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將領陳誠的嫡系為什麼被稱為土木系?

天翼用戶58944


國民黨在抗日戰爭之前和抗戰期間,曾湧現出了五大精銳部隊,一是王耀武的第74軍(後稱整編第74師),二為孫立人的新編第1軍,三為杜聿明的第5 軍,四為廖耀湘的新編第6軍,第五就是陳誠的18軍。

18軍是陳誠一手創立起來的,因為18軍是由最開始的十一師發展而來,十一組成的字是“土”字,十八組成的字是“木”字,故大家稱陳誠的嫡系部隊18軍為“土木系”。

陳誠同蔣介石的淵源很深,既是同鄉,又是同學,還是同事。他與蔣介石同在河北保定軍校畢業,畢業後,分配到浙江陸軍第二師三旅六團見習,後任排長,不久南下,任粵軍第一師第三團上尉連長。1924年,黃埔軍校成立後,陳誠任特別官佐、炮兵營第一連連長。後參加東征,平定劉、楊叛亂。第二次東征時,任炮兵第二營少校營長。

1926年,國民革命軍北伐,陳誠任第一補充師籌備處第三團上校團長。1927年,任二十一師副師長,隨後升任師長。但何應欽藉口陳誠在龍潭戰役中坐轎上前線督戰,免去了他的師長職務,從此,何應欽和陳誠之間結怨。

1928年,陳誠出任總司令部中將警衛司令,併兼第一集團軍炮兵司令,隨同蔣介石參加第二期北伐。後任第十一師師長,率部參加蔣介石、唐生智、馮玉祥戰爭,參加蔣介石、馮玉祥、閻錫山的中原大戰,1930年,升任第18軍上將軍長。這時的18軍,其實就是十一師,還沒有擴編,這就是陳誠後來馳騁疆場的家底和根本。而陳誠短短几年間,由一個小小的上尉連長,升為上將軍長,打仗厲害是一方面,而關鍵的一點,就是蔣介石對他的欣賞和信任,為此,陳誠後來始終如一地追隨蔣,這是根本原因。

1933年以後,陳誠率領他的18軍,先後對中央蘇區進行了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圍剿,但他的十一師、五十二師和五十九師,卻先後被紅軍殲滅,不得不四處招兵買馬,予以補充。

1937年抗戰全面爆發後,陳誠任第十五集團軍總司令,後任第三戰區前敵總指揮,統率張發奎的右翼集團軍、張治中的中央集團軍、薛嶽的左翼集團軍,在淞滬戰場對日作戰。後任武漢衛戍總司令,兼軍事委員會政治部部長,又兼湖北省政府主席,再兼三民主義青年團書記長,此時,陳誠身兼國民黨黨、政、軍、團數項要職,成為蔣介石最貼心的親信,儼然委員長第二。

解放戰爭期間,陳誠任國防部參謀總長,併兼海軍總司令,積極追隨蔣介石,發動內戰。但他作為整個國民黨軍隊的作戰指揮官,由於在解放戰爭的第一年,軍隊屢屢被人民解放軍擊敗,蔣介石便取消了他的指揮權,派到東北,但在東北照樣被解放軍打得大敗。

敗退臺灣後,陳誠任過行政院院長,連任兩屆副總統,成為國民黨黃埔系中僅次於蔣介石的二號人物。1965年,陳誠病逝於臺灣。


帝國的臉譜


國民黨內部有一些奇特的稱謂,比如說陳立夫陳果夫兄弟的cc系,又比如說陳誠的土木系。不過cc系屬於政治派系,而土木系則屬於軍事派系。

cc系,源於中央俱樂部,英文Central Club,簡稱cc。cc系與政學系、黃埔系並稱為國民黨三大政治派系。


cc系成立於1927年成立於上海,核心領導人物為陳立夫陳果夫兄弟,勢力範圍遍及中統和組織部,根基深厚。

有句話叫做蔣家天下陳家黨,陳家說的就是陳氏兄弟,可見陳氏兄弟cc系在國民黨內部的能量,而陳家與蔣家,孔家,宋家並稱為四大家族。

cc系雖然能量巨大,不過陳氏兄弟卻一直否認其存在。


土木系,指的是陳誠的嫡系部隊,也被稱之為陳誠系。土木系與胡宗南系、唐伯恩系並稱為國民黨三大軍事集團。如果較真,陳誠的土木系是黃埔系的分枝。


陳誠系被稱為土木系,也是很有意思。陳誠起家的部隊為第11師,後來第11師編入了第18軍,陳誠任軍長。第18軍建軍之初,下面只有11師。因為十一合起來是土;十八合起來木,所以陳誠的這支部隊又被稱之為土木系。



