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生命中最后一仗,五丈原之战的打法如何?结局怎样?

花-开错颜色


诸葛亮最后一次伐魏,是联合东吴实施两线夹攻。在司马懿不战政策的指导下,诸葛亮巧使诱敌迷魂计,让司马懿父子在上方谷中计上当。正当火烧地雷爆炸时,天突降太雨,浇灭大火,让司马懿率军突围后,从此坚守不战。



诸葛亮千算万算,没想到在上方谷之战时会下大雨,见逃了司马懿后,便移营五丈原。诸葛亮此举,乐得司马懿直拍脑袋,司马懿认为在五丈原蜀军必败。



诸葛亮移兵五丈原,是他谨慎小心的性格所致,不敢进行有点胜算的军事冒险。如果在上谷打败司马懿后,乘胜率兵出武功,分割吓破胆的魏军,东逼长安城,会打乱魏国的全盘计划,从而在魏国忙乱中寻战机,可惜诸葛亮不愿去做冒险的征战,还是不记教训的自认为用智便可蚕食魏国土地。

在诸葛亮步步为营的阵地战中,司马懿只需坚守不出,据险而守,便让保守的诸葛亮毫无办法。诸葛亮本想送女装羞司马懿,却不想被司马懿从使者那里套到了情报,推测了他的身体状况,反使诸葛亮没了招法,在长期对峙中毫无作为。

倒是司马懿妙计叠出,在对峙中精彩纷呈。在接受诸葛亮女装后,诸将皆怒要出营作战,司马懿喜在心里软在嘴上,上演了将在外而“千里请战”的好戏,真是平了魏将火气,长了诸葛亮的血压!
在得到东吴因泄密而退兵后,大失所望的诸葛亮积劳成疾终于倒下了,在自知身体难保的情形下,寄希望“禳星增寿”,却让魏延坏祈寿大法。上方谷下雨和禳星失败,两次“成事在天”的打击,让病重的诸葛亮无奈中遗计退军。就点最后的遗计,杀了大将魏延,造成蜀军内讧,再后来间接害死杨仪。五丈原之战,诸葛亮的计策似乎不再像借东风那样神灵,而是有些因“上天不佑”的因素了,让人才不多的蜀汉损兵折将,结局和造成的后果非常不利于蜀国。


星下静思


阿呆要说的是,五丈原之战,对于诸葛亮和蜀国来说,都是一次挣扎。即使打赢了,也无关紧要。整个北伐战争,都是这样的。目的只有一个:以攻为守,防止魏国主动进攻。

其实吧,这个问题讨论过很多次了。自从219年关羽进攻樊城,抢了孙权的粮食,两国撕破脸皮后,整个蜀国的战略已经乱了。到后来的夷陵之战,两败俱伤,让曹操渔翁得利。

孙吴联盟,这是蜀国的战略基石。这是在隆中对的时候就确定了的,“外修好东吴”。两家联盟才能对抗曹操的。基石没了,战略就垮了。

原本打算,拿下汉中后,四塞险固,诸葛亮原来准备的“内修政理”修养生息苦练内功,把实力搞上去。没想到,这刘备拿下汉中并称“汉中王”后,膨胀得很,以为自己很了不起,很强大了,谁也不是对手了。居然批准关羽主动进攻。这其间大家一直有个疑问:关羽发起荆州战役的时候,当时诸葛亮在什么地方?起什么作用?

诸葛亮当时在汉中,汉中初定,要作为蜀国的门户和北伐的根据地,还有很多的事情要做的。那么,关羽主动进攻,诸葛亮不反对?肯定反对,这是个非常错误的举动,会打破整个战略计划的,作为战略的制定人,诸葛亮肯定是一百个反对。

反对无效!

