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德國最賣力的僕從國,出兵多,損失大,還被蘇德軍隊看不起

二戰德國最賣力的僕從國,出兵多,損失大,還被蘇德軍隊看不起

德國進攻蘇聯

二戰席捲世界,無數國家深陷其中,但其中最為關鍵的還是要數德國與蘇聯之間的戰爭,不論是兵力規模、裝備水平還是交戰的激烈程度蘇德之戰都遠遠超過了世界戰爭史上任何一次戰爭。但德國並不是以一己之力發動對蘇聯的戰爭,其中也不乏眾多的僕從國提供幫助。在這些德國僕從國中,有一個國家不僅在戰爭中出兵最多,而且還是最賣力的,但戰爭之初,不論是閃電進攻的德國軍隊還是疲於防守的蘇聯軍隊都只把羅馬尼亞軍隊當作一支三流部隊看待。

二戰德國最賣力的僕從國,出兵多,損失大,還被蘇德軍隊看不起

羅馬尼亞失去比薩拉比亞和北布科維納

原來二戰前羅馬尼亞政府執行的是中立保守政策,與蘇聯和德國都保持著相對良好的外交關係,但因為羅馬尼亞擁有著歐洲為數不多的石油資源,這正是德國最急需的戰爭資源,這裡不得不說到,二戰爆發前蘇德關係雖然也還不錯,但是蘇聯對德國的警惕一直存在,糧食等資源放開對德國供應,但是涉及到軍事方面至關重要的石油資源卻卡的非常緊,基本上一年只出口不到100萬噸給德國,而德國僅1941年就消耗了892.2萬噸的石油,所以這點資源根本就滿足不了龐大的德國戰爭機器每年的消耗,因此羅馬尼亞因為擁有珍貴的石油資源而被德國所重視,德國與之開展了眾多的經濟資源合作,鑑於此蘇聯在法國投降後,為了提高自身防禦縱深,將邊界西擴建立了東方戰線,把羅馬尼亞的比薩拉比亞和北布科維納併入蘇聯,最終導致羅馬尼亞徹底倒向德國。

二戰德國最賣力的僕從國,出兵多,損失大,還被蘇德軍隊看不起

羅馬尼亞油田

當德國發起巴巴羅薩計劃進攻蘇聯時,羅馬尼亞出於領土和戰爭利益的需求,積極配合德國作戰,其協同德國作戰,所投入的兵力遠遠超過德國其他僕從國的總和。雖然羅馬尼亞出兵最多,但這個國家畢竟只是在一戰結束後才重新成立的新國家,國家發展時間太短,且國家經濟已農業為主,其軍事基礎大多繼承自沙皇俄國時期的一戰裝備和戰略戰術,雖然在二戰前羅馬尼亞在經濟上獲得了德國大力支持,但是這些支持更多是在石油領域的投入,對羅馬尼亞的工業和軍事實力提升效果並不明顯。因此作為一個小國其軍隊的訓練和裝備水平,終究是達不到德國這種軍事大國的標準,為此德國軍隊對羅馬尼亞軍隊戰鬥力一直是持懷疑的態度來對待。

二戰德國最賣力的僕從國,出兵多,損失大,還被蘇德軍隊看不起

羅馬尼亞軍隊

這種對其實力的擔心,也在接下來的戰爭中得到了印證,蘇軍往往會在負責掩護德軍側翼的羅馬尼亞軍隊防線方向獲得戰局突破的契機,給德國軍隊帶來了很大的損失。但對德國人而言,羅馬尼亞軍隊相對意大利等國而言,對德國統帥部軍事計劃執行的一絲不苟,也使他們成為德國最滿意的僕從國軍隊,即使在斯大林格勒戰役中,羅馬尼亞軍隊損失慘重,但仍舊追隨德國軍隊活躍在二戰歐洲各戰場。

二戰德國最賣力的僕從國,出兵多,損失大,還被蘇德軍隊看不起

斯大林格勒戰役

而蘇聯自斯大林格勒之戰後,逐漸發起了對德國的反攻,在戰爭前期飽受德軍蹂躪的蘇聯軍隊,心中也只認為唯有德軍能夠作為其對手,因此蘇軍在戰場上對羅馬尼亞軍隊完全是蔑視的態度,但羅馬尼亞軍隊硬是在蘇軍反攻德國的過程中,以死傷30萬人的慘重代價,讓蘇德都對羅馬尼亞刮目相看,最終讓德國和蘇聯轉變了對羅馬尼亞軍隊不屑的看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