陳誠本人深受蔣介石的寵愛,陳誠本人更是有小委員長的稱號,所以有句話叫做國民黨五大主力中:新1軍是裝備出來的,第74軍是打出來,第5軍是練出來的,第18軍是寵出來的,新6軍是孿生出來的

後來蔣介石敗退臺灣之前,早早的就讓陳誠先行前往臺灣開拓局面,可見陳誠在蔣介石心中的分量。


胡史亂翔


眾所周知國民黨內部派系林立,中央軍算蔣介石的嫡系,很受老蔣的信任,但就是中央軍,也不是鐵板一塊,其中仍然有不少派系,最受老蔣信任的就是“陳胡湯”三大軍事集團。

這三派在抗日戰爭中順利接過保定系的班,其骨幹紛紛當上了師長、軍長、集團軍司令乃至戰區司令長宮,兵力超過百萬,陳誠、胡宗南、湯恩伯三人更是權勢滔天。

三排主要軍隊的空間分佈有很大不同,因此胡宗南被稱為西北王,湯恩伯被稱為中原王,但陳誠卻沒有被冠以區域,而是冠以字形。其派系被稱為“土木系”,這源於陳誠的起家部隊是原來的第十一師和第十八軍。民國通用書寫方式是從右往左豎著寫,“十一”就是“土”,“十八”就是“木”,因此就叫“土木系”。

陳誠,字辭修,號石叟。1919年,他以備取生名義進了保定軍校第八期炮科。1922年畢業後,被分配至浙江第2師第6團任少尉排長。

這時候的陳誠,跟蔣介石沒有半點關係,他的上司是鄧演達。

1923年3月,陳誠隨鄧演達去廣東參加革命,在建國粵軍第1師第3團(鄧演達為團長)任上尉副官,隨後成為連長。

同年5月,陳誠隨軍出征沈鴻英叛軍,在作戰中胸部負傷,被鄧演達率部救回。後來他在肇慶醫院養傷,蔣介石來院慰問傷員。這是陳誠第一次與蔣介石接觸,匆匆而過。

傷愈歸隊後,陳誠任炮兵連連長,並於1924年9月參加東征。因為炮轟惠州城,完全壓制對方火力,升任炮二營少校營長,同時也因表現突出獲得了老蔣和何應欽的賞識。

黃埔軍校建立後,陳誠擔任教育副官之職,次年改任炮兵科教官,兼炮兵隊區隊長。

北伐開始後,陳誠由國民革命軍總司令部中校參謀做起,因為老蔣的賞識和他自己的戰功,步步高昇到了六二十一師師長。

然而數月之後,老蔣第一次下野,何應欽藉故將這個跟老蔣走得太近的新秀免職。

1928年初,蔣介石復出,陳誠為國民革命軍總司令部警衛司令。陳誠就任後,大力擴充實力,甚至超過雜牌軍的一個軍。

1929年春,老蔣任命陳誠為十一師師長,中原大戰後十一師擴充為十八軍軍長,陳誠因功升任軍長。土木系正式發家,陳誠在蔣軍中的地位也正式確立。

成為蔣介石嫡系部隊的王牌軍後,陳誠很快就被蔣介石用到了刀刃上,即蔣介石攘外必先安內政策的重點——江西。

從第三次“圍剿”開始,陳誠的部隊就作為進攻的主力,但相應的,圍剿失敗後,陳誠也遭到同僚各方面的攻訐。不過在老蔣的庇佑下,陳誠不僅安然無恙,損失的部隊也獲得了補充,實力越來越大。

