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懷環保之心共鑄生態文明

2015-06-19 00:31

正在試運營的合福高鐵北起合肥,南至福州,是我國《中長期鐵路網規劃》中重要組成部分。合福高鐵參建單位建立環境保護工作體系,既注重經濟效益,更注重生態保護及環境汙染控制,成就了“最美高鐵”。(人民日報6月17日)

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蓬勃發展,鐵路建設步伐也不斷加快,全國各地都在大規模的開展路網建設。如何在加快推進鐵路建設的同時,又保護好秀美山川和珍稀動植物,成為擺在建設者面前的一道難題,而合福鐵路為我們提供了一個“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優秀樣本。

眾所周知,受線路走向、地質條件等限制,修建鐵路不可避免會遇到山川阻隔,這就需要逢山開路、遇水搭橋。全長800餘公里的合福鐵路,橫跨安徽、江西和福建三省,在崇山峻嶺和阡陌縱橫之間,需要修建大量的橋樑、路基和隧道。合福鐵路所經之地,不僅有黃山、巢湖這樣的風景名勝區,還有揚子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這樣的瀕危物種棲息地,僅安徽段沿線保護目標就達600餘處,其施工建設難度可想而知。

以往為了壓縮成本或是確保工期,有些施工企業曾做出一些損害生態環境的短視行為。工程開挖產生的泥漿汙水,未經處理就向江河湖泊中排放,大型施工機械產生的廢氣噪聲,將原本生活在靜謐山谷裡的鳥獸驚得四散奔逃。人類對大自然的殘酷改造,也引發了自然生態系統的巨大變化。森林消失、土地沙化、溼地萎縮、水土流失,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不斷地在發出無聲的抗議。

幸而合福鐵路沒走“先汙染後治理”的老路,而是堅定不移地將環保理念貫穿於設計、施工、驗收的每一個環節,拿出“在瓷器上雕花”的耐心和細緻,小心翼翼地呵護著所經之地的一草一木。例如他們投資200多萬元購買灑水車用於降塵,給煙囪安裝上環保過濾網實現廢氣達標排放,對機械設備使用減震機座降低噪聲。又例如為減少高鐵運行對揚子鱷的影響,工程設計時,將穿越保護區環評階段的240米路基全部變更為橋樑。為此,工程造價多900萬元,卻換來了揚子鱷保護區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

合福鐵路建設者們用智慧和汗水,澆築出的這條綠色環保高速線,充分證明了加快基礎設施建設與保護自然環境並不矛盾。最重要的是政府職能部門和施工企業都要牢固樹立生態文明意識,完善經濟社會發展考核評價體系,把資源消耗、環境損害、生態效益等體現生態文明建設狀況的指標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評價體系,使之成為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導向和約束。

當每一個施工企業都能常懷環保之心,從自身做起、從現在做起,切實推進綠色發展、低碳發展,當政府職能部門切實擔負起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歷史使命,認真行使環保監管職責,就一定有望讓“美麗中國”山更綠、水更清,從而真正實現“人與自然”的永續發展。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詳情訪問鄂西北在線主頁:http://www.exibei.net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