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冲刺拒绝掉链子!尽早摆脱冲刺阶段复习黑洞迈入目标院校

考研冲刺拒绝掉链子!尽早摆脱冲刺阶段复习黑洞迈入目标院校

2019倒计时上的数字越来越少了,大家是不是感觉过的好快,同时也感觉哪哪都复习的不到位,时间有限不算,更甚者,还有不少“关键时刻掉链子”的行为,极大的影响了冲刺阶段的复习,比如说换目标,比如说复习无章法,比如说复习节奏太慢,心态不好等等,小编提醒大家一定要注意。这个阶段很重要,尽早摆脱复习黑洞,千万不要掉链子。

1.复习毫无章法

考研复习的每个阶段都应该有是规划的,到了冲刺阶段,紧张的气氛渐浓,感受到时间的紧迫,很多小伙伴反倒失了章法,逮着什么复习什么,东一榔头西一棒追,看上去好似学了很多东西,但效果却不甚理想。最好的方法还是沉住气,有针对性地查缺补漏、巩固提升,让最后这段时间为自己高效所用,到了考场上才能真正受益。

2.提前养精蓄锐

考前养精蓄锐本是无可非议的,但也要掌握对方法。对于很多考研人来说,已经习惯了比较紧张的复习节奏,形成了稳定的生物钟。这个时候猛然加大强度固然不可取,但提前松弛下来更加不应该。且不提临近考试的每一分钟都是宝贵的“黄金时间”,单就保持状态的稳定性来说,也不宜过度放松,否则容易造成生物钟紊乱,反倒失去了最佳状态,好心办坏事,得不偿失。

3.身体状况不佳

健康的身体是考研的本钱,考前最最应该保障的,就是良好的身体状态。正如上文中提到的,提前放松有可能造成生物钟紊乱,影响身体状态和考场发挥。但更加普遍的状况是考前疯狂地自我加压,起早贪黑,点灯熬油,抱着“能多学一点是一点”的心态冲刺备考。这个不是不允许,但一定要以保障身体健康为限度,否则失去健康的屏障,身体状况亮起了“红灯”,考场上自然也是“大红灯笼高高挂”。

4.信心不足

考研中很多同学是普通本科出身,或者是跨考生,这无疑给考研加大了难度,所以复习起来也会更加吃力。也会不自觉和本科就是该专业的同学比较,觉得自己没有优势。如果没有很强的动力支持,很容易就信心不足甚至想要放弃。

5.疲劳备考

很多同学早上四五点起床,晚上凌晨才睡,每天睡眠时间三四个小时。长期下来就会导致精力不足,甚至反应迟钝,只会对备考产生反效果。不是说花在复习上的时间越长就越好,考研也追求效率,人的状态差了,效率怎么也提不上去,最后还可能导致复习不完,花了比别人多的时间看的东西却比别人少,身体健康还变差了,吃力不讨好。

6.动机问题

考研有一个强烈的动机是很重要的,这是支撑你走完全程的关键。最后的冲刺阶段又是一个放弃的高发期,如果没有强烈的备考动机,那么很容易就被身边环境和自身压力影响而放弃,如今又是校招季,一不注意就会被各大企业的招聘所吸引,加上身边不考研的同学都在找工作,不坚定的话前面那么长时间的付出可能就止步于此了。

7.专注力低下

每天看似勤奋地泡图书馆,实际却是复习半小时再发呆五分钟刷手机二十分钟,或者是眼睛在看书,大脑却在思考别的东西。看似努力,实际上是欺骗自己,浪费时间。

8.极容易被影响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不是说说而已,如果你跟一个懒散的人在一起,久而久之你也会被影响,逐渐变得懒散。相反的,跟一个目标一致、学习效率高的人一起复习,你在受挫的时候,他们会给你积极的反馈,支撑你坚持下去。

懒散的人和高效的人,就好像你复习时的恶魔和天使。一个说:“算了吧,放弃吧!像我一样多好!”另一个说:“坚持,你看我的方法多好,你也一定可以!”和高效的人一起,尤其是对学习都抱有积极的态度的研友。研友之间相互影响,可以更加高效地推动你完成学习任务。同学们也可效仿这种方式~

9.无意义的重复

在复习中,我们会碰到会做的题型和不会的题型。前者会让人觉得复习很简单,有成就感;后者会让人感到痛苦,望而生畏。但重复简单的题目有意义吗?尤其是现在这个时间段,我们更应该做的是克服困难与弱点。

10.事与愿违

这类型的表现便是“拖延症”,计划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复习计划制定得再科学也没用,因为它不能实际的完成任何一项学习任务。把任务完成的唯一正确途径,就是现在立刻行动!