全面抗戰爆發後,陳誠的土木系跟其他兩系一樣,在戰爭中迅速擴張,掌控巨量軍隊,麾下的將領也屢建戰功,權勢愈發壯大。

在解放戰爭初期,陳誠的信心非常充足,揚言"三個月至五個月內解決共產黨解放區問題"。然而,全面進攻卻沒有進展。

1947年8月,陳誠被委任為東北行轅主任,派往危機四伏的東北戰場,指揮國民黨軍先後向山東、東北解放區進攻,但均被擊潰。

解放戰爭後期,陳誠起家的第18軍及其隸屬的第11師被編入黃維的第12兵團,結果在淮海戰爭中被解放軍全殲於雙堆集,這個地名特別有意思,拆分出來就是“十一難、十八難”,跟土木系犯衝。

戰事連遭敗績,起家軍隊被打光,但陳誠並沒有倒下,因為他還有老蔣的信任,在老蔣的支持下,陳誠於1948年10月出任“臺灣省主席”和警備總司令,開始為國民黨撤離大陸預做準備。

土木系重要將領大多隨陳誠前往臺灣,雖然第18軍1949年在江西重建,但此時這個起家部隊跟土木系的關係已然不大。

陳誠是土木系的首領,這個派系也是他一手拉攏起來的,除了他以外,還有羅卓英、林蔚、郭懺、周至柔為“四大金剛”,以及下面更多將領。

這些人大部分都到了臺灣,有的如周至柔、胡璉等人繼續受到重用,有的賦閒在家,但土木系依舊是國民黨的軍事支柱,一直到陳誠因病辭職並去世後,土木系才漸漸勢微。


平沙趣說歷史


陳誠經營在大陸經營的土木系達20多年,逃到臺灣后土木系的核心18軍也帶過去了,所以土木系是陳誠的根本,重中之重,陳誠在國民黨長久不敗,土木系也起了很大的重用。

陳誠老婆叫譚祥,是國民黨元老譚延闓的女兒,媒人是蔣介石夫婦。

保定軍校畢業的陳誠參加北伐戰爭後一路高歌猛進,1927年6月終於擔任21師師長,但因黨內鬥爭10月份被東路總指揮何應欽免職,此事對陳誠打擊很大,如果沒有一支屬於自己的部隊,只能處處受制,1928年蔣介石重新上臺後令陳誠接手新編的11師,這給了陳誠大展手腳經營的機會。

羅卓英與陳誠是保定軍校同學,後來結為兄弟,終身追隨陳誠,是土木系靈魂人物。

陳誠在部隊裡和將士們同吃同住,實行軍事內務公開,凡事做到公平公正,逐漸在部隊擁有很高的威望,在軍閥混戰期間立下很多戰功,受到蔣介石器重,1930年中原大戰後11師擴編為第18軍,陳誠任軍長,大寫的十一為“土”,十八為“木”,所以陳誠的土木系由此而來。

陳誠在臺灣混得很開,但因肝癌1965年就去世了。

在以後的數次圍剿中,18軍大肆擴軍,抗戰以前陳誠土木系已達數十萬人的重兵集團,其間何應欽多次找機會縮編土木系未果。陳誠後來進入中樞後,第18集團軍仍由親信羅卓英、周至柔、李樹正等掌握,並參加淞滬會戰、武漢保衛戰等,解放戰爭時由胡璉任兵團司令,後折戟於淮海戰役,1949年以後再次整編,參加金門戰役後潰退到臺灣。


圖文繪歷史


1928年,國民革命軍第17軍(軍長曹萬順)縮編為第11師,曹萬順並非老蔣嫡系,老蔣原意讓心腹陳誠出任第11師長,因陳誠資歷尚淺,遭到何應欽的反對。蔣無奈只得任命原17軍軍長曹萬順出任第11師師長,陳誠出任副師長,暗中監控曹萬順,參謀長為羅卓英。


次年,師長曹萬順委派私人任職62團,遭到62團黃埔系抵制,蔣介石趁機將曹萬順調到新編第1師任師長,陳誠正式接任第11師師長一職,陳誠的軍旅生涯從此開始發跡。

陳誠出任師長後,著手對第11師進行了整治。裁撤了大量原師長曹萬順提撥的軍官,換之以黃埔系軍人;將原曹萬順派系的四團縮為一團,經過一番整治,第11師的軍官多為黃埔出身,成為嫡系中的嫡系。

