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四唯”該打,科研能完全離開論文、項目嗎?對此你有什麼看法?

guai66


前段時間,幾個部委開展了清理“唯論文、唯職稱、唯學歷、唯獎項”專項行動,主要是響應大大在兩院院士大會上的講話精神。這一舉措,以及今年修改長江學者遴選條件的舉措,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國家對人才評價制度改革的決心,作為高校教育工作者,對這一系列舉措還是非常支持的。

科技人才評價的主要目標在於激勵科研工作者們從事學術研究。科研工作不同於其他工作,它完全是一種創造性勞動,並不是付出了時間就一定有收穫,也不是乾的更長就做得更好,其評價核心在於對人類社會的貢獻。對大多數科研人員來說,他們做出的這種貢獻並不像愛因斯坦提出相對論或者愛迪生髮明電燈泡那樣顯而易見,絕大多數只是把科學技術往前推進了小小的一步。所以,要評價他們的貢獻,總體上是比較困難的,需要一個顯示度比較高的載體,於是,依託論文、項目、獎勵等的評價就應運而生。

很多人可能有誤解,認為科研評價不唯論文不唯獎勵,難道唯關係。這當然是不合邏輯的。什麼叫不唯,就是不以此作為唯一標準,也就是既要看論文,又要看獎勵,而且還要看別的更多的指標。這樣一來,整天埋頭憋論文,造論文的人沒有市場了,整天不潛心學術,跑獎跑項目的人沒有市場了,真正取得實質科學進展的人才會顯露出來。他們也許論文不多,但創新的技術可以很好解決現場問題,也許沒獲過獎,但首次提出了一個國際認可的概念,這樣的業績才是有用的業績,這樣的人才應該予以晉升或者獎勵。

當然,從我們高校人事工作者的角度來看,唯論文唯獎勵和唯學歷唯職稱是兩碼事,放在一起並不是很妥帖。論文和獎勵是評價人的時候用的,包括評職稱、評人才稱號、績效分配等,而學歷和職稱往往是評成果時用的,比如同一成果,教授第一作者就能發表,學生第一作者就不能發表,博士學歷能申報項目,碩士畢業就沒資格。這是兩個問題,個人認為可以先解決唯學歷唯職稱的問題,使每個人都有機會獲得顯性的業績證明,然後再解決論文項目獎勵等業績證明的使用問題。

另外,近年來出臺的政策中,大多用“反對唯論文、唯獎勵”等措辭,只有破,卻沒有立,到底應該怎麼制定沒有很具體的指示,人才評價,仍然依賴各科研教學單位自行研究制定,這裡面就難免會產生問題。人才評價、科研評價的發展仍然前路漫漫。


高校人才真經


連拼論文這種不太需要背景和資歷的方式都沒有之後,那些個沒有背景和圈子的年輕學者們,該如何突破重圍?

學術資源壟斷才是科研界各種問題的所在。壟斷的資本是學校和個人的背景、帽子、圈子和私交,而不是學術論文!!!可以說,高質量的學術期刊論文還是相對更有權威性的,畢竟國際性的匿名同行評審制度。

個人覺得,我們現在的主要改革方向應該是讓科研界的評審更多的讓年輕學者參與,項目和課題結題、職稱評審等採用雙盲評審,而不是由帽子們內部壟斷,打破圈子內部的利益鏈循環。


仰望天空blog


兩者不應對立。中央破除四唯決定非常及時,非常正確。近年來論文決定帽子,帽子決定資源,已經嚴重擾亂了正常科研秩序。

科研成果評價能不能離開帽子呢?必須離開。

科研成果評價能不能離開論文呢?不能完全離開。典型的例子就是諾貝爾獎評選既參考論文,又不唯論文,而是評價成果的科學價值和應用推廣價值。


Victor19901028


真正科技成果都是高度保密。美帝國主義日本德國肯將數控機床、芯片、新特藥、新工藝、新材料等寫成論文供全世界學習嗎?多簡單的道理,絕大多起論文假大空,坑害國家。


長虹清揚


不能!項目是國家資助急需發展的科技和科學而設置的主要研究內容。論文是發表研究成果的主要形式,必須重視。它是證明研究能力的主要形式!


用戶4371874437019


唯當官說了算!唯行政化!能改嗎?


手機用戶888888880000


企圖用規定來代替內容的實質性審查……得到簡單明確的科研水平判斷標準……最終找到行政插手科研的正確方法?……永遠不可能


手機用戶60669424220


相對於“唯領導”,還是“四維”可靠點。。。


我是4587


基層醫院寫論文純扯蛋,造假,高科技需要寫論文,科研!


lyz200298


要準確而完整地領會反“四唯”,即每個“唯”怎麼反:科研人員發表高質量論文是其主要的任務之一,但其他人員,如醫生不能以論文為評價尺度;其他應該徹底反,重點看產出了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