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子奪嫡”後,他成了最為悲慘的人,最終被打壓致死

在古代,皇帝為九五之尊,擁有著至高無上的權利,眾生在臣服膜拜的同時,無不對皇權心神嚮往,其中即包括生於皇室的諸多皇子。歷朝歷代,皆記載有皇子爭位之事,但若說起引起轟動最大,莫過於清代康熙時期的“九子奪嫡”。

九子奪嫡,顧名思義,即九位皇子爭奪皇位。此事發生於清代康熙年間,參與的九位皇子分別是:胤禔、胤礽、胤祉、胤禛、胤禩、胤禟、胤䄉、胤祥、胤禵。最終四阿哥胤禛勝出,奪得皇位,即:雍正帝。

“九子奪嫡”後,他成了最為悲慘的人,最終被打壓致死

談及此事前,我們不妨先了解一下當時的背景。

康熙帝一生共有三十五子,最先出生的四位皇子早夭,由此,胤禔則成為了大阿哥。多年後,雍正帝胤禛即位後為避帝王諱,諸皇子名中“胤”字改為“允”字。怡親王允祥逝後其名改回胤祥。但是,在禮儀尊卑的古時,身份是極其重要的象徵,胤禔因生母惠妃為庶出,他自然成了庶子,身份算不上尊貴。

相比之下,二皇子胤礽的生母為皇后,身份崇高,於是,康熙便將胤礽立為太子。胤礽成為太子,自然歡喜,但我們也知道,康熙帝壽命極高,且在位時間長達61年,這對年輕氣盛的胤礽無疑是巨大的打擊。

“九子奪嫡”後,他成了最為悲慘的人,最終被打壓致死

剛成為太子時,胤礽表現倒也乖巧,但等了多年後,康熙帝身體依舊健康,不見讓位的跡象。胤礽內心有些著急,他害怕萬一哪天康熙帝改變了注意,他豈不是前功盡棄。想到這些,胤礽遂動了歪腦筋,私下聯合索額圖結成太子黨,建立自己的勢力,企圖殺死康熙,奪取皇權。

此事洩露後,康熙大為震怒,廢除胤礽的太子身份。按理說,弒君之罪應為十惡不赦,更可況這還是弒父行為,天道可誅,可康熙帝為何僅是罷黜太子之位,卻並未殺掉胤礽呢?其實緣由很簡單,即胤礽為康熙帝最為寵愛的皇子。

早在胤礽年幼時,就受到康熙帝重點培養,他無論是入閣讀書還是出閣受教,康熙帝都是親自輔導。在胤礽五六歲時,常跟隨康熙帝外出打獵,八歲時,他還隨同康熙帝視察各地,並一同拜祭明孝陵。

“九子奪嫡”後,他成了最為悲慘的人,最終被打壓致死

可見,康熙帝在胤礽身上傾注了大量的心血、無數的栽培,側面說明對二皇子的器重。然而胤礽未能體會到康熙帝的良苦用心,在成為太子後,羽翼漸豐,多次越權行事、暴戾不仁,並放縱手下行惡。

種種惡行引發康熙帝不滿,他認為太子的行為是“欲分朕威柄,以恣其行事也。”加之,胤礽有弒君之嫌,康熙帝即痛下決心,廢除胤礽太子身份,此為初次廢黜。胤礽被廢,儲位空虛,引起其他皇子的覬覦。諸皇子明爭暗鬥,意圖奪權,期間出現不少激烈衝突。

康熙帝看在眼中,心中絞痛,他不願看到諸皇子自相殘殺,計劃儘早再立太子。如果再選太子,康熙帝中意的無疑還是胤礽。胤礽雖然被廢,但康熙帝對他還抱有一線希望,畢竟培養多年,怎會輕易放棄。後來,胤礽表現逐漸轉好,康熙帝便有了復立太子的念頭。

“九子奪嫡”後,他成了最為悲慘的人,最終被打壓致死

但君主向來一言九鼎,若出爾反爾,朝令夕改,恐將有損威信。於是,康熙帝只能另闢蹊徑,靠敲打群臣來達到目的。那段時間,康熙帝上朝期間,時常誇讚胤礽的表現,一次還行,兩次、三次群臣逐漸察覺出問題。

