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将进行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具体怎么改?

日前从农业部获悉,2018年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范围继续扩大,将试点县增加到300个。同时,还将选择50个改革基础较好的地市和个别省开展整省整市试点,并鼓励地方结合实际扩大改革覆盖面,力争到2021年底基本完成改革。那么,什么是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为什么要扩大改革试点范围?2018年将怎么改革?

2018年将进行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具体怎么改?

什么是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是针对农村集体资产产权归属不清晰、权责不明确、保护不严格等问题日益突出,侵蚀了农村集体所有制的基础,影响了农村社会的稳定,改革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势在必行。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改革试点的主要内容是保障农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利和积极发展农民股份合作。保障农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利是改革试点的重要基础,积极发展农民股份合作是改革试点的重要目的。

为什么要扩大改革试点范围?

对于此次扩大试点范围,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有助于推广改革成果,让更多农民受益,集体经济更好发展;还有助于在更大范围探索改革经验,将改革引向深入,找到更多适宜改革模式。

2018年将怎么改革?

据了解,下一步农村集体产权改革将集中在三大重点上。

一是全面开展清产核资,中央对这项工作有明确的要求,清产核资从今年开始,到2019年底要基本完成。

二是扩大改革试点范围,在前期已经分两批选择129个县开展试点的基础上,2018年将试点县增加到300个,并选择50个改革基础较好的地市和个别省开展整省整市试点,力争到2021年底基本完成改革。

三是通过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建立健全集体经济组织,创新集体经济运行机制,探索集体经济发展路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