀者,如果到了自己身上,我們的關注點會反轉。

對於自己的成功和失敗,我們會更關注次數,如果一個人總是失敗,情緒和信心可能會垮,而如果我們經常成功,哪怕是很小的成功,都會感覺非常好。

比如,如果你在大公司,每年加薪,每2-3年升職,每個階段都有成長目標。

也就是說,每經過1年的艱辛勞動,都會有一次升職或加薪等著你,作為你努力之後的犒賞,讓你有一直向上的成就感。

可以說,大公司的工作是線性向上的,是一次次小成功。

但如果你選擇創業,你就要不斷試錯,可能你做對一件事情,就上到巔峰,然後你做錯某件事情,一下子又跌到低谷。

所以,類似創業這樣的大挑戰,結果卻不是線性的,你不知道下一步是波峰還是波谷,可能你努力了很久,一個政策、一個危機把你打回原形,充滿了挫敗。

這就是為什麼,大公司出來的人,到了創業公司常常很難適應,不僅是工作節奏,更是因為那種固定週期的小成功沒了,而失敗卻變多了。

所以,如果你最終的目標是取得世俗意義上的成功,或是做一些前人沒做過的事情,第一件要學會的,就是學會面對失敗,降低對階段性小成功的依賴。

二、過於客氣和謙虛有時候會讓自己處於弱勢地位

跟人打交道多了之後,你會發現,學生時代被教育的“謙虛”和“客氣”,常常是不管用的。

我曾經給一家民營企業做諮詢,那時候剛做項目經理,有一次遇到客戶方的一位副總,上來打了個招呼,就說:“方案我看了,我不同意,你太年輕、沒經驗,找你們老闆跟我談吧。”

當時內心有點憤怒,但我想,對客戶應該客氣一些,所以整理好心情,說:“我在諮詢行業5年多了,你們這個行業我服務過好幾個客戶,方案可能還不完善,您有什麼建議,儘管跟我說。”

沒想到,我的禮讓反而讓他變本加厲,瞥了我一眼,說:“6年?我在這個行業快20年了,你有什麼權利來給我指手畫腳?跟你老闆說,對我們的服務好好上點心,派個有經驗的人來。”說完就起身往外走。

這時候,內心的憤怒,加上搞不定客戶的挫敗,以及回去面對老闆質疑的恐懼,想著橫豎也是死,索性把剛才的憤怒都化成一股勁兒,狠狠地一拍桌子,說:

我告訴你,我就有這個權利來提這個方案!我是這個項目的負責人,如果你對我個人有什麼看法,別找我老闆,去找你老闆,是他請我來的。你在服務行業做了20年,還沒學會尊重人,有什麼權利質疑我?

沒想到這麼一來,他倒被嚇住了,坐下來跟我溝通方案,最後也道了歉。

每個人都有氣場,圍繞在自己周圍,有些人的氣場可以輻射身外1米,有些人則是10米,雙方交手,很快就能通過表情、長相、語氣、姿態等等感受到這種氣場,然後就開始膨脹。

如果你的氣場不夠,對方很容易就壓垮你,但如果你氣場強大,對方就會感到被壓迫,反而更容易相信你以及答應你的要求。

狹路相逢勇者勝。

很多時候,就看你是不是夠堅定、夠有氣場,如果你對自己說的話都不確定,反而跟對方說“你多提意見”,那對方為什麼要同意你?

過去,我們受到的教育都是“謙虛是美德”,哪怕你內心無比驕傲自信,表現出來的也應該是謙虛。

但現實恰恰相反,你需要在內心明白很多事情的複雜性、重視很多問題,但在對外的時候,你恰恰需要驕傲和自信。

所以,做一個內心謙虛、外表驕傲的人,而不是相反

人在職場,看清這4條殘忍而真實的社會規則比什麼都重要

三、挑戰規則不如掌控規則

我最喜歡的美劇是《Boston Legal》,Alan Shore和Denny Crane是劇裡面的兩位律師。

年輕的時候,我超愛Alan,他大段大段的結案陳詞,每次我都來回播放好幾遍,每個字都直指人心,帶著對體系和規則的批判,讓人聽得酣暢淋漓。

比如,一個年輕漂亮的女人被告上法庭,因為他年老而有錢的丈夫死了,局勢對她很不利,但Alan對陪審團說“判我的當事人有罪吧!為什麼不呢?每個人都希望她有罪!她年輕漂亮,又嫁給了有錢人。”

可後來年紀漸長,我開始欣賞Denny的方式,他沒有大段的結案陳詞,也沒有對體制和人性的批判,但他保持了整個律師職業生涯的不敗紀錄。

比如,劇裡面有一對兄弟被指控謀殺,所有的證據指向了兄弟倆,按照Alan的方式,就會以大段對人性和體制的揭露和控訴來打動陪審團,但Denny的做法是:

讓兄弟倆互相指控對方,給了陪審團reasonable doubt,所以,判兄弟倆的任何一個人有罪,都變成了不可能。

Alan是那個挑戰規則的人,而Denny卻是那個掌控規則的人。

曾經有學員問我,自己能力很強,但老闆要升另外一個同事,因為對方比較會說,會宣傳自己,但自己不想這樣做,可又不想葬送前途,該怎麼辦?