(1)找到自己热爱的点。

当你做不热爱不擅长的事情时,想的更多的是如何磨洋工,如何为自己腾出更多的娱乐时间。所以我们可以找到自己学习中喜欢的点,努力实现这份事业中的一个个小任务,来填满自己一天工作学习中的大部分时光。对于考研的小伙伴来说,就是不要把考研这件事当成磨难,而要当成珍贵的时光来珍惜,去享受这个成长的过程。

(2)远离诱惑

没人是圣人,没人能做到在诱惑面前百分百自控。即使一个人找到自己热爱擅长的事业,他也只能因此实现很大程度上的自控。所以我们依旧需要努力切断身边的诱惑源,来实现更大程度上的自控。

在远离诱惑这点上具体的做法就是,对自己狠一点。手机,一定要放在自己很难拿到的地方,或者干脆委托别人把自己的手机锁起来。读书,一定要在图书馆里读,而不会回家读,因为回家后可以看电视,可以刷剧,可以躺下休息,诱惑实在太多了。对于诱惑这种东西,打不起,难道我们还躲不起?

(3)锁定主要目标

在你自己可控的未来一段时间内,砍掉你绝大多数的目标,也只留下最多不超过三个的目标。这是一种阶段性的“放弃”。当你阶段性的有了一个主要的目标之后,你也不会再陷入无所事事、什么都想干又什么都不想干的迷茫。整个人的心态会更专注但是更放松,生活也会更加的具有条理性。

(4)尊重生理规律

因为自控力受生理因素的限制,所以,像生物钟一样,自控力的变化是有起伏的。一般来说,从早到晚会依次减弱,这也是为什么好多人努力工作了一段时间就会不自觉的走神,因为自控力消耗得太多了,需要放松补充一下。但是有的人总是对自己要求太高,恨不能每天工作的8个小时都是打鸡血的状态,但这根本不可能,因为完全违反生理规律,就算勉强靠意志力坚持下来了,长期下去还是会放弃。所以,千万不要想着每一刻都是精神饱满的状态,因为根本做不到。

11.死记硬背

“死记硬背”恰好是一种低效率的学习方法。将一段没头没尾的知识点,硬塞进头脑中,造成的结果无非是过一天就忘得一干二净了。

要提高学习效率,建立整体学习的概念是必不可少的。将所学的知识点相互联系起来,构成一个知识体系。这样做,可以最大程度地理解所学内容,记起来也就变得更加简单啦!

12.时间被碎片化

高效的公司会把低价值的工作外包出去,自己只掌握产品的核心内容。作为考研党,为了效率,我们也可以把生活简化,一些不必要的事情就不要做了,你现在可以列出你每天事项,然后想想有哪些事情可以不用做,或者不用每天做。

为了提高效率,一些生活上的事情可以批量处理,这样可以省下很多时间,让时间变得不那么碎片。譬如去超市采购、洗衣服、回复信息等。

13.致命点

最致命的是手机的新消息提示,这是一个恶魔般的存在。它迫使你放下笔来,拿起手机,解开锁屏,查看究竟是什么十万火急的事——

“骚扰短信”

“系统更新”

“APP推送”

手机,在一天当中可以接收到无数信息。如果隔一段时间就查看一次,学习就总是无法进入状态,复习效率大大降低。让同学们在复习时不带手机可能做不到,但复习的时候可以打开飞行模式,或者干脆关机。考研时间只剩下42天,时间对考生来说非常的紧张,所以我们一定要做时间的管理者,将剩下的时间最大化利用,千万不要陷入小编前面介绍到的这些黑洞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