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師:什麼是真正的信佛,而不是迷信?

法師:什麼是真正的信佛,而不是迷信?

法師:什麼是真正的信佛,而不是迷信?

問:法師,什麼是真正的信佛,而不是迷信?

迷迷糊糊、迷茫、無知,不瞭解自己所信的對象,不懂得為什麼信、如何而信,就是迷信;與之相對的是“智信”,明白信仰的對象、功德,相信自己也能夠達到這樣的境界。從迷信到智信,需要經過聽聞、思維。

問:虔誠和迷信怎樣區分?

正信和迷信,外表上可能都很虔誠,但內心卻大大不同。正信、智信者,內心對信仰的對象非常瞭解,也清楚自己虔誠的理由,矢志不渝;迷信者,對所“信仰”的對象並不清楚,迷惑、迷茫,沉迷於神秘現象。迷信經過學習能夠轉化為正信。

問:頂禮法師,何謂真正的信仰,信仰是否應該明澈,混沌該如何解除,還請開示,謝謝。

佛法對“信”的定義是:對於佛法真理、三寶功德、世出世間的善根深信不疑,從而策發起自己宗仰、效學的決心和力量。正信、淨信、勝解之信,都需要學習以明理,踐行而實證,產生、增長至堅定。

問:法師你好,請問在廟裡給自己的累世冤親債主立牌位屬於正信還是迷信呢?

正信或迷信,是看自己的心。你懂得為什麼做,就是正信;迷迷糊糊的去做,就是迷信。正信和迷信,外表上可能都很虔誠,但內心卻大大不同。正信、智信者,內心對信仰的對象非常瞭解,也清楚自己虔誠的理由,矢志不渝;迷信者,對所“信仰”的對象並不清楚,迷惑、迷茫,沉迷於神秘現象。迷信經過學習能夠轉化為正信。

問:頂禮法師!末學請教:遇到信附佛外道的徒眾,身為正信三寶弟子的我們應該提醒他們還是遠離他們呢?

欲幫助他人,要先看自己的能力及與對方的業緣。如果一時因緣不具足,可暫時遠離,但內心要發願未來能幫助他。

問:頂禮大和尚!請問如何區別寺院是正信的還是外道的?請大和尚開示!南無阿彌陀佛!

初學可尋求公認的正法道場。

問:師父您好!如果認同佛教哲學,但卻因為不相信佛菩薩的感應、神通等等而無法做一名真正虔誠的佛教徒,該怎麼辦?對佛菩薩,是該將他們當做神,還是聖賢?如果當做聖賢,那麼對佛菩薩的“信”,與中國人傳統意義上對於儒家聖賢的“信”又應該有什麼區別、才稱得上是符合佛教徒的標準?感謝您!

一不能相信感應、神通等,只是因為這些完全在自己經驗世界之外,也可以說是因為對佛法的信心還不足夠。不用顧慮,只要不斷然否定,抱著多聞闕疑的態度面對就好。找到佛法中自己認同的部分,身體力行去實踐最重要;二佛菩薩不是神,是聖賢。正信的佛教徒,是把佛菩薩當做老師而恭敬效學。

問:師父,我總是覺得別的師兄太迷信,總是懷疑居士們說的一些規矩,思考這是不是太迷信。比如說念大悲咒,雖然我也念,但是我總是覺得沒有意義,不如心經,知道啥意思,還能學到點東西。

修行佛法的人中,有的人偏理性,有的人偏感性,各有利弊。偏理性的人多思維嚴密,但也潛藏著驕慢,容易被自己的知見所騙。這樣的人,應抱著開放、謙恭的心態,多聞思而增長信心,也可多思維:千百年來無數祖師大德都如此修行而獲得成就,難道自己比他們更高明嗎?偏感性的人比較容易生起信心,但若無理性的扶持,又很容易流於迷信或情緒。這樣的人,也要多聞思以明白道理、堅固信心,慢慢擠掉情緒的泡沫,建立起正信、智信來。信心與智慧相輔相成、輾轉增上。

問:阿彌陀佛,頂禮法師…請問法師,如何能讓眾生正信,破除迷信?如何可以明心見性呢?阿彌陀佛。

從我做起,在自己身語意業上建立正法。

問:師傅,我是一個信佛的人。可當我給別人說起我是信佛之人時,別人都說我迷信,該如何回答她們?

不必與人辯論。重要的是自己正信佛法,並在生活中篤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