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宣!市法院、南大法學院等舉辦“中國語境下的案例研究”學術研討會

10月13日,由南京市中級人民法院、南京大學法學院、《南京大學法律評論》舉辦的

“中國語境下的案例研究”學術研討會在南京大學法學院成功舉行。


官宣!市法院、南大法學院等舉辦“中國語境下的案例研究”學術研討會

南大法學院院長、教授葉金強,南大法學院教授李友根、解亙,北大法學院教授張騏,最高法院研究室案例指導處副處長石磊,江蘇高院研究室主任孫轍,《人民司法·案例》編輯部主任寶玉,以及來自南京大學、山東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中國政法大學、華東政法大學、西南政法大學、天津大學等單位20餘名專家學者參加此次研討會。南京中院黨組成員、副院長姚志堅全程參與。

官宣!市法院、南大法學院等舉辦“中國語境下的案例研究”學術研討會

研討會分為四場:案例區分技術研究、案例中的社會治理和證據問題、中國指導性案例研究、案例研究與司法能力。


第一場開始前,首先由北京大學張騏教授和南京大學李友根教授分別做主旨報告。張騏教授從2017年8月1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責任制實施意見(試行)》設立的類案與關聯案件檢索機制出發,探討了從案例指導制度向判例制度轉型的制度化路徑,建立中國特色的判例制度從可能性向現實性的轉變。李友根教授以美國最高法院2018年Janus案及其系列案為例,說明區別技術的重要性以及在中國既有制度前提下,對區別技術進行研究的必要性。中國的案例指導的發展也是一個歷史的過程,要不斷奠實。


第一場 案例區分技術研究


官宣!市法院、南大法學院等舉辦“中國語境下的案例研究”學術研討會

第二場 案例中的社會治理和證據問題


官宣!市法院、南大法學院等舉辦“中國語境下的案例研究”學術研討會

第三場 中國指導性案例研究


官宣!市法院、南大法學院等舉辦“中國語境下的案例研究”學術研討會

△市法院副院長姚志堅主持第三個專題


官宣!市法院、南大法學院等舉辦“中國語境下的案例研究”學術研討會

第四場 案例研究與司法能力

官宣!市法院、南大法學院等舉辦“中國語境下的案例研究”學術研討會


官宣!市法院、南大法學院等舉辦“中國語境下的案例研究”學術研討會

△市法院研究室主任趙雪雁代表課題組向大會報告了課題階段性研究成果“中國司法案例研究:以提高法官司法能力為視角”

官宣!市法院、南大法學院等舉辦“中國語境下的案例研究”學術研討會

官宣!市法院、南大法學院等舉辦“中國語境下的案例研究”學術研討會

官宣!市法院、南大法學院等舉辦“中國語境下的案例研究”學術研討會

官宣!市法院、南大法學院等舉辦“中國語境下的案例研究”學術研討會

△研討會現場圖

市法院等單位舉辦此次學術研討會有何意義呢?

南京中院副院長姚志堅認為:案例研究對於法官司法能力提升的重要意義是不言而喻的。案例培育有助於提升法律適用能力、案例編寫有助於提升文書寫作能力、案例識別有助於提高事實認定能力、案例研究有助於提高司法調研能力、類案研究有助於增強邏輯思維能力、案例檢索有助於強化信息技術運用能力。無論是大陸法系還是英美法系,對案例進行外科手術式的深入研究,都是每一名法官必須經常操練的常規技能。

姚志堅表示,下一步,南京中院與南大法學院將以此次研討會為契機,認真總結案例研究工作相關經驗做法,繼續加強案例研究司法實踐與法學理論的雙向合作,共同推動南京地區案例研究工作新的發展,形成可借鑑、可推廣的案例研究南京經驗。


官宣!市法院、南大法學院等舉辦“中國語境下的案例研究”學術研討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