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導演方剛亮:電影在伊朗是個特別大的精神產業

中国导演方刚亮:电影在伊朗是个特别大的精神产业

方剛亮在Roshd國際電影節上

國際在線消息(中國國際廣播電臺記者 雷湘平):當地時間16日至23日,伊朗科教類電影節第48屆Roshd國際電影節在德黑蘭舉行,中國導演、金雞獎獲得者方剛亮受邀擔任評委。方剛亮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電影在伊朗是個特別大的精神產業,對伊朗普通老百姓可以起到精神凝聚的作用。

十多年前,方剛亮導演的兒童題材作品《上學路上》曾參加了第20屆伊朗伊斯法罕國際兒童電影節並獲得了亞洲競賽單元的最佳影片獎,他本人獲得了最佳導演金蝴蝶獎,不過那次他沒能親自去伊朗領獎。這次來伊朗擔任評委,是方剛亮首次來伊。他告訴記者,來到伊朗後,他對伊朗電影有了更直觀認識,也瞭解到伊朗電影在國際上能一枝獨秀離不開國內有一批高品味的觀眾。“以前確實不知道伊朗電影為何會一枝獨秀,來了以後確實有一些比較深的認識。伊朗人的整體素質在這個地區還是不錯,文化修養比較高,特別是藝術方面的修養,這是他的先天的優勢。我們看起來很文藝的電影,在這裡是普通老百姓在看,這是我很吃驚的。這說明普通老百姓對於生活有很高的認識能力,真的去電影院看文藝片,這個很厲害。”

近年來,《小鞋子》《櫻桃的滋味》等多部伊朗電影在中國影迷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伊朗電影也以“低成本製作、高藝術水準”贏得了國內電影業界的認可。在本次電影節上,方剛亮作為評委審看了多部伊朗電影,令他印象深刻。他認為,伊朗電影的藝術特色在於把源於生活的點點滴滴搬上了銀幕,富有親和力。“伊朗電影的風格特別鮮明。第一就是現實主義,就是準確地描寫現實社會生活,這是它的大方向。第二,描寫人性中比較善良的東西,這可能跟它們民族信仰有關。第三,都是寫的小事情,就是生活中點點滴滴的小事,沒有大事。所以他們的電影特別地有親和力,善於從生活的點點滴滴中發現有意思的東西。”

中国导演方刚亮:电影在伊朗是个特别大的精神产业

方剛亮與其他4位國際評委

伊朗電影這些年在國際影壇上的表現非常搶眼。在第89屆奧斯卡頒獎典禮上,伊朗電影《推銷員》獲得最佳外語片大獎,這是該片導演阿斯哈·法哈蒂第二次獲此殊榮。2012年由他執導的《一次別離》也曾獲得該獎。除了奧斯卡獎,伊朗電影還是戛納、柏林、威尼斯三大國際A類電影節的常客,深受各大獎項的青睞。

談到伊朗電影近幾年屢屢在歐美電影節上斬獲殊榮時,方剛亮表示,這既有西方電影節審美偏好開始轉向伊朗的大背景有關,也與伊朗在文化信仰上與歐美有共同之處有關。他說,從電影的發展來說,西方電影節存在文化好奇心,上世紀60年代,西方人對日本電影好奇,80-90年代,西方人對中國電影好奇,現在慢慢地對伊朗、韓國電影好奇。

在談到伊朗電影能否學習印度的寶萊塢模式走向全球大眾時,方剛亮表示,寶萊塢模式實際上是美國好萊塢商業電影模式的翻版,伊朗電影行業並不具備雄厚的經濟基礎走出去。但是,伊朗電影作為一朵國際上以推崇藝術價值、精神影響而聞名的奇葩,與當前推崇商業價值和票房、不重視藝術價值的中國電影形成了鮮明對比。“我覺得伊朗電影正好是跟中國電影相反。伊朗是資金投入特別低,觀眾票房很少,就是經濟物質上很弱,但是它們精神特別強大,特別統一,所以伊朗電影有特別鮮明的共同性,拿出去一看就知道這是伊朗風格,這對於伊朗普通老百姓可以起到一個精神凝聚的作用。那麼反觀自己,我們現在動不動就是10億、20億、30億的電影,我們的製作各方面比肩好萊塢,資金的投入也行,票房也行,但中國電影最缺的就是精神。伊朗電影是經濟上羸弱,但是精神強大。而我們是錢在那裡堆著,但是我們的精神力量不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