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大名窯特點——及修飾之美

宋代有五大名瓷,即哥、汝、官、鈞窯。胎是灰色,但官胎質密釉下垂,汝窯胎薄裹足,鈞窯胎重、厚的超過汝窯和官窯、哥窯器。胎薄體輕是定窯特點:胎白、口沒釉,定窯有足刷紋,釉有淚滴下垂的痕跡。


各大名窯特點——及修飾之美


宋 官窯長頸瓶

各大名窯特點——及修飾之美


宋 哥窯直頸貫耳八稜瓶


看四大名窯的足

哥窯足灰色,足圓潤,官窯胎因用紫金土,足表層是鐵褐色,給人以和釉子連在一起之感覺,但胎裡也是灰的。汝窯釉裹足是特點,鈞窯露足表層如鐵,足如泥為宋,足有砂粒為元鈞。就是說:細為宋代粗為元代。按時間定窯是五大名窯之首,是在邢窯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白瓷。早在宋代就不用化妝土了。有醬、白、紫、紅綠等色,有淚滴、竹刷紋。定窯器件是五大明窯中最輕的。


各大名窯特點——及修飾之美


宋 汝窯葵口洗


各大名窯特點——及修飾之美



北宋 鈞窯紫斑盌

也許有人就會問,五大名窯還有一窯去那裡去了,宋代還有一窯叫柴窯,但至今沒有找到完整的器物,所以才有了後來的定窯,定窯後來補上去的。

磁州窯

磁州窯窯址在今河北省磁縣境內,以磁縣觀臺鎮為中心,因磁縣在宋代屬磁州,故名磁州窯。


各大名窯特點——及修飾之美


北宋 磁州窯刻花褐彩梅瓶

磁州窯是我國北方很有影響的一個窯口,以至於江西、河南、河北以及遼所屬地各窯口仿燒磁州窯產品,形成了龐大的磁州窯體系。

磁州窯以酒具、瓶、盆、罐、缸、壺、玩具為多,以剔花、珍珠地劃花、白地褐斑為主要特色。


各大名窯特點——及修飾之美


元代 磁州窯系剔刻花卉小罐

用竹、骨、金屬製成的雕刻工具、筆法流暢,但很少畫全景、全植物、以單枝、獨花朵為特點。底因用化妝土,底顯白,白地黑花顯得明快,古拙、瓷枕、大罐等大器常有題詩和寄託語、筆法隨意形成圖文並茂,寓意深長,表現出當時工匠的心情,刻劃牡丹和水紋、雲紋使瓷器表現出黑白相間的流暢與自然,是古代人文藝術的真實寫照。


各大名窯特點——及修飾之美


磁州窯蓋盒

磁州窯瓷器鑑別

磁州窯素胎上用化妝土先塗白,胎是灰白色,黑青釉的紋飾古樸,畫的簡單流暢,採用白地黑釉,足顯疏鬆。扣之聲音不脆,顯得發悶聲,在製作時常常是先畫後塗釉,塗釉後在剔除釉,使器件露出澀胎白地。

德化窯

德化窯在福建德化縣,創燒在宋代,以燒青白釉瓷為主,德化窯在發展中是有著光輝業績的,在宋代以碗、盒、瓶、爵、杯、洗為主。也燒出大量的多邊形瓷器,如:瓜稜、八角、方圓、出沿、帶環耳等。


各大名窯特點——及修飾之美


德化窯觀音像

由於胎質用料好,可塑性強,在明清階段德化窯大量塑出人物瓷,如:觀音像、達摩、羅漢等。人物塑造的表情真實、動作健美、衣著有其時代特點,肢體準確,衣著線條細膩而到位,以觀音和仕女為多,神態肢體優美,所以有德化窯為女性瓷第一之說。


各大名窯特點——及修飾之美


明 德化窯書卷觀音坐像

紋飾有花草、折枝、花卉、刻花、剔花、篦劃花等。

釉有牙白、偏白微微閃黃,色澤光潤而明亮。德化窯是一種細膩的瓷器窯口、做工非常精良,特別是雕塑工藝十分精,顯得刀法老道,技藝嫻熟,意境準確而又博大精深。


各大名窯特點——及修飾之美


德化窯白瓷蓮花觀音

德化窯白瓷鑑別

白瓷很多種,而德化窯白瓷是:白而不青,由於含氧化硅、氧化鉀高,玻璃程度又好,陽光照,可透光,色顯粉紅,這是與別的白瓷不同的地方,景德鎮白瓷泛青。德化白瓷多雕人物像,如觀音、釋迦牟尼、關公等往往在瓷器背後有印記。何朝宗,林朝景,張壽山為明代三大雕塑名家。德化瓷在宋代就有很精緻的瓷器。何朝宗善雕觀音等瓷。

