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郭如何從一無名小卒到功成名就,細說那些你不知道的成功祕笈絕

說到郭德綱,那麼我們第一時間想到的肯定是他的相聲。他現在可以說是家喻戶曉了,現在基本上已經沒有人不認識他。說起他的成功之路,可以說是相聲成就了他,他拯救了相聲,兩者相輔相成,才有瞭如今相聲大火,郭德綱成功的局面。那麼郭德綱是如何拯救相聲的呢?接下來小編就帶你們們扒一扒相聲大師郭德綱的成功史。

老郭如何從一無名小卒到功成名就,細說那些你不知道的成功秘笈絕

俗話說:“打鐵還需自身硬”,郭德綱的成功與他自身的努力是離不開的。他從7歲開始就跟隨天津評書藝人高祥凱學習評書。10歲的時候開始學習相聲,13歲開始上臺說相聲,22歲的時候就隻身一人前往北京打拼,23歲創辦德雲社。

老郭如何從一無名小卒到功成名就,細說那些你不知道的成功秘笈絕

德雲社剛剛成立的時候,全社只有只有郭德綱、張文順和李菁三個人,因為人少,所以他們只能輪流演出,每一場演出他們三人都要在舞臺上表演1個多小時將近2個小時。這一開演就是2個小時,演出還要是站著,要是晚上演出的話他們演出完,在收拾完基本上就已經凌晨一兩點了,到家之後,他還不休息,還要對這次演出進行總結,有時候等他弄完的時候,就已經三點多快四點了。這是他才能上床休息。

老郭如何從一無名小卒到功成名就,細說那些你不知道的成功秘笈絕

愛迪生說過:“天才是百分之一的靈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但那一份靈感往往是最重要的,甚至比那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都要重要.”郭德綱的成功不僅與他的努力有關,還和他的天賦有關。往往你會發現有很多段子你說出來不好笑,但是從他的嘴裡說出來你就會覺得非常有意思。這是就是他的天賦。

老郭如何從一無名小卒到功成名就,細說那些你不知道的成功秘笈絕

說相聲講究的是“三分逗,七分捧”。郭德綱的成功離不開他的好搭檔于謙。郭德綱和于謙是從2000年開始和于謙合作的,這一眨眼就是將近20年,在這十幾年的相處中,他們兩個與其說是搭檔,不如說是朋友,是親人。將近20年的合作讓他們有了相當的高的默契。于謙在某次採訪中曾說到:“我和他對相聲的理解基本一致,該收的時候我往回一拽,他基本就回來了。彼此都是對方的好朋友,我們對各方面的理解和處世態度都一樣。我們的默契不是從小到大培養的,是半路合作中彼此感覺非常好。”古人云:“千金易得,知己難求”郭德綱和于謙這對知己不僅成就了雙方,而且拯救了相聲。

老郭如何從一無名小卒到功成名就,細說那些你不知道的成功秘笈絕

郭德綱能過成功,離不開他的敬業精神。郭德綱經常掛在嘴邊的話就是:“5毛錢一張票不貴,你要說得不好聽,觀眾照樣覺得你坑他。”他知道這個理,所以他為了博得觀眾一笑,他願意下苦功夫去鑽研觀眾的興趣,觀眾的笑點,正因為他抓住了觀眾的笑點,所以他的段子講出來可以讓觀眾麼就的可樂,就得這票價花的值。

老郭如何從一無名小卒到功成名就,細說那些你不知道的成功秘笈絕

都說每一個成功的男人背後都有一個賢惠的女人,而郭德綱背後的女人就是他的妻子王惠。王惠從小學習鼓曲,14歲就紅遍天津。用郭德綱的話說“人家出名時,我還嘛也不是。但是就是這樣一個女人,在和郭德綱相遇相知以後,果斷的放棄了自己的事業,義無反顧的來到北京和郭德綱一起打拼,為郭德綱做好的家內的事,讓其放心的去幹自己的事業。

老郭如何從一無名小卒到功成名就,細說那些你不知道的成功秘笈絕

在郭德綱剛起步的時候,德雲社發展非常的艱難,就在快要運營不下去的時候,是王惠賣掉了自己的夏利車,將買來的錢權奪交給郭德綱,這才讓德雲社度過難關。也是從這次之後,德雲社慢慢開始有了起色,開始了盈利。讓後經過幾年的發展才有瞭如今的德雲社。

老郭如何從一無名小卒到功成名就,細說那些你不知道的成功秘笈絕

郭德綱之所以能夠將相聲起死回生,最主要的是他改變了人們對於相聲的消費觀。在90年代,相聲逐漸趨於體制化。當時聽相聲都是採取送票的形式,觀眾們形成了一種聽相聲不要錢的消費觀念,這樣就導致相聲演員掙不到錢,自己都活不下去了,誰還去說相聲啊。沒人說了,相聲自然而然的就消亡了。但是郭德綱用了8年的時間改變了人們的消費觀,這才使得相聲行業煥發了第二春。

老郭如何從一無名小卒到功成名就,細說那些你不知道的成功秘笈絕

郭德綱的成功史多方面的原因,這與他自的努力和天賦離不開,也與他的好搭檔離不開,也離不開他的敬業精神,和他的妻子的支持。

對於郭德綱的成功史,你有什麼不同的看法麼?如果有,請在下方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