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一寫“我家這四十年”|傳承

寫一寫“我家這四十年”|傳承

編 者 按

寫一寫“我家這40年”家庭故事,乃是從普通家庭的視角,用人民群眾的深切感受,反映改革開放40年的歷史性變革。用微觀寫宏觀,用身邊事證天下事,見微知著,更能激發人們愛家敬業、實幹興市的巨大熱情。今天我們開闢“慶祝改革開放40週年,寫一寫‘我家這40年’徵文選登”專欄,將徵集到的家庭故事擇優刊登,歡迎廣大讀者分享和參與。

写一写“我家这四十年”|传承
写一写“我家这四十年”|传承

無論是一個民族,

抑或是一個家庭,

在時間的長河裡,

總有一些東西在代代相傳。

写一写“我家这四十年”|传承

爺爺今年83歲了

牆上掛著一張年輕時的照片,意氣風發,現在年邁的爺爺也時常會看著照片出神,思緒應該是回到四五十年前了吧。

爺爺奶奶生育了四個孩子,爸爸,叔叔和兩個姑姑,那時爺爺是村上的教書先生,收入微薄,但爺爺始終堅信知識改變命運,所以爺爺奶奶日夜勞作也要供四個孩子讀書。叔叔是最爭氣的,考上了大專,爸爸高中復讀一年後考慮到家裡的經濟情況,就把讀書的機會留給了兩個妹妹。即便這樣,爺爺教書先生的收入也負擔不起三個孩子的讀書費用。

写一写“我家这四十年”|传承
写一写“我家这四十年”|传承写一写“我家这四十年”|传承

後來,家鄉的水庫搞建設,爺爺是文化人,便有機會去水庫上當了財務,從此多了一份收入。

写一写“我家这四十年”|传承

爺爺年輕時就愛學習,肯鑽研,做財務的同時,還學習了水利建設方面的知識,從此加入了水利開發建設的工作。

物質生活還很貧瘠的歲月,卻是爺爺精神生活最富有的年代。他用自己的勤勞和智慧養育了四個兒女,也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讓勤勞、善學、踏實的家風得以傳承。

回憶爺爺這輩子的職業線索

就是教書先生,會計和水利工程師,

到了我們第三代,

就是那麼巧合得傳承了下來。

写一写“我家这四十年”|传承写一写“我家这四十年”|传承

1994年,我們全家進城了。

写一写“我家这四十年”|传承

小小的我,剛從農村走進城市,新奇、欣喜而又陌生,但我並不害怕,因為爸爸媽媽總能給我最大的庇護。爸爸總是對我說,好好讀書,將來長大才能成為你想成為的人。一路,我們從租房,不斷的搬家,到後來有了屬於自己的房子。中國人始終對房子是有特殊情感的,因為一所房子就是一個家庭的根。

写一写“我家这四十年”|传承

根紮下了,我的理想放飛後也結出了果實。從小就有當老師的夢想,終於在2010年大學畢業後,成為了一名真正的人民教師,站在講臺前為學生傳道授業解惑,夢想成真的感覺真好!所以我率先繼承了爺爺的第一份工作——教師。

写一写“我家这四十年”|传承

2014年,叔叔家的女兒開始讀博了

我們家的第一個女博士就此誕生了。

小我三歲的妹妹,小名星星,人如其名,從小就很聰慧,從小學一路學霸到大學,讀博選擇的專業是水利工程,正是爺爺的第三份工作,將來肯定是要為國家的水利事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写一写“我家这四十年”|传承

2015年,姑姑家的女兒大學畢業,

通過公務員招考,

成為了審計局的一名專業財務人員,

就這樣順理成章的繼承了

爺爺的第二份工作——會計。

歲月如梭,三個從小在村頭玩泥巴的丫頭,早已長大成人,有了自己的事業,又那麼巧,都是爺爺年輕時從事過的工作。好像是上天的安排,卻又實實在在是改革開放後幸福生活中的縮影。

爺爺奶奶現在年事已高

晚年的生活幸福知足

写一写“我家这四十年”|传承

他們還是會常常提起幾十年前的艱苦生活,總會說我們就是在蜜糖罐里長大的,要珍惜現在的生活,爺爺奶奶臉上縱橫的皺紋早已被晚年的安逸稀釋。四十年改革開放的時間裡,變的是他們逐漸增多的白髮,不變的是他們時常掛在臉上的笑容。

內容來源 | 溧陽時報

作者 | 夏春芳

写一写“我家这四十年”|传承

更多內容,請關注“今日溧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