要說有時候群臣默契還是特別重要的,在康熙帝幾次點醒後,眾大臣終於明白其意,顯然是想要復立太子,只是皇上不便開口罷了。臣子明白一切後,在一次上朝時,百官上諫請求康熙帝復立胤礽為太子,康熙帝當即順水推舟批准了此事。

至此,距離上次廢黜太子不過一年有餘,胤礽再次成為太子。

“九子奪嫡”後,他成了最為悲慘的人,最終被打壓致死

公元1709年,胤礽重登太子之位,並未終結諸皇子之間的爭鬥,反而隨著他的加入,九子爭奪愈加激烈,私下摩擦不斷。胤礽為了控制主動權,暗中拉攏其他皇子,並培養親信力量,策劃逼迫父皇讓位。此事被康熙知曉後,怒不可遏,決定再廢太子。

公元1712年,康熙帝巡視塞外歸來後,向諸皇子宣佈:“皇太子胤礽自復立以來,狂妄未除,以至於大失人心,祖宗的基業斷不可託付給他。”隨後,將其廢黜。此事之後,康熙帝再未立過太子,直至離世。

經歷兩廢太子,康熙帝身心俱疲,身體亦每況愈下,漸不如前。康熙六十一年冬,康熙帝外出狩獵而歸,期間感染風寒,居住在暢春園修養。冬至將至,按照禮制,皇室需要在天壇舉行祭典。康熙帝因身體抱恙無法出行,便令皇四子胤禛代為主持祭典。

同年十一月十三日,凌晨時分,康熙帝病危,猝然離世。

“九子奪嫡”後,他成了最為悲慘的人,最終被打壓致死

據歷史文獻記載,康熙帝在臨死前,曾召諸皇子、隆科多等人前去,以安排身後之事。眾人面見時,康熙帝命大臣隆科多擬詔,傳位於皇四子胤禛。康熙帝駕崩七天後,隆科多公佈傳位遺詔,胤禛登基稱帝,即雍正帝。

以上為正史記載內容,卻一直飽受爭議與質疑。雍正帝繼位一事,在當時猶如一塊石頭投入平靜的湖面,在清廷內引起軒然大波,人們無法相信康熙帝會將帝位傳給雍正。在此背景下,雍正篡位說流傳開來,且一度甚囂塵上。

最早可見於《大義覺迷錄》,其中稱:先帝在身患重病時,自知命不久矣,便降旨召允禵回京面聖。後來聖旨被隆科多所藏,允禵無法收到消息。先帝臨死前,久久不見允禵到來,最終於夜間駕崩。

“九子奪嫡”後,他成了最為悲慘的人,最終被打壓致死

後來,隆科多拿出先前所藏聖旨,將上面十四阿哥的“十”改為“於”,這樣讀起來就是先帝傳位於四阿哥。另有記載稱,聖祖皇帝雖然病重,但並未到命衰之時。當日,康熙帝只喝了一碗人參湯,當晚就猝然離世,然後胤禛就登基成帝。

一切來得太過巧合,且胤禛在登基時,並未對外公佈遺詔,反而大肆收繳先帝生前所留詔令,這一系列反常行為難免引人質疑。康熙帝駕崩後,朝廷召皇十四子允禵回京,當時雍正下令,允禵返京時,身邊所帶兵士不得超過百人,目的就是為了皇十四子發動政變。

允禵為了回京祭奠聖祖皇帝,便答應了雍正的要求。不曾想,在先帝下葬後,雍正即將允禵囚禁。值得一提的是,允禵與雍正為同母兄弟,母親為烏雅氏。儘管血脈相連,允禵卻與雍正關係疏遠,在九子奪嫡中,他甚至站在了雍正的對立面,這使得雍正不得不警惕自己的這個皇弟。

“九子奪嫡”後,他成了最為悲慘的人,最終被打壓致死

允禵被囚禁後,皇太后烏雅氏找到雍正,請求見允禵一面,遭到了雍正的拒絕。烏雅氏悲痛欲絕,在她看來,兩個兒子都是自己的骨肉,本可和睦共處,如今卻發展到自相殘殺的地步,這樣的結果她難以接受。內心鬱憤之下,烏雅氏撞在殿柱上而死。

在後世爭議最大的即是“八人同受面諭”。根據史料可知,康熙帝是死於夜間八至九點,召胤禛入園是在凌晨一兩點。可知,在雍正到來之前,其餘八人早已面聖,且得知了遺詔內容,唯有雍正不知,這顯然有些不合常理。

