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点盲目轻资产,到底轻掉了什么?

落水的人被自己掐死了,因为他想拎着自己的脖子救自己,不过没等淹死,就已经把自己掐死。

网点盲目轻资产,到底轻掉了什么?

1

从2015年银行业开始盛行减柜台、减人,一时间风声鹤戾,人人自危。

这一场运动的发起理念是银行经营要向轻资产转变,姑且不论轻资产是否适应当前的中国银行业,但从银行网点投入轻资产化以来各种端倪,就知道这个洋务运动有点水土不服。

上世纪90年代,世界排名第九位的日本长期信用银行宣告破产,随后,美国里波伍德控股联合瑞士银行、德国银行、美国通用资本于2000年低价买下了日本长期信用银行,并更名新生银行。

通过一系列经营模式西化改造后,新生银行推出两类网点,一类是服务白领客户的迷你银行,另一类是服务高资产客户的白金贵宾理财中心。在清晰的定位和明确的经营理念下,日本新生银行很快就实现了经营业绩的增长,并在2004年2月重新挂牌交易。

这是一个传统银行转型的成功案例,也证实了顺应时代的转型对于银行多么重要,看到了结果,还要看到其成功之处。

首先,对经营目标进行定位。新生银行定位服务白领和高资产客户,这一市场领域虽然不是蓝海市场,至少是一个成熟的市场。

加上过去经营的沉淀,应该有不错的客户积累。这一定位就决定了新生银行日后转型的工作目标、流程设定、员工能力提升的方向,明确了资源如何配置去发挥最大作用。

其次,两类网点的设立,抓住了长尾客户中最有潜力和高端客户最有利润的客户。对长尾客户突出业务处理的快捷高效,对高资产客户服务明确定调“以客为尊”的企业服务文化,全面打造有着家庭温馨氛围的网点,致力于“有品位的银行”的打造。

最后,准确抓住企业金融向消费金融转换的时代风潮,快速实现经营手续费增加,从而达到业绩快速增涨的目的。

从上述案例我们可以看出,新生银行对长尾客户的投入采取轻资产的方式,而对于高资产客户却不敢有一点马虎,仍然走的是重资产投入模式。

网点盲目轻资产,到底轻掉了什么?

2

目前国内银行转型过程中轻资产化出现了什么问题呢?

1.定位不明确,在经营中不断摇摆,造成了网点资源的浪费。

现在网点的定位,各大行都大同小异。率先行转型零售金融的招行,经营目标直指社会高资产客户,长达14年的零售经营也让招行在个人业务方面取得骄人业绩,特别是在高端客户领域累积金融资产破2万亿,更是无人望其项背。

不管是个人还是银行,永远不会是全能选手,想做得出色就要做出选择,选择正确所有的努力才会有效。一家银行要做全量客户没毛病,但一个网点想做全量客户就是胡扯,这就需要顶层设计在经营定位中做出去中心化决策,越集中只能越统一,越统一就越发没有适应能力。

2.迷信高科技转型,盲目模仿外国经验,不尊重市场的真实情况。

随着进入互联网+时代,银行面临的挑战超过任何时代,从应付跨界经营者对市场份额的瓜分,到满足客户日益多元化的需求,无一不在提醒银行业,应该对自身的经营进行转型。

国外银行在经营转型中,实践出社区银行、咖啡银行等等成功的经营模式,在金融科技的支撑下实现了网点投入轻资产,同时扩展了长尾客户和高端客户的获客渠道,并且通过提供持续服务改善客户体验,取得令人瞩目的业绩。

而国内银行在经营中的实际情况就是:人多,但对高度自助化服务接受度低。中国有着15亿人口,是任何国外银行都不能比拟的资源。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逐渐加深,40、50、60人口占比越来越大,而且这种现状在短时间不会有根本改善。

对于外国银行轻资产经营的成功,激发的是本土银行对轻资产后高利润的渴望,于是在经营上展开了一系列的模仿。对网点轻型化转型简单粗暴,一轻到底,砍柜台减人,一刀下去绝不留情,不管你网点客户多寡和实际经营情况,就是政治任务必须砍掉柜台,要不然就不叫顺应形势,哪怕客户天天在网点排长队,天天投诉,也不理会,一切问题全都是网点的问题。

3.减人导致员工多线程进行工作,最终导致专业能力不高,个人能力不能适应快速发展的业务。

网点的硬件建设在银行的经营中属于基础范畴,从目前国内众多银行的网点环境设计来看,似乎没有注意到对网点内部环境的布局。银行在设立网点时,一般都会按照本行的既定网点设计规范来进行,看起来符合大一统的目标,却失去了应对市场的弹性。

