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都不帶我玩”,我們的回答將會影響孩子未來的三觀

當孩子開始入托後,就意味著他們開始擁有自己小小的社交圈了。“朋友”對於孩子來說是特別重要的一件事,因為孩子們在發展友誼的過程中,也是在尋找自己在這個世界的位置。

被喜歡,有歸屬感,能融入,這些都能成為孩子滋養自己的寶貴養料,讓孩子形成積極的自我印象,提高自尊自信水平,從而可以更加獨立地邁出探索的步伐。

這個時候,為人父母最無力的就是聽到孩子回來說,“媽媽,我沒有朋友,他們都不帶我玩”。似乎交朋友這件事只能孩子一個人完成,但其實我們還是有很多可以幫助孩子的。

“他們都不帶我玩”,我們的回答將會影響孩子未來的三觀

穩定自己的情緒

我反覆和大家分享的一句話,也是一直提醒自己的,“父母是孩子的容器”。孩子的安全感到底是什麼,就是覺得“天要塌下來”的時候,他還能有這個底氣,“父母可以幫我”。

當孩子來向我們求助時,社交上的挫敗對於孩子來說就好比“天要塌下來”了,如果這時,父母比孩子還要著急上火,直接跳起來,“誰不帶你玩啊,媽媽找他們去”;或者害怕孩子社交差而先劈頭蓋臉教育,“你有沒有從自己身上找原因呢,他們為什麼偏偏不帶你玩呢?”

這樣不穩定的情緒就會直接影響孩子,從而進一步加深自己的社交挫敗感,嚴重的就會有“受害者”心理,自己給自己貼標籤了:我是不被喜歡的,我是失敗的,我是無能的。

“他們都不帶我玩”,我們的回答將會影響孩子未來的三觀

界定問題

面對這類問題,我們需要區分到底是一般的社交衝突,還是隱性的霸凌,這兩者對孩子的影響不同,我們處理的方式也是天壤之別。因此第一步界定問題就很關鍵。

那麼怎麼區別這兩者的不同呢?估計很多朋友自己都會有些混淆的吧,或者就是我們經常有的困惑,什麼時候該大氣一點?什麼時候需要堅決為自己發聲?

其實很簡單,普通的社交衝突是“對事”,也就是換了一件事,同樣一批孩子就會繼續和我們孩子玩了;而隱性的霸凌是“對人”,不管什麼情景下,大家針對的都是這個孩子本身。

那今天先來講講普通的社交衝突,畢竟這個是大部分情況,我們父母可以如何引導孩子。

“他們都不帶我玩”,我們的回答將會影響孩子未來的三觀

轉換視角

孩子大多都是缺少“轉換視角”能力的,比如當他們的積木倒了,肯定會難過,但不少孩子大哭大叫很久,有的孩子甚至直接可以把自己哭吐了,其實就是因為他們並不理解,倒了重新搭起來就好了。

面對社交問題也是一樣的,當孩子和我們說,“我沒有朋友,他們不帶我玩”時,也許只是某一件事,但是那個當下,他很在意,外加上他沒有“轉換視角”的能力,所以他就會把這一件事定性為一類事,甚至是對自己的評價。

所以父母如何應對孩子就很關鍵,面對孩子這樣的言語時,我們需要及時給自己按下暫停鍵,不要馬上給予孩子解決方案,分享我們的看法,而是用開放式的問句去了解情況,“發生了什麼呢,能告訴媽媽嗎?”

“他們都不帶我玩”,我們的回答將會影響孩子未來的三觀

嘗試讓孩子把事情的大概說出來,然後引導孩子思考,“聽上去是小明不想和你玩,但你是不是還有其他朋友呢?”,嘗試幫助孩子回憶他和其他孩子玩的好的片段(注意,今天談的是一般社交衝突,也就是隻有某個單一事件孩子受到排擠,而不是總是受排擠)

這樣的對話就幫助孩子打開視野了,讓他意識到,原來並不是所有人都不和他玩,原來自己是有朋友的。成人有時候都會陷入這樣的僵局而不自知,更不要說孩子了。

我們父母就是需要通過這樣的幫助讓他們擁有轉換視角的能力,從小分清“人”和“事”,分清“單一事件”和“重複事件”,這是受益終身的能力。

“他們都不帶我玩”,我們的回答將會影響孩子未來的三觀

分析情況

這樣的“轉換視角”的好處之一就是給予孩子力量,覺得“自己沒那麼糟糕”的力量感回來後,我們下一步就需要和孩子分析情況了,“那為什麼這次小明會不帶你玩呢?”,這個提問就是引導孩子換位思考。

人都是容易“自我中心”的,出現問題基本上都是“都是他們不好”。能跳脫自我來審視整個事件的人,就有更大的格局,這些就是從這些點滴培養的。這時,父母如何看待問題就很關鍵,我們需要公正客觀地就事論事。

如果的確是自己孩子的問題,不包庇掩護,但也不打壓責罵,而是把“問題”變成“讓自己變的更好”的行動方案。然後可以嘗試和孩子想象一下,如果接下來再遇到這個情況,我們可以怎麼做的更好。

如果自己孩子其實並沒有做錯,那麼嘗試幫助孩子理解他人

,即使只是告訴孩子,“每個人一天中都會有一段時間就想自己靜靜,這並不意味著他就不想和你做朋友了。等明天你可以再試試看”,也會對孩子有幫助。

然後我們還可以就著這樣的話題延伸下去,“哪些行為是好的行為,可以讓朋友們更喜歡和我玩”,又一次把這個問題本身轉向瞭如何”讓自己變得更好”。

“他們都不帶我玩”,我們的回答將會影響孩子未來的三觀

那如果還是沒用呢?

看到這裡,不少朋友也許就有疑問了,那這些行動方案和孩子討論出來後,孩子也去實踐了,但是並不能重新贏回那個不帶他玩的小朋友的心怎麼辦?

這個其實特別正常啊,試想我們成人世界也並不是能贏得所有人的喜愛的。小D就曾遇到過一次友誼的“決裂”,我和她一起難過,等她情緒穩定後,我和她說,

“你和Emily道歉了,但是她並不接受。錯誤犯下了,就像摔碎的玻璃杯,有時我們可以修補好,有時我們就不得不扔了,或者暫時放在一旁,說不定哪天又可以修好了。但不管怎樣,只要我們可以繼續做好的事情,我們自己就會變得越來越好,就會有越來越多的朋友”。

我其實並不確定4歲多的小D是否真的完全能理解,但我相信我的陪伴和這些話可以讓她感受到“被支持”的力量。

同時我也希望可以在她心理埋下一顆種子:凡事都該向內探尋,就是做好自己,把自己該做的都做了,至於能否改變他人就不是我們控制的了。

“他們都不帶我玩”,我們的回答將會影響孩子未來的三觀

父母不該只是“救火隊員”,更加不該成為孩子問題的“攪局者”。我們應該是孩子人生中第一個智慧導師,把每一個孩子遇到的問題提升到人生的高度來解讀。

這時我們就該知道,不要只在意問題是否解決,我們更該在意的是如何傳授給孩子學會理解這個世界的能力,

這樣今後不管遇到什麼問題,孩子都能用這份理解自己解決。

歸根到底,三觀就是如何解讀這個世界的基礎,而這需要我們父母來傳承。

“他們都不帶我玩”,我們的回答將會影響孩子未來的三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