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一下山,古人就睡覺了嗎?

對於忙碌的上班族來說,能夠按時睡覺都實屬不易,不少朋友會選擇在週日睡個大大懶覺,以“補償”一週的困頓。

可你知道嗎?在中國古代,如何睡覺以及如何睡個好覺等等,都有相當多的講究。


太陽一下山,古人就睡覺了嗎?


古人的“睡覺原理”

早在先秦時代,古人已總結出了一套“睡覺原理”。

《黃帝內經·素問篇》指出,上床睡覺的時間不是一成不變的,要因時而動:春夏兩季,應“夜臥早起”,秋季則要“早臥早起”,冬季宜“早臥晚起”。

這一“睡覺原理”,即使在生活節奏很快的現代,也不失參考價值。


太陽一下山,古人就睡覺了嗎?


幾點上床睡覺?

古人睡覺時間總結起來八個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東漢末年,《孔雀東南飛》故事裡即有“奄奄黃昏後,寂寂人定初”,人們在人定時分開始睡覺。“人定 ”之時,相當於現代21點至23點。


太陽一下山,古人就睡覺了嗎?


古人建議,上床時間最晚不宜過夜半的子時,即23點至次日凌晨1點。

明代謝肇淛《五雜俎》“事部”中即稱:“夜讀書不可過子時”,熬夜將嚴重透支健康。


太陽一下山,古人就睡覺了嗎?


睡姿有何講究?

仰臥、俯臥、側臥,這三種姿勢哪種好?

古人有個七字評價:側龍臥虎仰癱屍。

以側臥最佳。從生理解剖位置來看,這種睡法心臟位置會向右,肝臟則位於右脅部,胃腸的開口全在右側,這種姿勢可減輕心臟。


太陽一下山,古人就睡覺了嗎?


睡覺前有何忌諱?

睡覺不能“操”之過急,“縱”之不當,最重要的是要心靜,忘己。

所以古之“寤、寐”有別:“神棲於目謂之寤;神棲於心始為寐”。只有“心”與“神”相會,才能真正入睡。

對睡覺這件事,古人還有很多忌諱。比如,睡前不可動怒、睡時不可掩面、臥處不可當風等等。


太陽一下山,古人就睡覺了嗎?


不管古人怎麼睡,其中一些方法倒是可以借鑑,畢竟睡眠大事,從古至今都是重中之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