一个网点的设立必须对周边的市场构成情况进行摸底,如:超市、百货公司、餐饮、宾馆、娱乐、制造业、商业公司……等等,还应该对个人客户进行分析,这个区域是公务员、白领、个体经营多呢,还是蓝领工人多,同时,还要对周边的银行金融竞争对手情况进行了解,并形成一个报告给网点建设作参考。如果网点设立在城区的住宅小区,个人客户多的情况下,就应该突出理财服务的功能;如果网点设立在某个交易市场或商圈,就要以交易处理和消费金融服务功能为主;如果网点设立在政府部门相对集中的区域,其提供家庭理财综合服务,并配备住房贷款、子女教育服务等功能。

不幸的是,现在进到银行的网点都像是一个妈生的孩子,没有多少差异。

网点盲目轻资产,到底轻掉了什么?

3

网点是轻了,可以对银行无比忠诚的行员心却痛了。

如果反映工作实际情况,在某些固执的层面就会批评行员站的位置不够高,思想觉悟低,想加人手就是想在工作中偷懒,几乎所有改革的压力全都抛向基层。

第一罪:罔顾客户需求

在很多大型银行的网点,由于承担着很重的社会责任,社保代发业务做得很好,中老年客户很多。这类网点一般有着较长的经营历史,在客户心中地位很稳固,不会轻易更换交易银行,但也成了银行轻视客户需求的依仗,反正你也走不到那里去,就在大厅排队吧。

第二罪:没有提供分层服务体验

银行网点讲究经营中对不同客户提供不同内容的服务,不同的网点应该在经营服务文化上有着各自的特色,为自己的核心客户群体提供匹配的服务,增加客户的归属感和粘性。现在多数网点为了应对撤柜减人的要求,首先就从VIP区开始下手,因为贵宾客户少,就成了撤掉了贵宾服务区的主要原因,想想二八原则,这其中隐含着多大的问题。

第三罪:人员减少导致员工多线程工作,专业能力无法有效提升

银行人生就是忙碌,如果有几个银行的朋友,那么你的朋友圈里大多数时候会收到诸如加班、外拓、培训、考试、拉存款、卖黄金、卖基金、办信用卡……各式各样的信息,有时候不得不狠心将TA屏蔽掉。

银行工作很讲究效率,每个人都在高速运转,看起来不错,实际上呢?

柜员:柜面业务太忙,我根本没办法做营销……

大堂经理:厅堂里要做客户分流,还要营销信用卡、理财产品,客户投诉我也顾不了……

前台主管:我要看工作邮箱、内部业务授权审批、每天的检查要记录,再让我去处理工资代发数据,真的有点……

客户经理:每天要打电话拜访陌生客户、邀约老客户来聊理财、按时外出拓展市场,这些贷款资料的审理真的只有下班后才能处理……

网点行长:每天都有会,每个会都重要,学不完的文件,写不完的汇报,那些重要客户该怎么?……

每个行员火力全开,手里的事永远做不完,每件事都十万火急,每天都在赶,每天都在挨训……

这样的结果,让行员的工作热情日益消退,对于工作只能做到应付了事,不出岔子就万事大吉。

4

这种现象成了银行业都知道的秘密,但做出适应市场改善的银行却寥寥无几。银行作为企业要业绩、要利润,都无可厚非,但是在经营上只是简单模仿而不是全面分析、量体裁衣,就是在搞“一刀切”。国外银行的先进经验,是在其客户群体、经营环境中实践总结出来,如果我们要想利用其先进经验,就一定要想清楚他的先进经验取得的根本原因。

一个落水的人被自己掐死了,因为他想拎着脖子把自己捞出水里,不过没等淹死,就已经把自己掐死。

细思极恐,如果网点盲目轻资产,砍掉柜台、砍掉人,置客户需求不顾,解决问题只简单增加行员的工作量,而不是对经营策略和经营方式进行调整,那么还未待到资管新规落地,网点已经被客户无情抛弃了。

网点盲目轻资产,到底轻掉了什么?


首创智德依托香港母公司,首创投资集团,是民营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基础,为小微企业提供创业孵化,运营托管,海外离岸拓展,小微企业股权转让的全流程商业服务体系。

首创智德是由首创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投资专业企业商务服务平台。

服务内容

  1. 小微企业运营托管。整体托管企业行政工商,内外财税,社保人事事宜,一步服务,分项免费。
  2. 海外离岸公司注册。专业注册香港、新加坡、开曼、英法德美公司,离岸银行开户,外汇结算辅助。
  3. 小微企业股权交易。专业公司委托买卖平台,各类金融牌照转让,零差价,零门槛,免费尽职调查。

网点盲目轻资产,到底轻掉了什么?

首创智德专注小微企业价值提升的综合服务平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