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評」從回購制度鬆綁到放鬆併購重組,證監會的聲明到底說了啥?

「社評」從回購制度鬆綁到放鬆併購重組,證監會的聲明到底說了啥?

▲點擊上方藍字中富聚焦,關注並設為星標


週二和週三的市場有點興奮,源於證監會週二時罕見的盤中聲明。內容如下:

證監會正在按照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的統一部署,圍繞資本市場改革,加快推動以下三方面工作,回應市場關切。一是提升上市公司質量。加強上市公司治理,規範信息披露和提高透明度,創造條件鼓勵上市公司開展回購和併購重組。二是優化交易監管。減少交易阻力,增強市場流動性。減少對交易環節的不必要干預,讓市場對監管有明確預期,讓投資者有公平交易的機會。三是鼓勵價值投資。發揮保險、社保、各類證券投資基金和資管產品等機構投資者的作用,引導更多增量中長期資金進入市場。


減少交易阻力?減少對交易環節的不必要干預?市場一下子就爆了:是不是以後不管我們了?

然而聚焦君想說,看點並不只是這。

華爾街股市有句名言:只有趨勢才是你真正的朋友。所謂的把握趨勢,就是準確地判斷目前市場所處的位置,然後順勢而為。

那麼這次的盤中聲明都給出了什麼樣的政策方向呢?

第一條,“創造條件鼓勵上市公司開展回購和併購重組”。

上週的公司法修改決定為上市公司股份回購制度鬆綁,簡化股份回購的決策程序,提高公司持有本公司股份的數額上限,延長公司持有所回購股份的期限。證監會不僅發聲支持,多加了個“併購重組”,而且是“創造條件鼓勵”。

這意思是有條件上、沒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再結合上上週的“IPO被否企業籌劃重組上市的間隔期從3年縮短為6個月”,想想有點令人激動。

創業板2013年至2015年的大牛市,正是由當年放開的重組併購政策帶來的,外延併購是那三年創業板企業業績的核心支撐力量。只是牛市也造成泡沫,之後證監會對於併購重組審核從嚴,上市公司外延併購的腳步大幅度放緩,而IPO又時常造成堰塞湖,這次要放寬併購重組,無疑是激活市場想象力。

不過目前還需要項目的落地確認。而且預計本輪對於影視、遊戲類虛擬資產的監管仍不會放鬆。

第二條,“減少交易阻力,增強市場流動性”。

關注A股的諸位還記不記得之前時不時的“窗口指導”政策,搞得挺頻繁,力度也挺大?結果造成市場買盤力量迅速萎縮,遊資們瑟瑟發抖,大家每天瞅著兩市成交額又雙叒叕要創新低。

這一塊如果真的放開,有助於市場信心的恢復,只是恢復沒有那麼容易,仍是需要一段時間。

第三條,“引導更多增量中長期資金進入市場”。

除了老生常談的社保、證券投資基金、資管產品,這次的一大重點變化是提及保險資金,並且是放在第一排位。去年底對保險資金投資權益類產品的譴責一度引發市場懵逼,這次算是從定調上對保險資金“解綁”。

人社部緊接跟著發聲。人社部新聞發言人盧愛紅31日在新聞發佈會表示:

穩步推進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投資運營,加快推進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委託投資工作。截至9月底,北京、山西等15個省(區、市)政府與社保基金理事會簽署委託投資合同,合同總金額7150億元,其中4166.5億元資金已經到賬並開始投資。

濃縮成重點詞句,就是,養老金資金到賬了。雖然總的資金量不大,說不定能入市的還要打折扣,但總好過沒有,求“增量資金”若渴。

除了以上,當前市場對財政擴張和大規模減稅日益寄予厚望。尤其是針對增值稅的減稅。

增值稅是我國的第一大稅種,2017年國內增值稅收入達5.6萬億,佔稅收總收入比重的39%。目前增值稅率主要分三檔,6%、10%、16%。適用6%的行業主要集中在金融和服務業等;適用10%的行業主要是房地產、公用事業、交通運輸、建築、農業等;適用16%的行業主要是製造業、批發和零售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採礦業等。

至於怎麼減,以及減多少呢?

國家二把手曾在國常會上強調,要將三檔稅率往兩檔方向合併,重點降低製造業和交通運輸等行業的稅負狀況。

財政部長劉昆則在9月份的公開講話中對本年減稅降費的規模預估超過1.3萬億。去年全國GDP是82.71萬億,1.3萬億的減稅規模超過GDP的1%,這已經形成市場的一致預期。

聚焦君呼籲政策底已經呼籲了好些天,政策調整催化的反彈行情雖然可以期待,問題是,真正的市場底什麼時候來呢。

大家都知道,市場底介於政策底和業績底之間。今天是十月份的最後一個交易日,上市公司的三季報都公佈完畢,總體表現一般般,年報和明年一季報可能要更差,所以還沒有到真正的基本面底。接下來如果市場有反覆,請淡定對待。

❤本期完❤ @中富聚焦(zfjujiao)

解碼行業

帶你讀懂邏輯

精選公司

偏愛細分龍頭

定期跟蹤

VIP服務限免中

風險提示:本報告所參考資料來自於網絡公開信息,所涉及的公司及個股僅作為研究分析使用,報告中的信息或所表達意見均不構成投資、法律、會計或稅務的最終操作建議。請牢記投資有風險,風險且自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