这时的刘备是膨胀的,关羽是膨胀的,还有一大批膨胀的人呢。诸葛亮这时的话,对于头脑发热的刘备来说,是根本听不进去的。

无奈!非常无奈!阿呆想,这就是诸葛亮当时的心情。

以至于后来夷陵之战的失败,损兵折将,最后连老板刘备都搭上了,病死在白帝城。

我想,刘备临死前最后悔的事情是:没听诸葛亮的劝告,脑子发热了。

世上是没有后悔药的。输的太惨了,刘备帝国的三大股东,刘备关羽张飞,以及三万将士都搭进去了。

大家想想,这时候的蜀国是个什么状况:人心不稳,军心不稳,民不聊生,经济困乏。还有能力北伐吗?

北伐,必须的,不得不伐。

不北伐,就得死。曹魏集团虎视眈眈的,一旦曹魏主动进军汉中,汉中一丢,蜀国彻底玩完了。所以,诸葛亮不得不北伐,目的是主动出击。去你家门口打,免得你跑我家来了。还有就是虚张声势:告诉天下,我蜀国实力还在,还能出兵的,还能主动打击曹魏的。诸葛亮的北伐,用句歇后语说是:癞蛤蟆支桌子——硬撑。不撑住就会被压死。

大家明白了吗?

至于说五丈原之战,阿呆以前也聊过。单从史书里记载的几点,就可以看出是多么的无奈啊。

第一,没有走以前的祁山道,而是改走褒斜道。走祁山道吧,虽然路远,绕到了甘肃天水一带,但是道路平坦,可以运送辎重。这次走褒斜道,路途虽短,但栈道多,路险。说明已经没有辎重了,兵马也不多了。

第二,既然是走险路而来,几乎就戳到了魏军的面前,为何不突袭?没实力,实在是突袭不起。能抵抗一下就不错了。

第三、书中记载:“初来乍到,粮草不济,先屯田练兵,待机伐魏。”初来乍到就粮草不济,可见穷到什么样子了。还要屯田练兵,等待时机。

由上面三点看,当时诸葛亮他们的气数也快耗尽了,几乎是做最后一博了。对于诸葛亮来说,有两点很关键:一是速战速决,二是不能硬拼,要用计谋。所以才设下个火烧葫芦沟的圈套,等司马懿来钻。司马懿的龟缩战术让诸葛亮很恼火,诸葛亮想尽办法要刺激司马懿出战,钻进葫芦沟的圈套。

司马懿也真的被激怒了,心想:TMD,老子看你可怜,不忍心打你,拖到你主动退兵,大家都好,没有损兵折将,多好啊,你GRD不知好歹,成天来找打,老子费教训你一下。

司马懿上当了,果然追着去打,进了葫芦沟。结果呢,天不助蜀啊,一场大雨,火没烧起来。诸葛亮唯一的一次机会失去了。结果大家都知道,病死在五丈原的军营里。

可以说,诸葛亮很成功,安排的很好,能把司马懿诱出来,就成功了。

很多人要问:如果这场火烧起来了,烧死了司马懿,会不会改变整个局势?

阿呆的回答是:不会。

曹魏集团不会因为死了个司马懿和丢了几万人马而大伤元气,相反,他们会疯狂地反扑,报仇雪恨,那样,蜀国就死得更快了。不会到诸葛死后29年才灭亡。

即使胜利了,蜀国的军队在关中地区也站不稳的,他们顶多是找块地势好的地方,一边防御一边屯田,慢慢发展。

阿呆愚见,胡言乱语,供商榷啊。


阿呆梦话


六个字总结:人算不如天算。

诸葛亮最后一次出兵,出武功五丈原,因未能成功抢占北原而与魏军僵持达百余日。诸葛亮采取了最无奈的措施:屯田。

《孙子兵法》里说,“久首则须屯田,进击则谨粮道,深入则比因粮于敌”,诸葛亮数次进兵,都是因为后勤补给的问题铩羽而归,这一次,因为多次作战,西蜀的家底也差不多折腾没了,诸葛亮随之放弃了运粮的问题,直接改成屯田,搞生产自救。

