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決定孩子的學習成績?家長要讓孩子養成的8種學習習慣

究竟是什麼決定了孩子的學習成績?

在孩子的學習上家長做什麼最有效?

一句話來說,就是培養學習習慣!家長要幫助孩子培養這8種良好的學習習慣。習慣培養好了,學習成績自然就有了保障。

什麼決定孩子的學習成績?家長要讓孩子養成的8種學習習慣

1、養成預習的習慣

每天晚上,孩子自己去尋找第二天上課要學習的內容,把教科書看一遍,自己尋找到重點難點,做好記錄。每節課後做好下一節上課的準備。把下一節要用的課本、筆記、參考資料準備好,以免到時手忙腳亂,丟三落四。

2、養成定時定量學習的習慣

所謂定時,就是對於哪些時間學習哪些內容,已經成為自覺行為,不需要別人提醒。譬如聽英語廣播,到了時間,自己就準時打開收音機;什麼時間該寫日記了,自己就自覺打開日記本。所謂定量,就是在固定的時間內完成定量的學習任務,不輕易改變。譬如記憶英語單詞,每天5個,雷打不動,即使走親戚、會朋友、節假日也從不間斷。這些習慣養成,在開始的時候家長[微博]要鼓勵也要強制,一般一個月後,習慣就形成了。對於有些孩子,家長還要經常督促,以防出現反覆。

3、養成工具書使用的習慣

在學習的過程中,要養成使用工具書和查閱資料的習慣,遇到生字詞就翻查字詞典;遇到不懂的專業術語就翻查專業詞典;遇到生疏的歷史典故就翻查歷史典籍;遇到不清楚的地名就查地圖或地圖冊。一個勤翻字典的人,肯定少寫錯別字。

4、養成動筆記錄的讀書習慣

要看書,先找筆。看書時一邊看一邊圈點勾畫,標號重點難點或精彩之處,或隨手批註。自己讀過的書,一定要留下痕跡。青少年的讀書不能像有些老年人的讀書,純粹是為了消遣;青少年讀書是為了武裝自己,豐富自己,提高自己。所以每讀一本書都要有所收穫。每一本書讀完後,再從頭翻一遍,把標號的重點部分再讀一遍,把精彩部分摘抄下來。如有突出的感想、體會,還可以寫出讀書筆記。到此,一本書才算看完了。書看完之後,還要善於用自己的話向別人複述書中的內容。每複述一次,就是一次複習。這個習慣堅持下去,會對孩子一生的學習和工作有很大幫助。

5、養成勞逸結合的學習習慣

曾有人這樣說:“光學習,不玩耍,聰明的孩子要變傻。”所謂“頭懸樑,錐刺股”,只是精神可嘉,方法未必科學。列寧曾經說過,不會休息的人就不會工作。愛因斯坦演算疲勞後,就拿起他的小提琴拉上幾曲自己喜歡的曲子,使自己從那些符號中解脫出來。馬克思在研究中感到疲勞時,就畫一些畫來轉移大腦的興奮區域。

6、養成朗讀和背誦的習慣

對一些優美的文章,經典的文章,最好用大聲朗讀的方法。每天早讀都要堅持,朗讀要如入無人之境,排除干擾。從小學到高中的12年時間可以讀很多好文章。讀出聲可以幫助你體味文章的情感,讀出聲可以幫助你體味文章的節奏美,詩歌尤其要讀出聲。讀出聲,有助於記憶和背誦。

中學時代,是背書的最好時期。中學生如果能背誦幾百篇優秀的文章、段落,等於為你一生的文學功底、語言功底打下一個紮實的基礎。它會為你以後一生的書面表達和口頭表達提供幫助。背書時,不要不理解就背,不要一句一句多次重複地讀,要分層背誦。一段一段解決。

7、養成寫日記和隨筆的習慣

要使自己手中的筆隨心所欲,就得天天練筆,練筆最好的方法就是天天記日記。通過寫日記,可以使孩子對自己的學習、生活進行總結和深入思考;可以鍛鍊他觀察生活的能力和駕馭語言的能力,提高他的寫作水平;可以使孩子盡情傾訴自己的感情,調節自己的情緒;可以培養他獨立的個性和獨立思考的能力;可以開闊他的心胸,淨化他的心靈。

記日記形式不拘,長短不限,可記敘,可描寫,可抒情。一般來說,記日記起初多記事,之後到發表議論、抒發感情。起初可能覺得無啥可寫,你可以讓孩子慢慢觀察,先寫本班同學,然後寫動物、植物,寫家中擺設,寫讀後感,寫多了就慢慢會寫了。為了提高孩子寫日記的興趣,你可以讓孩子不斷變換日記的內容和形式。如插圖日記、摘抄日記、想象日記、仿寫日記、採訪日記等。

孩子起初寫日記像擠牙膏一樣,堅持幾年以後,寫日記就像從心裡流淌出來的。從心裡流淌出來的才是文字的精靈,是豐富的情感,是思想的火花。

孩子最初開始寫日記的時候,家長不要急於糾正他的錯別字、病句、標點符號等小毛病,因為這種過多的指責容易使他挫傷他的積極性。

寫,是整理思想的過程。思想不加整理,如一團亂麻,如商店中胡亂擺放的一堆貨物,需要時可能找不到。如果經常整理知識,整理思想,知識就有了系統,有了綱目,思想就有了體系。人也就成了有思想的人。

8、養成摘抄和整理的習慣

讀書時如遇到精彩的描寫,精闢的議論,優美的抒情,名人名言,凡人妙語,應立即摘抄下來,並註明出處。剛開始摘抄時往往不分類,時間長了,自己就想動手給它分類了。分類就是整理知識的過程,你記的東西,經過自己幾次歸類整理,這些知識就屬於自己的了,每整理一次,印象就加深一次。平常課堂上零零星星學到的知識如果不定期整理,這些知識就像堆在倉庫裡的貨物,雜亂無章,急用時可能尋找不到。對學過的知識進行整理,就像把倉庫裡的貨物分類擺上貨架,急用時就如探囊取物一樣方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