緱文耀「陝西」散文

緱文耀「陝西」散文/沒有陪伴,近也遠矣


沒有陪伴,近也遠矣

兒子快六歲了,平時和老婆相處最多。從幼兒園的接送,到日常的洗澡、外出玩耍等大都是老婆陪兒子。作為父親的我,由於公事私事較多,陪兒子的時間相對較少,所以時間長了兒子就不太主動和我交流了。

兒子喜歡畫畫,這學期就給他報了一個輔導班。今天是他正式上課,我開車送他去上課,路上幾次問我問題,稱呼語都叫我“媽媽……”,我沒有在意。下午陪他去買花,路上稱呼我還是“媽媽,這個……”,我就故意說:“兒子,你是不是見爸爸不親,你怎麼叫我媽媽呀。”估計兒子反應過來了,不好意思地說:“不是,不是,是我和媽媽呆的時間多,叫習慣了。”說著把頭湊了過來,一個勁問這問那,一副親熱的樣子。

緱文耀「陝西」散文/沒有陪伴,近也遠矣

買花回來又陪他理髮,按說明天農曆二月二龍抬頭,傳統上是理髮的好日子,我怕人太多,所以就提前給兒子理了。因為我這個人,在這些方面不太講究。

童言無忌,小孩子一般不會裝。心裡怎麼想,就怎麼說。晚上兒子睡著了,我笑著給老婆說了下午的事情,老婆說我得好好反思一下。是呀!從上學期開始,兒子和她媽媽約定,每天晚上做五件事:擁抱、講書、看一集動畫片、踢球(或下棋)、聽故事。我只是偶爾參與,我好多時候回來,兒子早已進入夢鄉。以後還真的要減少一些不必要的應酬,多多陪兒子。

少了陪伴,多了疏遠。這在親人之間是萬萬要不得的,就包括朋友之間也是一樣。人常說親戚越走越親,朋友越走越交心。

緱文耀「陝西」散文/沒有陪伴,近也遠矣

親人之間,最需要的是陪伴關注。上週五中午我和老父親呆了一會,期間我把我今年祭祖時寫的“祭祠祖”一文,以及“龍安寺,即將消逝的聖地”一文,給老父親一一讀了一遍。隨後問老父親,看哪裡還有不妥,父親一個勁地誇我寫的好,其實我知道寫的並不好。但在每個父母眼裡,都覺得自己的兒女是最棒的,最親的。這是人之共性。

孩子和老人一樣,他們需要的是陪伴和關注。願上有老,下有小的我們,多多抽時間陪陪他們,與孩子一起玩,陪老人說說話。讓孩子快樂成長,讓老人安享晚年。

緱文耀「陝西」散文/沒有陪伴,近也遠矣

作者簡介:緱文耀,從教多年,育桃李無數。文學根基淺,卻苦愛塗鴉。願廣交文友,助我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