耀州窯

耀州窯的窯址在陝西省銅州市黃堡鎮為中心,因為宋代時屬耀洲,故名耀州窯。始燒在唐代,到北宋興盛,以燒青瓷為主。兼燒醬釉,黑釉,窯變釉,白瓷等。


各大名窯特點——及修飾之美


金 耀州窯刻花梅瓶

在器形上:壺、瓶、盤、碗、罐、缽、洗、燻等都有造型輕巧、秀美、大小適中。

釉色屬青瓷,青中偏黃,有的稍綠,也有的微微閃黃,釉層有點厚,有從上向下淌的狀態所以釉在器件上是上薄下厚,胎和釉的分界處有呈褐黃色的火石紅漬跡,人稱“姜褐黃”,釉面常有小褐斑點。


各大名窯特點——及修飾之美


耀州窯剃花斗笠碗

宋代耀州窯以劃花、刻花、印花為紋飾。後又塗釉燒製,常刻蓮花,牡丹,*,水草,纏枝,折枝為植物線體描繪手法,也有鹿、獅、魚、羊、鴛鴦等動物,畫面佈局合理,線條活潑流暢,功法嫻熟。一豎一斜的兩刀刻法明顯,這是後來仿製的難點,也是鑑別的依據之一。在耀州窯瓷的鑑別上有些是必須要掌握的,也是要熟知的。


各大名窯特點——及修飾之美


五代 耀州窯 蓮瓣花口大溫碗

耀州窯瓷鑑別

耀州窯刻劃很細,花紋用兩刀,即一立刀,一剔的斜刀。胎輕,從胎釉接觸點看有醬黃、醬紅色邊跡,黑青釉常常黑青泛黃,這在鑑別上很重要。

大泡小泡都有,但都是釉泡比較亮,大小泡都有一群群,也都有鬆散的,大泡坐在青黑的環上,用鏡看有開片泡亮,開片線縫隙不髒,是一種青白裂線很漂亮,沒有胎土成分入線。


各大名窯特點——及修飾之美


宋 耀州窯刻花執壺

耀州窯瓷胎鑑別

耀州窯是宋代很重要的一個窯口,出了很多好的瓷器,認識耀州窯的產品十分重要,有一件產品也很難得,耀州窯的瓷器在下部釉和足的邊上泛有火石紅,底看白但是胎是灰深泛紅的,白的是化妝土造成的。紋飾是一豎刀、一斜刀,屬兩刀功。目前造假者為仿火石紅,在圈足上用缸瓦窯的紫紅胎技術作足,有時一看像火石紅,但不是真的,想矇混過關,要注意。耀州窯屬青瓷的一種。

吉州窯

吉州窯在江西吉安縣永和縣交界之處,因隋、唐、五代、宋都稱有窯之地是在吉州境內,所以窯也就稱為吉州窯


各大名窯特點——及修飾之美


吉州窯以杯、碗、缸、壺、爐等為多,在紋飾上有剔花、印花、彩繪等,也有剪紙和堆塑,還有直接用木葉標本貼在坯體上的,這種方法是入窯燒製後其紋飾被永久燒製在瓷器上。這是吉州窯最早發明的,葉脈紋路清晰、自然。在繪畫上蟲、草、魚、獸、簡筆山水也常見,周邊常畫回紋。胎質不一致,有粗的缸胎,有醬紫色的缸色釉胎,有米黃色和淡青色的胎,所以不能以哪一種胎作為唯一標準認對錯,但從紋路、釉質淺淡為真上可以看出其神韻,從仿品呆滯上看出差異。


各大名窯特點——及修飾之美


吉州窯瓷胎紋飾鑑別


吉州胎白無妝土,地褐釉褐胎白土。

紋飾明顯時代晚,畫顯呆板胎實主。

吉州胎實聲也悶,假品胎聲脆為主。

  • 註解

吉州窯胎比磁州窯的白,所以不用化妝土,但白中顯褐色,底足顯白褐色,紋飾時代感明顯要比磁州窯晚,畫風呆板,胎比磁州窯的瓷質堅實


各大名窯特點——及修飾之美


吉州窯創用剪紙貼花和覆燒


吉州窯創剪紙花,可用吹釉拓片壓。

鷓鴣斑花兔毫紋,創出覆燒白瓷花。

  • 註解

江西吉安縣的吉州窯首先創用剪紙貼花燒成紋飾,首創燒出鷓鴣斑釉花,兔毫紋飾,創用了覆燒法,使一次性入窯數量增大,產量提高。剪紙貼花覆燒、鷓鴣斑紅釉面、兔毫釉面為三大創燒


各大名窯特點——及修飾之美


剪紙的方法可以用吹釉和拓釉進行瓷器的施釉,這種方法比手工繪畫要快,而且紋飾統一性好,圖片一致性強,在當時這種方法是先進的,它和覆燒法一樣都對提高生產率起到了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