中原大戰中,陳誠率領第11師為老蔣立下汗馬功勞:

收復馬牧集、生擒丁殿尊;

勸降馮玉祥部劉恩茂、奪取寧陵;

急行軍馳援兗州,解困曲潭;

重創閻錫山李生達、傅作義部。


1930年8月,蔣介石以第11師為基礎,擴編成立18軍,陳誠出任第18軍上將軍長,兼第11師師長。此時陳誠年僅33歲,可謂少年得志,春風得意。陳誠因第十八軍第十一師而發跡,“十一”組合成“土”,“十八”組合成“木”,因此陳誠的嫡系又被稱為“土木系”。

18軍是國軍的勁旅,是蔣的王牌主力,軍中不乏羅卓英、胡璉等名將。在北伐、軍閥混戰、抗戰時期都曾有不俗戰績。

淞滬會戰中,該軍在羅店鎮與日軍血戰,戰況慘烈,被稱作“血肉磨坊”;

石牌之戰中,第11師在師長鬍璉的指揮下固守石牌,扼守重慶門戶。

1946年,18軍整編為11師,胡璉任師長。1948年恢復18軍番號。在淮海戰役雙堆集戰役中,該軍基本上全軍覆滅。


歲月是一條河流


土木系就是指國軍種子部隊十八軍出身的諸多軍政大員形成一個自有的系統。

土是指十一,即十八軍的起家部隊,十一師;

木是指十八,即十八軍,國軍戰史最長的主力部隊。

1、國軍種子部隊

國軍最大的種子部隊就是黃埔學生軍,後來化為黨軍、第一軍。

次之是警衛師,慢慢到警衛軍,德械師,培養了諸多優秀軍政人才。

再者就是湯恩伯的13軍,杜聿明的第五軍,陳誠的十八軍。相對而言,十八軍是從雜牌到陳誠一手帶出來的。

(小委員長)

2、事在人為

第十一師最初是閩軍周蔭人的部隊,陳誠在接管後,和黃埔學生排擠師長,最終掌握該師。在中原大戰中一舉成名。

之後在“圍剿”戰爭、處理“閩變”中,立下赫赫戰功。

在抗戰中,羅店、石牌更

(石牌)是血染徵袍,為守衛國土流血犧牲。

(血染石牌)

而隨著陳誠軍政地位的提高,十八軍的將校自然水漲船高。

羅卓英、林蔚、郭懺、周至柔。方天、黃維,夏楚中,霍揆彰,宋瑞珂,胡璉,羅廣文。先後崛起。

3、無可奈兒花落去

土木系勢力龐大,覆蓋軍政各個領域,先後出了4個參謀總長、兩任海軍總司令、1個空軍總司令、1個勤聯總司令、20多個軍長。

(終究化為雙堆集)

在內戰戰場上,也為之血戰。南麻、鄂豫皖等地,但雙堆集的命運是不可避免的。隨著到了臺灣,一切煙消雲散。

總結:

陳誠的能力確實非同一般,用人、識人、組織、作戰都是其強項,愣是把一個邊緣部隊培養成國軍核心種子部隊,一批將校位列高層,成為國府的軍政支柱。

可惜歷史大潮浩浩蕩蕩,不以個人意志為轉移。終究土木不過滄海一粟。

參考文獻:

王志剛.關於一九四九年國共總體戰略決策的地緣政治解讀[J].中共黨史研究,2018(04):77-95.

張蓓蓓.淺析陳誠治軍思想與實踐:以1919年至1949年為限[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8(04):57-58.

趙海軍. 中國國民黨五大至六大期間內外政策研究[D].東北師範大學,2017.

陳向林. 西南聯大學生從軍運動研究[D].雲南師範大學,2015.

王志鵬. 解放戰爭時期國民黨派系鬥爭研究[D].鄭州大學,2011.