如果年輕的時候,我可能會批判一番,跟他同仇敵愾,但我現在會跟他說:

如果你不想要更高的職位,那沒問題,你心裡鄙視他就好。但如果你想要,那就去拿,因為你不去,就是把機會白白讓給你看不起的人,做他的下屬,這是你想要的結果嗎?


去掌控規則,而不是批判規則。

如果一路拿著劍對抗這個世界,最後可能會被世界傷害或改變,但如果利用規則來掌控世界,反而真正有機會能夠改變世界。

四、比起做“好人”或者“壞人”不如做個公開透明的人

做一個公開透明的人——這句話,是我在達利歐的《原則》裡最喜歡、最感同身受的一條。

但過去,我曾經執著於選擇做個好人還是壞人。好人還是壞人,這是我們在判斷很多事情的第一反應。

最近,曾經是律師的張凱,因為寫了一篇關於疫苗的情懷滿滿的文章,收到超過三十萬讚賞(後來據說不止)。

結果,這事兒瞬間反轉,張凱被質疑身份以及鑽微信空子。

總之就是,他從一個情懷滿滿的律師,變成了一個發國難財的小人。

他的身份不去討論,事情對錯也不討論,我也沒有打賞,所以不要來跟我討論立場。

但我只針對一個問題,就是很多人質疑張凱說“你寫這樣情懷滿滿的文章,再收打賞,合適嗎?

“有情懷,為什麼要賺錢”這樣的論調,我不是第一次聽到。

我曾經跟公益組織的朋友聊過,他們講到自己的處境艱難,其中原因之一就是大眾對公益的誤解,他們哪怕拿一點養家工資,都會有人質疑“你是不是借公益項目圈錢?”

我們都認可做公益是好人,寫情懷滿滿的文章也是好人,而這個社會的大多數人,對好人的定義簡單粗暴,就是:

不能賺錢,不能有私慾,就得要餓死,就得要窮死。

而壞人呢?比如天天寫毒雞湯誤導年輕人、裡面還夾著假冒偽劣商品的廣告?沒關係,壞人就是這樣的,讓他去。

“好人成佛要歷經九九八十一難,壞人只需要放下屠刀就立地成佛”。

對好人苛刻,讓他窮死累死,對壞人寬容,讓他賺錢賺名,這個邏輯很荒謬,但也很真實。

所以,我曾經為一個問題而矛盾:

應該“做一個別人眼中的好人,不爭名利不求升職加薪,但很多事情會失敗”還是“做一個別人眼中的壞人,利用規則、宣傳自己,幫團隊爭取資源”?似乎無解。

但是,我們永遠有第三選擇。那就是做一個公開透明的人。

羅胖之前總強調自己是個“商人”,剛開始不理解,後來明白了,強調“商人”可以避免讓大眾覺得你是“知識分子”、是“情懷滿滿”的人、是個“好人”,大眾不能接受好人賺錢,所以他就無法請到足夠好的老師、足夠好的員工,最終這個商業模式也就無法繼續。

有一次,我們因為技術bug,讓不該開課的一群人開了課,而圈外學員又是非常較真的一群人,在群裡各種討論猜測和質疑。

剛來的運營小姐姐很慌,看著群裡大家七嘴八舌討論,一直不敢回覆,正好我看到了,問她為什麼不回覆,她說自己在想理由,不能告訴用戶我們犯了錯誤。我說:你照實說。

之後,小姐姐這樣回覆:

看到群消息的剎那,我是懵逼的,然後馬上就明白,出bug了,要怎麼辦?我很慌,找了很多理由,比如快到愚人節了,圈外跟你們開個玩笑,比如課程提前出來了,給你們驚喜,等等。但是,我最後還是決定告訴你們事實:我們出bug了。我給你們發個紅包(技術gg們出的),十分抱歉。


最後,沒有人指責我們,所有人都開心地表示小姐姐好可愛,甚至有人說“不犯錯才不正常啊!”

人與人之間,很多矛盾往往是出於不夠信任。而所謂信任,就是可預測性,我能夠知道你在什麼情況下會做出什麼樣的行為,而不是給我一個驚嚇。

所以,把你自己變得透明,是最快讓別人信任的方式,也是成本最低的溝通和相處方式。更重要的是,不會被貼上“好人”“完人”標籤,導致被情懷綁架。

如果你不知道自己應該做好人還是壞人,太在意別人的看法,唯一正確的做法是,做一個公開透明的人。

朋友的孩子聽我說著這些,又聽我跟他媽媽(曾經的同事)聊到年輕時候的憤青和中二,最後問了我個問題:

你喜歡年輕時候的自己,還是現在的自己呢?

我毫不猶豫地說:現在。

羅曼·羅蘭說:世界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就是看清生活的真相之後,依然熱愛生活。

而一個人最喜歡自己的狀態,大概就是:看清世界的真相之後,仍然對世界充滿信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