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rtner發佈物聯網技術十大趨勢,邊緣計算和邊緣智能崛起


Gartner發佈物聯網技術十大趨勢,邊緣計算和邊緣智能崛起

【工業互聯網研習社:構建工業互聯網認知體系】


Gartner發佈物聯網技術十大趨勢,邊緣計算和邊緣智能崛起

加入研習社,可觀看365天精彩內容,下載90+份行業報告

AI的新機會在邊緣智能。

11月7日,在巴塞羅那舉行的研討會和IT展覽會上,IT研究兼市場分析機構Gartner宣佈了它認為未來最重要的戰略——物聯網(IoT)的技術趨勢。從現在到2023年間,物聯網將推動數字業務創新。

其中一個重要趨勢是從智能邊緣到智能網格的轉變。

Gartner發佈物聯網技術十大趨勢,邊緣計算和邊緣智能崛起

在物聯網領域,從集中式和雲端到架構的轉變正在順利進行。然而,這不是終點,因為與邊緣架構相關聯的整齊層將演變為更加非結構化的架構,包括在動態網格中連接的各種設備和服務。這些網狀結構將實現更靈活,智能和響應更快的物聯網系統。


今年5月,華為發佈《GIV2025打開智能世界產業版圖》白皮書指出,到八年後的2025年,全球物聯數量達1000億,全球智能終端將達400億。

400億智能終端中,邊緣計算將提供AI能力,邊緣智能成為智能設備的支撐體,人類被基於ICT 網絡、以人工智能為引擎的第四次技術革命將帶入一個萬物感知、萬物互聯、 萬物智能的智能世界。

現在,在構建世界道路上,除了華為之外,還有諸多玩家,本文做簡單盤點。

Gartner十大IoT趨勢:首席信息官應關注AI和芯片創新


Gartner認為,從現在到2023年,IoT將推動數字業務創新。 以下是Gartner列出的10項最具戰略意義的物聯網技術和趨勢,預計將在未來五年內實現新的收入來源和業務模式。

  1. 趨勢1:人工智能
  2. 趨勢2:需要考慮社會、法律和道德的物聯網
  3. 趨勢3:信息通信和數據代理
  4. 趨勢4:從智能邊緣到智能網格的轉變
  5. 趨勢5:物聯網治理
  6. 趨勢6:傳感器創新
  7. 趨勢7:可信賴的硬件和操作系統
  8. 趨勢8:新的物聯網用戶體驗
  9. 趨勢9:硅芯片創新
  10. 趨勢10:物聯網的新無線網絡技術

Gartner預測,2019年將有142億個互聯事物將被使用,到2021年這一數量將達到250億,這一過程則產生了大量的數據。

人工智能將應用於各種物聯網信息,包括視頻、靜止圖像、語音、網絡流量活動和傳感器數據。因此,首席信息官們必須在其物聯網戰略中建立一個充分利用AI工具和技能的企業組織。

目前,大多數物聯網端點設備使用傳統處理器芯片,低功耗ARM架構特別受歡迎。但是,傳統的指令集和內存架構並不適合端點需要執行的所有任務,例如,深度神經網絡(DNN)的性能通常受到內存帶寬的限制,而並非收到處理能力的限制。

到2023年,預計新的專用芯片將降低運行DNN所需的功耗,並在低功耗物聯網端點中實現新的邊緣架構和嵌入式DNN功能。這將支持新功能,例如與傳感器集成的數據分析,以及低成本電池供電設備中所設置的語音識別。Gartner表示,建議CIO們注意這一趨勢,因為支持嵌入式AI等功能的芯片將使企業能夠開發出高度創新的產品和服務。


邊緣計算三大優勢將“吃掉雲”,邊緣計算是人工智能的最後一公里

邊緣計算是指在數據源處或數據源附近完成的計算,是不同於依靠十幾個數據中心的雲計算來完成所有工作。邊緣計算主要有低時延、隱私安全和靈活性三大特點。


Gartner發佈物聯網技術十大趨勢,邊緣計算和邊緣智能崛起

儘管目前企業不斷將數據傳送到雲端進行處理,但隨著邊緣計算設備的逐漸應用,本地化管理變得越來越普遍,企業上雲的需求或將面臨瓶頸。

Gartner Group在2017年的一份報告中預測:“邊緣將吃掉雲”。

Gartner副總裁Thomas Bittman指出,由於人們需要實時地與它們的數字輔助設備進行交互,因此等待數英里(或數十英里)以外的數據中心是行不通的。以沃爾瑪為例,沃爾瑪零售應用程序將在本地處理來自商店相機或傳感器網絡的數據,而云計算帶來的數據時延,對沃爾瑪來說太慢了。