歡迎關注、點贊、吐槽,我是一枚明粉,給你不一樣的史學評析,期待你的評論,期待你的分享

一枚明粉


在國民黨將領中,有太多黃埔系或者是浙江人,他們幾乎都成為了老蔣的嫡系心腹,而這陳誠呢,可以說是老蔣心腹中的心腹,當然他也培養起了自己的勢力,所以陳誠在國民黨中又有“小委員長”之稱。



因為陳誠的原因,所以以十一師為骨幹的十八軍可以說是國民黨中的一大勁旅,在淞滬會戰中,十八軍血戰羅店,使得日寇在淞滬會戰損失慘重,大大消滅了日軍的氣焰。但此戰也異常慘烈,而十八軍全體官兵英勇善戰的行為,也讓十八軍成為了抗日戰爭的主力軍。


習慣上人們稱陳誠軍事集團為“土木系”,頗有幾分神秘感,這是怎麼一回事呢?按漢字形,“土”字拆開後是“十一”,“木”字拆開後是“十八”,第十一師和第十八軍不正是陳誠戎馬一生的起家部隊嗎?我們感嘆漢字文化獨有的博大精深,更有好事者送給陳誠軍事集團一個“土木工程系”的雅號,原來武漢要塞司令部下屬的攻城旅一度配屬第十八軍,“攻城”諧音“工程”,真乃妙不可言!



經過“剿共”戰爭和八年全面抗戰,陳誠軍事集團不斷髮展壯大,第五十四軍、第七十五軍、第七十九軍、第八十七軍、第九十九軍、暫編第二軍......成為國民政府中央軍最龐大的軍事集團。

畢業於保定軍校炮兵科的浙江人陳誠,為蔣最為器重的人,甚至沒有之一。他曾任軍政次長,還接替何應欽任過蔣之下的軍事一哥——軍政部長,也任過參謀總長,以及國民黨副總裁、“行政院長”、“副領導人”等等,實際為黨政軍三方面的二把手。

陳誠的發跡與“三”密切有關。黃埔軍校創立後,陳誠先後擔任教育副官、炮兵科教官。某天天尚未亮,蔣起床遛達,看到教室有燈光就走了進去,發現一個青年正在燈下苦讀三民主義,從此對這個叫陳誠的同鄉另眼相看。另一件事就是第一、二次東征期間的“三炮克惠州”,陳誠的炮兵為攻克惠州立下首功,受到蔣親自嘉獎。



1929年,陳誠被任命為十一師師長。這個師就是日後陳誠“土木系”的“土”,十一嘛。中原大戰中由於表現出色,陳誠晉升為在十一師基礎上擴編成立的十八軍軍長,仍然兼任十一師師長。到這裡,“土木系”的“木”也成型了,十八嘛。 這時的陳誠不過三十二歲,真正年青有為。

十一師、十八軍作為陳誠的基本部隊,兵員補充、裝備供應等都是優先級中最高級,先後湧現了羅卓英、胡璉、黃維、楊伯濤等名將,以及聚集了薛嶽等大佬級將星,最終形成強大的“土木工程系”政治軍事集團,能量遠非何應欽、顧祝同、胡宗南、湯恩伯等集團所能媲美。土木系軍隊參加了東征、北伐、中原大戰、圍剿紅軍、抗戰、中國遠征軍的歷次戰爭,表現強悍,並最終在雙堆集被圍殲,結束了在大陸橫行二十年的歷史。


追夢赤子心971


在國民黨將領中,有太多黃埔系或者是浙江人,他們幾乎都成為了老蔣的嫡系心腹,而這陳誠呢,可以說是老蔣心腹中的心腹,當然他也培養起了自己的勢力,所以陳誠在國民黨中又有“小委員長”之稱。



而陳誠的發家部隊便是國民黨第十一師,後來擴編成了第十八軍,陳誠便是十一師的師長,後來國民黨十八軍的軍長。這第十一師合起來是個“土”字,而十八軍合起來是個“木”字,這兩字合起來便是土木,所以被人們稱為“土木系”,後來陳誠便依靠這土木系培養出了大批國民黨將領,像羅卓英、方天、胡璉、黃維等等抗日名將,他們都成為了陳誠土木系的骨幹,而陳誠的土木系也成為了國民黨的一大勢力。



