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组建复仇者联盟,备战3年的口碑能否帮助马云赢得线下战争?

10月12日,阿里巴巴将口碑和饿了么正式合并成立本地生活服务公司,新公司已经获得超过30亿美元的投资承诺,并成为阿里生态布局中继“新零售”后的线下新战场。两支主力军正式集结完毕,阿里本地生活服务的“复仇者联盟”也整装待发,向刚在香港上市的美团点评发起新一轮冲击,也吹响了今年双11的大战号角。

阿里组建复仇者联盟,备战3年的口碑能否帮助马云赢得线下战争?

淘宝、天猫、盒马生鲜等业务板块以实物类商品为主打,口碑和饿了么合并后的新公司则主要面向线下生活服务,前者负责到店业务,后者负责到家业务。在联盟里,饿了么对大家来说很熟悉,但口碑就不是那么尽人皆知,为什么它能成为阿里这场线下战争的主力军之一,“复仇”一词又出自何处呢?

阿里组建复仇者联盟,备战3年的口碑能否帮助马云赢得线下战争?

阿里这些年在餐饮o2o乃至本地生活服务布局上,走的并不如像想象中那样顺利,甚至可以说一直受挫,起步早但都没踩对点,曾让马云懊恼不已。口碑网于2004年创立,历经阿里巴巴注资,进而全面收购,在2011年暂停业务,自此退出江湖。故事的转折点来自2015年,阿里投资的美团逐渐强大,与点评合并后和阿里的关系变得微妙,似乎和腾讯走得更近,而阿里却越发感觉离不开美团,最后双方彻底闹翻。2015年,阿里与蚂蚁金服各出资30亿元成立新口碑公司,定位即“专注于协助本地生活服务的转型与升级”,开始了口碑长达三年的“复仇计划”。

2004——2007年,口碑从房产信息进入生活消费领域

2004年6月,阿里巴巴第46号员工李治国离职创立生活服务类网站口碑网,当时整合了易赁网的资源,从二手房入手,主打房产信息。2006年10月,阿里巴巴注资500万美元进入口碑网,口碑网开始全面进入各个生活消费领域,提供更广泛的信息。

2007年,大众点评网崭露头角,并得到谷歌400万美金的投资,口碑网决定放弃全面的布局,单从餐饮入口切入本地生活服务,结果错失了综合信息平台做大,和日后可能和58同城“相互并购”的机会。

2008年,合并后的“雅虎口碑”形不成合力,退居二线

2008年,阿里全资收购口碑,先是与中国雅虎合并“雅虎口碑”,从2005年阿里接管雅虎后的三年时间里,雅虎一直没有真正的融入阿里体系之内,合并后的口碑不仅未实现“1+1>2”的价值,还丧失了独立性和动力。后来,口碑被划分到了马云“大淘宝”战略计划(泛零售体系),口碑(餐饮)与房产、家政等业务一起放在了淘宝旗下的二级栏目。

2009-2011年,口碑被掏空,阿里痛失O2O发展机遇

2009年,阿里升级“大淘宝”战略,口碑网被并入淘宝。借助淘宝的流量依然没能将口碑网及时的抢救过来,反而与大众点评、美团的差距越来越大。2011年,频繁变动、人员流失的口碑只剩下一个空壳,不得不宣布停止一切推广活动,这也让阿里痛失O2O发展的战略机遇,而眼睁睁看着大众点评做大,让腾讯抢占市场。

2015年重启新口碑,正式进入阿里新零售体系

2015年6月,阿里巴巴集团与蚂蚁金服集团双方各出资30亿元人民币,合资成立“新”口碑公司,各占股50%,新口碑依托支付移动端入口,意在狙击美团点评,业务体系也划分到了蚂蚁金服。新口碑平台集合了阿里巴巴和蚂蚁金服两方的资源优势,淘点点与蚂蚁金服线下业务资源及团队成为了新口碑公司的核心力量,重新冲刺本地生活服务这块高地。2018年1月,口碑正式进入阿里新零售体系。

口碑目前正在做两件事:to C希望和手机淘宝、支付宝一样成为“超级入口”,帮助商家获取数字化流量的同时,打造“新餐饮体验”;to B则扮演全渠道角色,整合口碑、天猫、饿了么、商家店面的终端销售渠道,把流量、商品、营销的能力在云POS系统上开发给市面上的垂直服务工具,C、B两端联网,形成了“大流通”。口碑App在全国迅速铺开扫码点餐和APP内预点餐业务,从点餐这个刚需环节切入到店消费的服务链路。同时,口碑联合商家推出智慧餐厅的数字化经营方案,重构餐厅服务体验流程。

阿里组建复仇者联盟,备战3年的口碑能否帮助马云赢得线下战争?

马云在“未来智能餐厅”体验口碑的隔空点餐

阿里从线上电商起家,如今大力开拓本地生活市场,打通线上线下,而本地生活市场数字化和互联网化水平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饿了么+口碑”都在全力推进本地生活市场的数字化进程,线下的交易、用户、商品逐步数字化,这些数据日后会成为商家客群分析、精准营销、原材料采购、金融借贷的核心依据,是决胜未来的重要抓手。

阿里组建复仇者联盟,备战3年的口碑能否帮助马云赢得线下战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