如若康熙帝真決意傳位於雍正,為何不召其一併面諭,反而待死後方才讓其見聖?還有一種說法,即康熙帝臨死前,雍正曾獨自前往過暢春園,片刻後離開。沒多久,就傳出康熙帝病危的消息,並於當晚駕崩離世。種種傳言無疑都將矛頭指向了雍正。

“九子奪嫡”後,他成了最為悲慘的人,最終被打壓致死

民間關於雍正篡位說愈演愈烈,詭異的是,雍正帝從未出面回應質疑。

如若他真是按照傳位遺詔繼位,大可將遺詔公示天下,足以破除流言。然而雍正並沒有這樣做,更令人不解的是,雍正帝在繼位後的第七年,突然發聲澄清,稱聖祖皇帝賓天前,曾召集八人前去面諭,遺詔內寫明傳位於皇四子胤禛。

這就是“八人同受面諭”的由來,但這僅是雍正帝的一面之詞,且已時隔七年,真假難辨。根據雍正澄清可知,此八人中除了隆科多外,其餘為清室皇子,雍正在即位後,首要之事即是打壓諸皇子,曾經面諭的各皇子均受到針對,或殺或貶或囚禁,七年後早已物是人非。

“九子奪嫡”後,他成了最為悲慘的人,最終被打壓致死

顯然,雍正帝在這七年裡,大肆打壓異己,待無人作證後,他再站出澄清昔日傳位之事,挽回聲譽。這種刻意的行為,反倒更令人們質疑。至此,我們可以大膽猜測,“八人同受面諭”之事極有可能是雍正帝為了掩蓋篡位之事而杜撰的史料。

當然,民間也有挺雍正的聲音,如所謂的“雍正篡位說”,都是那些爭權失敗的皇子故意製造,用來抹黑雍正的,此話倒也有幾分道理。其外,“雍正改詔說”在網絡上頗為流行,不過此事經不起推敲,皇家傳位詔書向來為重要機密,皇帝在擬詔時,通常會用滿文、漢文記載,分擬兩份,目的即為了防止篡改。

有人稱,雍正將十四阿哥中的“十”改成了“於”,此種說法同樣漏洞百出,清代規範用於為“傳位皇某子”而不是“傳位某皇子”,因此,改成“於”完全讀不通,且宮廷詔書中,皆用“於”字而非“於”字,由此,“雍正改詔說”不成立。

“九子奪嫡”後,他成了最為悲慘的人,最終被打壓致死

那麼,雍正繼位是否合法呢,筆者是比較贊同合法一說。

首先,我們需要知道,九子奪嫡中,雍正所扮演的角色並不重要,他只是邊緣勢力,完全無法與其他兩股皇子勢力相拼,且雍正當時僅是被動捲入爭奪,他內心並無奪權的慾望,或許正是因為這點,他得以獲得康熙帝欣賞。

其次,眾皇子中,除胤礽外,唯有皇十四子允禵最受康熙帝器重,康熙帝為了培養他,特派其率軍西征,建立功勳,以便他日接任大統。可惜,允禵剛走一年,康熙帝即病重臥床,彌留之際,他有心傳位於允禵,可眼下允禵正在千里之外的西疆作戰,若要召回,來往需要數日。

而其他皇子對皇位虎視眈眈,一旦他今晚身死,數日之內必生變故,到時就算允禵趕回,已經徒然無用。綜合考慮下,康熙帝以祖宗基業為重,將皇位傳給皇四子胤禛,以圖京師安定,倒是有這種可能。

“九子奪嫡”後,他成了最為悲慘的人,最終被打壓致死

政治遠比我們看到的黑暗,孰是孰非,或許只有當事人自己清楚。若雍正帝有心隱瞞真相,那我們將難以從史書中尋找答案。唯有藉助各方文獻,抽絲剝繭,推理論證,方才能獲得最接近真相的結果。

最終,雍正為防止再出現兄弟間爭奪皇位的慘劇,從此實行秘密建儲制度,不再公開設立太子,由皇帝寫詔書並放置於乾清宮正大光明匾額後,直到皇帝駕崩後人才能打開並宣佈繼承人。

『《清代歷史事件——九子奪嫡》、《清史稿》、《大義覺迷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