因為陳誠的原因,所以以十一師為骨幹的十八軍可以說是國民黨中的一大勁旅,在淞滬會戰中,十八軍血戰羅店,使得日寇在淞滬會戰損失慘重,大大消滅了日軍的氣焰。但此戰也異常慘烈,被日本方面稱為“血肉磨坊”,而十八軍全體官兵英勇善戰的行為,也讓十八軍成為了抗日戰爭的主力軍。



後又在石牌保衛戰中,陳誠土木系的骨幹胡璉以十一師師長的身份堅守石牌要塞,其被稱為“東方之斯大林格勒”。而此戰的完美勝利擊碎了日寇的陰謀,胡璉也因此戰榮獲“青天白日勳章”,但十八軍傷亡也達15000人,可以說抗日戰爭的勝利十八軍功不可沒。

後在解放戰爭中,國民黨以十八軍為主力組建了第十二兵團,也就是黃維兵團,後在淮海戰役中被陳粟大軍圍殲於雙堆集。而十八軍的滅亡,也宣告了陳誠土木系時代的結束。


歷史之絕唱




因為蔣介石的有意縱容,國民黨內部產生了許多勢力集團,如以陳果夫、陳立夫兄弟為首的CC系,黃埔將領抱團形成的黃埔系,陳誠、湯恩伯、胡宗南這幾個在蔣介石面前紅得發紫的將領也是自成派系,但是論到經營,湯、胡顯然不如陳誠。

蔣介石喜歡玩弄權術,讓你們相互爭鬥,讓你們結黨成派,我只管負責掌握“平衡”,反正誰也別想對我構成威脅。



陳誠的派系為何被稱為土木系?

陳誠生於1898年1月4日,字辭修,浙江青田人,“浙江”這個戶籍信息顯然在以後為他增加了政治資本。1918年陳誠考入保定陸軍軍官學校,1922年從保定軍校畢業後入浙軍任職。1923年入鄧演達部粵軍任上尉連長,當年4月隨孫中山討伐桂系沈鴻英,在戰鬥中因胸部中彈負傷,被送往醫院救治,後蔣介石到醫院慰問傷員,陳誠自此與蔣介石結緣。

1924年蔣介石奉命創辦黃埔軍校,陳誠受鄧演達引薦入黃埔軍校教育副官,在軍校期間因被蔣介石看到他在讀《三民主義》而獲得蔣的青睞。

陳誠因在東征中表現優秀獲得蔣介石的讚賞,1927年隨部北伐,21師師長嚴重辭職後,陳誠因功被升為21師師長。1928年蔣介石復出後,陳誠任國民革命軍司令部警衛司令,後經過整編,警衛司令部2個團與曹萬順部合編為11師,曹萬順為師長,陳誠為副師長。後來,陳誠授意羅卓英、李默庵等人擠走曹萬順,陳誠還因此被關麟徵罵“陳矮子”,曹萬順走後,陳誠順利當上了11師師長。

第11師成了陳誠的第一支直屬部隊,也成了陳誠發家的原始資本。第11師用漢字寫是“第十一師”,豎寫的“十一”合起來便是“土”。



1929年陳誠以副師長職率領11師參加蔣桂戰爭,在此役中樹立威望,最後憑藉自己的威望成功擠走曹萬順。1930年陳誠率領11師參加討伐唐生智,戰後所部得到擴編,隨後再次率師參加中原大戰。

在中原大戰中,陳誠11師屬劉峙節制,後因陳莊失守槍斃劉峙的侄子劉天鐸。1930年7月,陳誠率11師開赴津浦線,與晉軍展開作戰,解曲阜之圍,隨後沿津浦線向濟南推進,與60師、61師攻入濟南。在蔣系軍隊攻克濟南後,陳誠因功被蔣介石提拔為第18軍軍長,轄11師與14師,總兵力達到40000餘人。陳誠將18軍打造成了國民黨中央軍中的王牌軍,他也開始得到蔣介石的培養,逐漸成為蔣介石的嫡系心腹。

