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季度經濟增速排行:西部3地領跑 13個省份增速低於全國

幾家歡喜幾家憂。

21世紀經濟研究院彙總各省市自治區統計局數據發現,今年前三季度經濟增速最高的是雲南,增速為9.1%。貴州和西藏為9%,共同位列全國第二。

但也有地方經濟增速低迷,其中低於全國增速6.7%的有13個省份。

區域板塊也在發生變化,除了東北、華北、西北一些地方經濟放慢外,華東和西南一些省份,經濟也有所放緩,預計這一趨勢在第四季度和明年會繼續顯現。

另外需要引起關注的是,約三分之一省份的名義GDP增速(未去掉物價)與實際增速差距較大,其名義GDP增速接近零增長或超低增長,甚至負增長,這反映出這些地區的數據經歷了擠壓水分的情況。

今年前三季度地方GDP彙總比全國公佈的數字要高4000多億元。考慮到國家統計局明年將對地方GDP直接測算,預計上述差異會大為改善。

前三季度经济增速排行:西部3地领跑 13个省份增速低于全国

雲貴藏增速快

根據各地公佈的數據,今年前三季度經濟增速最快的是雲南、貴州、西藏,增速為9-9.1%。

中部一些省份,包括湖北、湖南、江西、安徽表現搶眼,經濟增速在8%左右。西部的四川、陝西和東部的福建,經濟增速也在8%以上。

經濟增速最低的是西北、東北、華北等地省份。其中,天津、吉林、黑龍江、新疆、遼寧、甘肅、山西等地,增速為6%左右或者低於6%,天津和吉林經濟增速分別為3.5%、4%。

數據還顯示,東部地區經濟下行壓力較大。發達地區的廣東、江蘇、山東、上海、北京、天津經濟增速均低於7%,只有浙江為7.5%。

但即便是貴州和雲南,經濟增速也在放慢。兩地今年前三季度經濟實際增速分別為9.1%、9%,比上半年放緩了0.1和1個百分點,其中貴州放緩明顯。

如果從名義增速來看,今年前三季度增速最高的是四川、西藏、寧夏、新疆、陝西、福建等地區。這些地區大部分是能源資源豐富地區,名義經濟增速高,顯然與今年以來煤炭、石油價格等上升快、促進企業利潤快速回升有關。

要注意的是,前三季度約有三分之一的省份名義GDP增速處於低位,甚至大幅低於實際經濟增速。

因為名義GDP包含了價格,一般要高於實際經濟增速,出現名義增速和實際增速大幅偏離的情況,表明這些地區數字擠壓了水分。 中央巡視組此前已經表示多地數字有水分。

21世紀經濟研究院也瞭解到,各地經濟數字存在初步核實和最終核實的情況,之前各地公佈的去年前三季度數字可能部分已經被削減。2019年將實施全國和地方GDP統一核算,各地GDP之和,與國家統計局公佈的GDP數字將吻合。預計明年有的省份經濟總量會被削減,有的則會提高。

區域經濟將迎來調整

按照目前的發展趨勢,到第四季度以及明年,區域經濟將發生較大的變化。

一方面是目前經濟增速排名靠前的地方,可能很難保證明年還可以保持優勢。原因是,目前國內外形勢發生了深刻的變化,這導致經濟增長的動力發生鉅變。因此儘管目前經濟放緩的主要表現在東北、華北和西北等地,但是明年存在巨大的變數。

比如重慶、貴州、天津過去經濟增長速度快,與工業增長快有關,但是目前三地工業增長都很慢。 天津9月規模以上工業為負數, 重慶規模以上工業增速為1.5%,貴州規模以上工業增速為5.5%。而貴州和重慶過去增長快,正是西南地區經濟快速增長的反映。

另一方面沿海大省的形勢也在發生變化,像浙江、上海等地都在加快工業發展,但是目前很多發達地區的土地成本、用工成本等很高,已經難以維持工業發展,甚至部分高端製造業也難以生存。這造成了發達地區工業被擠出的效應。

以今年9月為例,上海規模以上工業增速為-3.9%,江蘇為3.4%,山東為6.4%,廣東為4.3%,北京為1.1%,天津為-0.1%。這些地區規模以上工業增速都在全國不高。

而從前三季度規模以上工業增速看,廣東為6%,上海為3.5%,江蘇和山東均為5.5%,天津為3.3%,在全國排名靠後。同時,這些發達地區出口對經濟的影響大,如果明年貿易保護主義加劇威脅全球貿易增長,也會對這些出口大省造成影響。

同時,很多地方今年名義GDP增速很高,與能源資源價格大漲有關。但隨著國家鋼鐵煤炭去產能趨於尾聲,明年這些領域供求關係會改善,價格將不會大幅度上升。因此今年依靠資源能源價格拉高名義GDP的地區,明年名義GDP增速未必很高。

目前全國不少地方經濟出現了主要是單腿走路的情況,比如重慶工業低迷,但是第三產業發展迅速,增速接近9%。遼寧是前三季度規模以上工業增速近10%,但是第三產業增速只有4%左右。還有的地方是工業和第三產業都很慢,比如吉林、黑龍江、天津等地。

上述情況均給區域經濟帶來很多變數。

21世紀經濟研究院分析師認為,東北、西北、華北地區不少省份土地成本和勞動力成本並不高,這與華東和華南一些地區土地、勞動力成本高啟的情況不一樣。這些地區應該加快改善營商環境,促進沿海發達地區製造業向本地轉移,同時加快服務業發展,為經濟發展創造良好的動力。

(編輯:吳紅纓,如有意見和建議請聯繫:[email protected][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