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白石:從無人問津到9.3億元,賣畫的智慧堪稱大師

齊白石,從小木匠到書畫藝術大師的跨界轉型;從畫價一塊銀元都無人問津到創下9.315億元的中國藝術品拍賣成交價最高紀錄。

齊白石的成功既有運氣,更有才氣,當然也少不了他獨到的經營智慧。

歷史上,書畫家大多標榜清高,恥於言錢,而齊白石賣字畫,則是詳盡標價,錙銖必較。從做木匠的時候起,靠手藝吃飯的齊白石賣畫賣印就開始明碼標價。

齊白石:從無人問津到9.3億元,賣畫的智慧堪稱大師

迄今所知,白石最早的潤格是1902年樊樊山給他定的篆刻潤例:“常用名印,每字三金,石廣以漢尺為度,石大照加。石小二分,字若黍粒,每字十金。”這張潤格在遠遊十年中一直使用。

定居北京後,齊白石多自定潤格,在他客廳裡,長期掛著1920年寫的一張告白:“賣畫不論交情,君子有恥,請照潤格出錢。”

同年還有一張告白:“花卉加蟲鳥,每一隻加10元,藤蘿加蜜蜂,每隻加20元。減價者,虧人利己,餘不樂見。庚申正月除十日。”

有一位求畫者,有意刁難白石老人,給了35元錢,想看看老人如何作畫。結果,白石老人畫了四隻蝦,只只清潤透明、栩栩如生,只是有一隻蝦半身藏匿在水草中,只留下一條小小的蝦尾巴——妙趣橫生,令人莞爾。這就是“小氣”認真的白石老人。

齊白石:從無人問津到9.3億元,賣畫的智慧堪稱大師

齊白石賣畫賣印,從不講情面,除極個別親友外,不論是誰,都要照價付酬,不能賒,不能減。

他託人辦事,或受人以惠,大多以送畫為報,他把這視為人情與物值的交換,如果他感覺不合算,下次就不進行這類交換了。

時至今日,找“師母”說情砍價買畫的事情也有,找親戚、保姆等說情的也不稀奇。但在白石老人這裡,如果想走夫人的情感路線也提前打住。

“凡我門客,喜尋師母請安問好者,請莫再來。”

文中的“師母”指的是北京的小媳婦胡寶珠,這是白石老頭謹防枕邊風的做法。掛這麼一則通告,約法三章,防止堡壘被人在內部攻克,實現家和財盛的雙贏。

齊白石:從無人問津到9.3億元,賣畫的智慧堪稱大師

為了將自己的得意之作賣個好價,齊白石還經常和夫人一搭一檔,對來客演“雙簧”,成為書畫史上售畫的經典趣話。

聽到來客敲門,齊躡手躡腳地走到門前,從小洞裡往外張望。

齊問:“外面貴客是哪位呀?”

來客:“請問齊老先生在家嗎?”

齊拿不準來客是不是誠心買畫,就說:“齊先生不在家哩。”

客再問:“真的不在嗎?我可是專程前來,想買他老人家的大作。”

一聽人家誠心買畫,齊便改口道:“那我就是齊先生呀,請貴客進來吧。”

齊白石:從無人問津到9.3億元,賣畫的智慧堪稱大師

客人進門後,不是讓他看畫、喝茶,而是先領他看看牆上的那些標語,諸如“潤筆先惠,點景加倍”、“無暇閒談,貴客自重”之類。

來客恭維幾句,坐定說:“齊老先生的草蟲,最為出名,可否割愛一冊?”

齊答:“年紀老了,眼神不好,工筆草蟲不畫了,真是對不起。”

客人再請。齊故作為難地說:“有倒是有一部,不過太太藏起來了,不知她肯不肯出讓。”

客人求之更切,說是願意出大價錢。

齊於是拉直了嗓門:“太太,有位貴客要看看你那部蟲草冊頁哩。”

齊夫人在房中回答:“哎,這部冊頁不賣的!”

齊又大聲說:“貴客看得中意,能出大價哩。”

於是在一問一答中,一部冊頁以大價成交了。

齊白石夫婦心中明白,還有不少冊頁將等待“貴客”前來割愛。

齊白石:從無人問津到9.3億元,賣畫的智慧堪稱大師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白石老人的《賣畫例》:無論何人不賒欠,不退回,少一文錢不賣,招飲不畫,送禮物不畫,介紹不酬謝,刻印亦然。

賣畫例不是潤格,不是筆單,而是賣畫的條例,實則賣畫的規矩也。

白石老人的《賣畫例》有三大特點:

首先,措詞簡潔,極為明確,沒得商量,不容置疑。每個字扔出去能砸一個窟窿!

其次,對客戶他要求,你少一文錢我不畫給你;不賒欠;交了錢,不要畫了,錢也不退回;對中間介紹人,我不付中介好處費。但他對自己同樣要求極為嚴格:第一,你請客招待我喝酒吃飯,我不畫;第二,你送禮物給我,我不畫;

第三,刻圖章也是按這個規矩。

總之,公平交易,免除一切“暗箱操作”,不收額外的任何好處,不搞 “潛規則”。這就是齊白石的規矩。

最後,一視同仁,任何人只要想要,不用請客,不用送禮,不用找介紹人,按潤格交錢就是了。看了這個賣畫例,普通老百姓最為高興。

齊白石:從無人問津到9.3億元,賣畫的智慧堪稱大師

白石老人生於農村,當木匠出身;但令人稱奇的是:他寫的這個賣畫例,其實是非常符合市場交易原則的,稱得上是市場經濟交易法則的最標準的樣板。它以誠信為原則,公開公平公正,不弄虛作假。而且時間上這麼早。可以說白石老人不僅在藝術上是頂級高手,在書畫營銷上也堪稱先驅和大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