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首關於母親的古詩詞: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母愛是這世界上最偉大的愛,從懷胎十月開始就一直為子女默默承受、默默付出,不求回報。等到我們長大成人,她們早已漸漸老去。今天,小銀子為大家整理了一些有關於母親的經典古詩詞,感恩母親!

16首關於母親的古詩詞: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1.

《遊子吟》

唐·孟郊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深摯的母愛,無時無刻不在沐浴著兒女們。然而對於孟郊這位常年顛沛流離、居無定所的遊子來說,最值得回憶的,莫過於母子分離的痛苦時刻了。此詩描寫的就是這種時候,慈母縫衣的普通場景,而表現的,卻是詩人深沉的內心情感。

16首關於母親的古詩詞: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2.

《歲暮到家》

清·蔣士銓

愛子心無盡,歸家喜及辰。

寒衣針線密,家信墨痕新。

見面憐清瘦,呼兒問苦辛。

低迴愧人子,不敢嘆風塵。

《歲暮到家》一詩用樸素的語言,細膩地刻畫了久別回家後母子相見時真摯而複雜的感情。神情話語,如見如聞,遊子歸家,為母的定然高興,“愛子心無盡”,數句雖然直白,卻意蘊深重。全詩質樸無華,沒有一點矯飾,卻能引起讀者的共鳴和回味。

16首關於母親的古詩詞: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3.

《步虛》

唐代.司空圖

阿母親教學步虛,三元長遣下蓬壺。

雲韶韻俗停瑤瑟,鸞鶴飛低拂寶爐。

這首詩讚美母親教孩子走路,教孩子學習禮儀。媽媽是我們人生的第一位老師。

16首關於母親的古詩詞: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4.

《送母回鄉》

唐·李商隱

停車茫茫顧,困我成楚囚。

感傷從中起,悲淚哽在喉。

慈母方病重,欲將名醫投。

車接今在急,天竟情不留!

母愛無所報,人生更何求!

母親對自己養育之恩都無法報答,報答母愛是天經地義的事,如此都做不到,人生的其他事情還能託付給他讓他追求嗎?

16首關於母親的古詩詞: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5.

《思母》

宋·輿恭

霜隕蘆花淚溼衣,白頭無復倚柴扉。

去年五月黃梅雨,曾典袈裟糴米歸。

輿恭出家之後未久,其父見背,唯留老母貧苦獨守。恭公雖系出家之人,亦不能有負親恩。雖然自己過的也是清貧淡泊的生活,仍時時接濟老母。現在母親也走了,留下的只是滿腔懷念。這首詩並沒有華美的詞藻,只是用極普通的詞語,敘述極平凡的往事。然而,詩中流露的全是一片赤子之心,孺慕之情讀來令人深為感動,惋嘆不已。

16首關於母親的古詩詞: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6.

《墨萱圖》

元·王冕

墨萱圖其一

燦燦萱草花,羅生北堂下。

南風吹其心,搖搖為誰吐?

慈母倚門情,遊子行路苦。

甘旨日以疏,音問日以阻。

舉頭望雲林,愧聽慧鳥語。

南風吹著萱草(即母親的心),搖擺著是為了誰吐露著芬芳?慈祥的母親倚著門盼望著孩子,遠行的遊子是那樣的苦啊!

16首關於母親的古詩詞: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7.

《別老母》

清·黃景仁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髮愁看淚眼枯。

慘慘柴門風雪夜,此時有子不如無。

別老母是清代詩人黃景仁所做的一首七言律詩,作者在參加舉人鄉試時,屢試不中,無奈之下不得不離開老母親,到外地謀生。這首詩就是在這個背景下創作的,直至現在也是歌頌母愛作品中的不朽之作。

16首關於母親的古詩詞: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8.

《燕詩示劉叟》

唐·白居易(部分)

思爾為雛日,高飛背母時。

當時父母念,今日爾應知。

這首寓言詩是借雙燕的遭遇諷勸那些不顧父母痛苦而獨自遠走高飛的人們。它還強調:想要子女對自己盡孝,自己就應先帶頭對父母盡孝;同樣,教育人者首先要教育自己。

16首關於母親的古詩詞: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9.

