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藏男孩”齊白石

說到齊白石,印象中大多是戴個圓框眼鏡、長鬚、精神矍鑠的樣子。“大師”“巨匠”“大家”這些title更是將他塑造成了只可遠觀的畫很值錢的國寶級人物。

但是,一旦聽過他的段子,“寶藏男孩”的稱呼是沒得跑了。

“寶藏男孩”齊白石

潤例中的精明

白石老人因為小時候身體不好乾不了重農活,於是學了木匠手藝以作為生計,後來拜師胡沁園學畫,開始賣畫為生。

名氣傳開了,買畫的人就多了,後來白石老人就貼出“潤例”,也就是明碼標價啦。而每一張潤例都透露出精明的氣息。

“寶藏男孩”齊白石

面,大者三十元,中者二十五元。紅色,重用十元,少用五元。刻印,朱文廿元,白文十五元。以上每元加一角。出門之畫,回頭加印加字不答應。三十七年十月本主人。

價格不僅因畫幅大小而異,紅色用多用少也要另算。精明!

“寶藏男孩”齊白石

絕止減畫價(吾年八十矣,尺紙六元,每元加二角),絕止吃飯館,絕止照相。

砍價免談,買畫就買畫,吃飯照相就算了。另外,年紀大了賺錢不易,還得再漲點價。精明!


“寶藏男孩”齊白石

畫不論交情。君子有恥,請照潤格出錢。

不管你是誰,一手交錢一手交貨。怕看漏眼,特地加了著重號。

“寶藏男孩”齊白石

凡我門客,喜尋師母請安問好者,請莫再來。

找師母也沒用,又不是她畫。這樣的人不想見第二次。(買畫的為了省錢想出這些招,也是人才。)

這不叫摳,是勤儉

關於齊白石的段子,“摳門”應該是流傳最廣的。

比如,月餅、花生、螃蟹的故事。

“老頑童”黃永玉曾在《比我老的老頭》寫道:

第一次拜見白石老人是可染先生帶去的。老人見到生客,照例親自開了櫃門的鎖,取出兩碟待客的點心。一碟月餅,一碟帶殼的花生。路上,可染已關照過我,老人將有兩碟這樣的東西端出來。月餅剩下四分之三;花生是淺淺的一碟。“都是壞的,吃不得!”寒暄就坐之後我遠遠注視這久已聞名的點心,發現剖開的月餅內有細微的小東西在活動;剝開的花生也也隱約見到閃動著的蛛網。

出生農村,家境貧寒,是家裡的長子、長孫,再加上還有6個兄弟、3個妹妹,這些似乎可以成為齊白石“摳”的腳註。

在《齊白石自述》中,他自己說過:“窮人家的孩子,能夠長大成人,在社會上出頭的,真是難若登天。”

出名之前過多了苦日子,這種“摳門”在他看來是勤儉才對。有所成就了,對於自己點點滴滴積累起來的東西,身邊覬覦的人多了,以設防情緒保護自己也是合理。

一看就微笑的人物畫

都知道齊白石畫蝦是一絕,《山水十二條屏》更是拍出了9.3151億元的天價,成為全球最貴中國藝術品。But ,他的人物畫才是妙趣橫生。


“寶藏男孩”齊白石


“寶藏男孩”齊白石


“寶藏男孩”齊白石


“寶藏男孩”齊白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