这是被逼无奈。偷袭曹魏的粮道,由于距离太远,难以实现;抢曹魏的粮食,司马懿虽然没搞坚壁清野,但也加了万分小心,早已把大军的粮草掩藏于部队之后了。所以,诸葛亮只能屯田。

本来,从2月开始,正是春种的时节,这么长的时间,是足以令蜀军屯田有成的,诸葛亮重兵驻守陇南,亲率精兵出褒斜谷屯兵渭南,局势还是很好的。

但是公元234年又是一个自然灾害年,先旱后涝——事实上,从234年到274年,30年时间,中国大地就没怎么有过风调雨顺的时候。

诸葛亮想法很好,可惜他不像神话里那样能真正呼风唤雨,于是屯田失败。时年52岁的诸葛亮,不是没能力,而是连天气都不帮他。疲惫与打击,诸葛亮终于一命归天。

他若再不死,司马懿就要死了,因为曹魏也已经资源枯竭。这就是运气啊。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纯钧LHGR


五丈原之战应该是争议最大的一次北伐。

这里先强调一下,所谓以攻代守这种解释肯定是错误的,战争双方都会有消耗,即便诸葛亮有能力让魏国消耗更大,以蜀国的国力也更本耗不过魏国,诸葛亮不会计穷到只考虑让蜀国多苟延残喘一段时间。

在历史上,诸葛亮北伐主动出击为五次,排除一次巩固边疆和一次策应吴国佯攻陈仓以外,真正意义上的北伐只有三次。

其中,两次出祁山,争夺拢右地区。最后一次就是屯兵五丈原直指长安。

在刘备攻打汉中之地时,法正就提出过拿下汉中,进可蚕食拢右的说法。拢右为什么很重要,因为占领这一地区,易于蜀军防守,拢右相对关中地势高,多山地。同时可以切断魏国和凉州的联系,等于白送蜀国一个凉州。日后想夺取关中也比从汉中出来容易太多,而且有渭水之便,补给更轻松。所以不管怎么看,夺取拢右比强夺关中平原地区,更具战略价值。

诸葛亮前两次都是出祁山上拢作战,为什么最后一次,直接攻向了关中平原呢? 在关中魏军的防守力量,支援速度,补给等都要强大太多了,而且平原作战,对于缺少骑兵的蜀军来说极为不利。

这一点现在大多数人看不清,就是在当时,魏国大部分将领,包括主帅司马懿也看不清,他曾告诉手下人,诸葛亮如此部署,你们就大可安心了。

不过在魏军中有一个人却看清了,那就是郭淮。在司马懿全军渡渭水设防后,他向司马懿提出,如果诸葛亮此时北上抢夺北原,再分兵或从汉中直接调兵上拢右,拢右又会动荡了。这和第一次北伐如出一辙,第一次北伐以赵云为诱饵,诸葛亮主力上拢右作战,这一次换成诸葛亮以自己为诱饵。司马懿当时觉得郭淮说的有理,立刻分兵给郭淮,派他去防守北原,果然防御工事还没完成,蜀军就来了。

由此可见,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目标依然是拢右,最终目的也绝不是以攻代守,而是拿下拢右,给蜀国开疆扩土,为日后和魏国的决战做准备。

至于为何连司马懿都没看出的策略,郭淮能看穿呢,郭淮虽然也是个名将,但并非特别突出,我个人猜测,郭淮毕竟是雍州刺史,诸葛亮打过来,想这拢右那是很正常的,而且他几乎参与了所有和诸葛亮的战役,可以说是老对手了,总结经验也能猜到对面的战略核心,司马懿一共就和诸葛亮作战了两次,猜不到实属正常


再生AliseE


他已是心力憔悴,战法肯定急于求成,违背他稳扎稳打作风。


阿传传


天要灭蜀,诸葛亮也无回天之力,只落个终身遗憾!


七星印月


一句话,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