人工智能發展至今,在其所涉及偌大的領域中,仍舊面臨的問題便是優秀項目不足、場景落地缺乏。

另一方面,隨著人工智能在邊緣計算平臺中的應用,加上邊緣計算與物聯網“端-管-雲”協同推進應用落地的需求不斷增加,邊緣智能成為邊緣計算新的形態,打通物聯網應用的“最後一公里”。

目前,邊緣智能已經在以下領域爆發應用。

自動駕駛

在汽車行業,安全性是最重要的問題。高速駕駛情況下,實時性是保證安全性的首要前提。由於網絡終端機延時的問題,雲端計算無法保證實時性。車載終端計算平臺是自動駕駛計算發展的未來。另外,隨著電動化的發展趨勢,對於汽車行業,低功耗變的越來越重要。天然能夠滿足實時性與低功耗的ASIC芯片將是車載計算平臺未來發展趨勢。目前地平線機器人與Mobileye是OEM與Tier1的主要合作者。

安防、無人機

相比於傳統視頻監控,AI+視頻監控,最主要的變化是把被動監控變為主動分析與預警,因而,解決了需要人工處理海量監控數據的問題(也繞開了硬盤關鍵時刻掉鏈子問題)。安防、無人機等終端設備對算力及成本有很高的要求。隨著圖像識別與硬件技術的發展,在終端完成智能安防的條件日益成熟。安防行業龍頭海康威視、無人機龍頭大疆已經在智能攝像頭上使用了Movidious的Myriad系列芯片。

消費電子

搭載麒麟970芯片的華為mate10手機與同樣嵌入AI芯片的iPhoneX帶領手機進入智能時代。另外,亞馬遜的Echo引爆了智能家居市場。對於包括手機、家居電子產品在內的消費電子行業,實現智能的前提要解決功耗、安全隱私等問題。據市場調研表明,搭載ASIC芯片的智能家電、智能手機、AR/VR設備等智能消費電子已經處在爆發的前夜。

Gartner發佈物聯網技術十大趨勢,邊緣計算和邊緣智能崛起

工業互聯網研習社,陪你讀懂工業互聯網旅程

產業三分天下,擁有終端、算法、算力者通吃


目前,邊緣智能產業生態架構已形成,主要有三類玩家:

第一類:算法玩家。從算法切入,如提供計算機視覺算法、NLP算法等。

商湯科技和曠視科技是國內較為成功的,以算法起家的公司。去年10月20日,商湯科技同美國高通公司宣佈將展開“算法+硬件”形式的合作,將商湯科技機器學習模型與算法整合進高通面向移動終端、IoT設備的芯片產品中,為終端設備帶來更優的邊緣計算能力。而曠視科技為了滿足實戰場景中不同程度的需求,也在持續優化算法以適配邊緣計算的要求。

第二類:終端玩家。從硬件切入,如提供手機、PC等智能硬件。

擁有眾多終端設備的海康威視在安防領域深耕多年,是以視頻為核心的物聯網解決方案提供商。在其發展過程中,才將邊緣計算和雲計算加以融合,來更好的解決物聯網現實問題。

第三類:算力玩家。從終端芯片切入,如開發用於邊緣計算的AI芯片等。


2018年是工業互聯網發展的關鍵之年!

唯有沉澱,才能生長。

與220+業界資深人士探討工業互聯網

Gartner發佈物聯網技術十大趨勢,邊緣計算和邊緣智能崛起

【工業互聯網研習社&造奇智能新媒體】:國內較早成立並開展運營的智能製造產業新媒體及內容服務、社群運營機構,聚焦新工業革命與智能時代的價值創造,以“深度影響智能製造進程,守望智能製造產業成長”為使命,聚焦智能製造、工業互聯網、工業4.0、數字化轉型及人工智能、大數據技術在工業領域的應用。憑藉有洞見的思考觀點,在產業界獨樹一幟。

聯接產業企業、大學、研究機構、政府、資本等產業核心力量,通過創新和融合力量,打造深度觀察、行業洞見、豐富資訊於一體的原創型、產業新媒體平臺,憑藉有洞見的思考觀點,在產業界獨樹一幟。

2018年1月1日,[造奇智能]新媒體獨家推出、業界首份聚焦工業互聯網領域的高質量實名付費社群——工業互聯網研習社。致力於打通工業互聯網從資訊→信息→知識→認知→見識

的鏈式通路,助力您的職業發展和機遇把握。

“研習社社友”遍佈上海、北京、深圳蘇州、杭州、武漢、蕪湖等工業重鎮,初步構建起覆蓋工業互聯網平臺、工業軟件、底層數據採集、工業數據分析、系統集成商、大學及產業資金、產業聯盟在內的全國價值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