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老子說“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聖人不積: 既以為人,已愈有;既以與人,已愈多。故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為而弗爭。”

意思是真實可信的言語不華美,華美的言語不可信。善良的人忠厚老實不巧言善辯,巧言善辯的人不善良。有真知灼見的人不求知識廣博,有廣博知識的人不可能有真知灼見。聖人不私自積藏,他儘量幫助別人,自己反而更富有;他儘量給予別人,自己反而更豐富。天的法則是利於眾人而不妄加傷害;聖人的法則是施惠眾人而不與人爭奪。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真正善良的人,決不會與人爭論是非,對自己的所作所為和功過是非不進行爭辯,他們雖表現木訥但是非分明,雖看似愚鈍但心如明鏡,他們不善於論人,也不善於為自己爭辯,一切盡在不言中。老子稱這些不善於用花言巧語來爭辯的人是完善的,其本質也是善良的。我們常說“言多必失”,言語發展到今天,其作用大大超過了原始意義上的生存需求,它已經發展到現代意義上交流的必不可少的工具;尤其在社交場所,言語起到了無可替代的作用,這點誰也無可否認。在老子看來,言語的負面作用比正面作用大,這是他所處的時代背景造就的,無可厚非。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老子決不是要我們都成為啞巴”,他只是強調言語上升到“善辯”這一層次所出現的弊端,他將言語和人的善良本質聯繫起來不是沒有道理的,這在今天看來依舊具有重要意義。

對於獲得知識的博與專,老子自有他自己的見解,他稱“知者不博,博者不知”。關於這一問題的討論直到現在仍未停止,一般意義上的知識的廣博和專精是不能說明老子的理論的。老子在這裡強調的是對道的把握和廣博的辯證關係,在老子看來多聞並不能真正地明白道,明白道的人並不靠博聞而得。

“聖人不積: 既以為人,已愈有,既以與人,已愈多。”這句話讓現代人看來實在是荒唐可笑,自己的東西給了別人怎麼就更富有了呢?在這裡我們從精神物質層面上來解釋,自己的東西給予了別人,自己東西是變少了,但自己的精神財富卻上了一個臺階,給予了別人卻換來了自己內心的充實,這難道不叫作自己變得更富有和充足了嗎?

“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為而不爭。”這是全章的總結,也是整部《道德經》的總結,老子以一句極富鼓動性的話結束了五千言。看啊,蒼茫的天地之間,人類就如同浩瀚大海里的游魚,成群結隊,大小不一。我們要參與競爭要被強大的對手吞噬,我們要成長、衰老、消亡,我們都喜歡生而討厭死,因為生是幸福的,抬頭看天上的星星,低頭看草葉上的露珠,這一切都是那麼的讓人欣喜和感動。天地給予我們的絕非僅僅這些,這些美麗的事物是天地給予我們的禮物,它無私地給予著,讓我們人類盡情地享受著它帶給我們的美好,它不要求回報,更不用說去傷害我們了。聖人也是如此,他只是默默地奉獻而不要求我們的回報,他和萬物沒有紛爭、沒有打鬥,只有奉獻、沒有索取,更沒有慾望和妄為。這是多麼幽遠、高深的境界,但他看起來又是這般的普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