《慈烏夜啼》

唐·白居易

慈烏失其母,啞啞吐哀音。

晝夜不飛去,經年守故林。

夜夜夜半啼,聞者為沾襟。

聲中如告訴,未盡反哺心。

百鳥豈無母,爾獨哀怨深。

應是母慈重,使爾悲不任。

昔有吳起者,母歿喪不臨。

嗟哉斯徒輩,其心不如禽。

慈烏復慈烏,鳥中之曾參。

子欲養而親不待,詩中用大量筆墨刻畫慈烏鳥“失其母,夜半啼”的情狀,意在傾吐“母慈重”,而自己“未盡反哺心”的無盡愧恨和哀傷。

16首關於母親的古詩詞: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10.

《遊子》

唐代.孟郊

萱草生堂階,遊子行天涯。

慈親倚堂門,不見萱草花。

萱草長滿臺階,出遊的兒子行走天涯,母親靠在門前,卻不見兒子回來。把一位苦盼兒歸的慈母刻畫得淋漓盡致。

16首關於母親的古詩詞: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11.

《西上辭母墳》

唐代.陳去疾

高蓋山頭日影微,黃昏獨立宿禽稀。

林間滴酒空垂淚,不見丁寧囑早歸。

讀這首詩讓人不禁潸然淚下,母親,這個世界上最親近的人,已然深眠山頭黃土中,黃昏時分禽鳥稀少,夕陽西垂,詩人獨自在母親墳前垂淚飲酒,卻再也沒有人叮嚀早點回家。

16首關於母親的古詩詞: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12.

《十五》

宋代.王安石

將母邗溝上,留家白邗陰。

月明聞杜宇,南北總關心。

月圓之夜聽到杜鵑的聲音,就想起離鄉在外的兒子,雖然南北相隔,但是仍然深深牽掛吧!

16首關於母親的古詩詞: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13.

《詩經·凱風》

先秦.佚名

凱風自南,吹彼棘心。棘心夭夭,母氏劬勞。

凱風自南,吹彼棘薪。母氏聖善,我無令人。

爰有寒痊?在浚之下。有子七人,母氏勞苦。

睍睆黃鳥,載好其音。有子七人,莫慰母心。

“凱風自南”,母愛就像南方吹來的和煦之風,把酸棗“嫩枝條”吹成“粗枝條”,象徵著母親把子女由幼年撫養到壯年、長大成人。另也重複“有子七人”的詩句,意在突顯以養育子女之眾多來表現母親的長年辛勞程度。

16首關於母親的古詩詞: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14.

《豫章行》

唐·李白

胡風吹代馬,北擁魯陽關。

吳兵照海雪,西討何時還。

半渡上遼津,黃雲慘無顏。

老母與子別,呼天野草間。

此詩寫南北兩軍在豫章的一場戰爭給人民帶來苦難,將軍忠勇,力平兇頑。但它給人們帶來的傷痛卻難以撫平。老母與兒子離別,十分悲痛,呼號不絕,她們遠遠相送兒子到野間,仍然不願離去,因為他們都不知再次相見會在何時。

16首關於母親的古詩詞: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15.

《遣興》

唐·杜甫

世亂憐渠小,家貧仰母慈。

鹿門攜不遂,雁足系難期。

此詩作於杜甫被俘,被迫遠離親人的時期,追憶了戰亂分別前兒子宗武聰明乖巧的往事,講述了因國家戰亂有家難回,骨肉親人分割兩地的苦悶,並抒發了對兒子的思念,希望早日團圓的心情。

16首關於母親的古詩詞: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16.

《憶母》

清.倪瑞璿

河廣難航莫我過,未知安否近如何。

暗中時滴思親淚,只恐思兒淚更多。

河太寬了很難航行,所以沒有過來,不知道你最近是否平安。時常在私底下思念你,暗自流淚,只怕您思念我時流的淚更多!

16首關於母親的古詩詞: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

小銀子壁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