從第十八軍開始,陳誠開始形成自己的派系。豎寫的“十八”合起來便是“木”。

陳誠先後統帥11師和18軍,憑藉11師發家,崛起成為18軍軍長,然後又憑藉18軍打造自己的體系,11師和18軍可謂是陳誠嫡系部隊中的嫡系,陳誠派系中的骨幹也多數是從11師和18軍中成長起來的,所以被稱為“土木系”。



陳誠土木系“王牌軍”18軍的覆滅。

解放戰爭是陳誠土木系“王牌軍”18軍的噩夢。

1946年18軍整編成11師,因為11師是18軍的主力,所以整編後的18軍沿用了11師的番號,正如74軍整編成74師,胡璉任整編11師師長。1948年蔣介石卸下“掛羊頭賣狗肉”的偽裝,將整編11師恢復18軍的番號,任由胡璉任軍長。胡璉升任第十二兵團副司令後,由楊伯濤接任18軍軍長職。

1948年11月6日,淮海戰役打響,18軍也開始走向毀滅。因為第十二兵團司令黃維的指揮失當和貪功冒進,18軍葬送在了淮海戰場。

陳誠土木系沒有了18軍,如同鳥被折斷了翅膀。


吾與吾國


陳誠,字辭修,國民黨陸軍一級上將。浙江人, 世人都知老蔣重用“黃”埔出身,“陸”大經歷,“浙”江鄉黨,第“一”軍官兵。“

黃、陸、浙、一”,陳誠佔全,陳誠深得蔣介石的信任被稱為“小委員長”。蔣介石說過:“中正不可一日無辭修”,最後做到臺灣“副總統”,僅次於蔣介石。

1927年底何應欽與李宗仁聯手逼迫蔣介石下野,何應欽乘機第21師師長陳誠免職。1928年初蔣介石復出後,為制衡何應欽,立即任命陳誠為總司令部中將警衛司令,同年國民革命軍第17軍縮編為第11師,何應欽以陳誠資歷尚淺為由反對陳誠出任師長,無奈蔣任命曹萬順為師長,參謀長為羅卓英。 1929年蔣以師長曹萬順委派私人任職62團為由,改任陳誠為第11師師長一職,土木系的起家部隊成型。


陳誠入主第11師後提倡“經濟公開、人事公開”,大量任用黃埔畢業生,加之背後有蔣介石為靠山,糧餉、裝備和彈藥供應充足,很快第11師成為嫡系中的嫡系。

1930年8月,蔣介石以第11師為基礎,擴編成立18軍,陳誠出任第18軍上將軍長,兼第11師師長。此時陳誠年僅33歲,可謂少年得志,春風得意。陳誠因第十八軍第十一師而發跡,“十一”組合成“土”,“十八”組合成“木”,因此陳誠的嫡系又被稱為“土木系”。

土木系以陳誠為首,先後產生了5個一級上將、4個參謀總長、2個侍從室主任(林蔚、周至柔)、1個海軍總司令、1個空軍總司令(周至柔)、1個聯勤總司令(郭懺)以及20多個主力軍軍長,幾乎是國民黨嫡系軍隊的半壁江山,從以上豪華陣容就可看出土木系的厲害。


1937年,陳誠在淞滬會戰期間出任第三戰區前敵總指揮兼第15集團軍總司令,當年黃維接任第十八軍第六十七師師長,率部在羅店阻擊日軍。羅店之戰有“血肉磨坊”之稱,黃維一戰成名。

1938年,18軍在軍長黃維率領下,在馬回嶺與日軍第九師團展開激戰,使日軍迂迴德安的企圖徹底破產。

1943年,胡璉以十一師師長的身份堅守石牌要塞,此戰關乎陪都安危,被稱為“東方之斯大林格勒”。


解放戰爭後期,第十八軍及其隸屬的第11師被編入黃維第12兵團,1948年在淮海戰役基本上全軍覆滅。1948年10月即出任“臺灣省主席”和警備總司令,開始為國民黨撤離大陸預做準備,土木系重要將領大多隨往,周至柔、胡璉等人繼續受到重用,成為國民黨逃臺初期的軍事支柱,一直到1963年陳誠因病辭去一切職務,土木系才漸漸勢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