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跑雙11,電商還有哪些新“套路”

搶跑雙11,電商還有哪些新“套路”

當一年一度的消費盛宴雙11進入最後的衝刺階段後,無論是各大電商平臺還是消費者已逐漸進入狀態。一方面各大電商平臺的宣傳攻勢開始逐步展開,另一方面已經望穿秋水的網購一族們,也蠢蠢欲動到各大電商平臺開始“尋找目標”。

“什麼優惠都逃不過群眾的雙眼”,不少網購一族發現,今年電商平臺的“優惠”似乎比往年要來得早一些,而且“優惠”的“樣子”也變了樣,在“優惠”面前,不少網購一族早早地下了單,不少網購一族更是直呼被電商平臺再次“套路”了。

電商平臺靠搶跑“先聲奪人”

每年的雙11,電商平臺最頻繁對外發布的無疑就是“戰報”,作為最及時反映平臺成交的數據,“戰報”也被業界看作是電商平臺的成績單之一。但是今年雙11的“戰報”,卻在“雙11”還沒有到來之前已經頻頻出現。

“新電商平臺拼多多雙11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11月2日,新款iPhone在平臺全網銷量已超12萬臺。其中,iPhone XS出貨量超6萬臺,XS MAX出貨量超5萬臺,XR出貨量超過1萬臺。”當諸如天貓、京東等電商平臺還在為雙11的手機品類大促蓄勢待發之時,拼多多卻已經對外公佈了其雙11新款iPhone的銷售“戰報”。據南方日報記者瞭解到,原來早在雙11到來之前,拼多多已經開始了其雙11促銷活動,更是通過拼團的方式將新款iPhone壓到了新低,不少消費者還沒等到雙11,就在低價的誘惑下“拼”著下了單。

“部分電商平臺的‘搶跑’的確動搖了一些消費者的‘耐心’,也讓這些電商平臺搶到了雙11的‘頭啖湯’。”在業內人士看來,根據近十年的觀察,雙11前本來是電商的淡季,因為消費者會有期待的心理,同時電商平臺為了積累雙11的成交量,往往都不會給予太多的優惠,希望能夠將消費者的消費力積聚在雙11再“爆發”。但是在雙11邁進第十年後,電商陣型卻出現了“不按套路”的“友商”。

南方日報記者瞭解到,會員電商雲集早在11月5日就啟動了“雙11”促銷,單日銷售額更是突破5.88億元大關,刷新了平臺日銷售額新紀錄。當其他電商平臺都將11月11日作為大促的開始時,雲集的雙11促銷則選擇在11月11日結束。雲集方面在接受採訪時表示,雲集推出了30天平臺買貴補差價政策,讓消費者在促銷期間選購無憂。但是在業內人士看來,諸如拼多多和雲集這樣的“搶跑分子”多少也顛覆了傳統電商對於“蓄勢促銷”傳統“套路”的看法。“將消費力積聚到雙11當天可以給平臺帶來非常好看的數據,但是同時也帶來了支付、物流配送等一系列困擾雙11多年的問題,而提前甚至延後的促銷,對於銷量而言,如今看來似乎影響並不大。”

付“定金”後成交成新“套路”

“想要享受今年雙11的超低價,得先付定金,再等到雙11當晚付尾款。這不是逼著大家挨夜幫平臺刷成交量嗎?”在不少社交平臺上,對於今年雙11的先付定金後成交的“新玩法”,一度引起了不小的討論。

據南方日報記者從各大電商平臺方面瞭解到,“定金”方式的促銷從早年的個案到今年雙11開始已經成為了普遍現象。而“定金”促銷的方式也是花樣百出:有消費者通過交“定金”後在雙11當天成交能夠“定金翻倍”抵扣商品價格的;也有交“定金”後獲得雙11當天超低價搶購名額的;還有交“定金”後獲得在雙11當晚前一個小時下單權利的;更有通過“定金”能夠獲得以超低價購買商品機會的,看似簡單的“定金”模式硬是被電商們“玩出”了新的“套路”。

“雖然從法律角度看,定金預售模式並沒有錯,但當定金與價格先高後低、價格欺詐等問題聯繫在一起時,必定會產生很多糾紛。”電子商務研究中心曹磊在接受南方日報記者採訪時特別提醒消費者注意平臺收取的“定金”和不少消費者理解的“訂金”是有所區別的。“對於定金的交付額度,目前我國法律沒有明確標準,全都靠商家的設定和用戶的自願,這部分現在還是一個空白。但如果商家利用定金變相盈利,這就涉嫌違規違法。很多商家預售中需要消費者支付的基本上都為定金。雖然定金可翻倍看似十分優惠,但如果消費者在支付尾款前不想購買了,一般來說定金不能退(除法律規定的特殊情況),而訂金能退。”

不過曹磊也坦言,對於商家而言,用收取“定金”的方式鎖定消費者也無可厚非。曹磊表示,在電商大促期間,特價商品庫存數量有限,為減少因用戶隨意取消訂單給商家帶來的損失,預售商品交付定金是有必要的,因為預售期間,用戶下單的隨意性如果太強,對商家而言沒有保障。“但是定金要合理、要適度。”南方日報記者 葉丹

◆雙11消費提醒

一、理性對待促銷宣傳,避免衝動消費

雙11期間,電商五花八門的促銷廣告,容易讓消費者衝動消費。因此,建議消費者不要盲目購買不必要的商品,警惕價格陷阱,建議消費者網購前一定要了解清楚促銷活動的細則,並注意留存促銷活動的截圖和商家作出承諾的截圖等資料,避免權益受損。

二、熟悉規則,適度購買生活用品

鮮活易腐商品不在7日無理由退貨範圍,在購買生鮮食品時,要仔細查看生產日期、保質期,避免衝動購買大量暫不需要的商品。

二、判斷真假,選擇正規電商平臺

在網上購物選擇經營規模較大、信譽度較高的購物網站時切記核對官網地址,不要輕易嘗試點擊賣家通過微信、QQ、電子郵件等方式提供的交易鏈接或圖片,防止電腦被木馬軟件操控誤入“釣魚”網站。

三、量入為出適度消費,謹防不良貸款

為促進消費,各大網商(如分期購物平臺、P2P貸款平臺、淘寶、京東、58金融等傳統平臺)紛紛推出了先買後還的借貸手段,甚至針對沒有固定收入或收入微薄的學生團體推出了更加方便的支付手段。網絡借貸帶來便利和實惠的同時,暗藏風險:開始借貸金額不高,翻倍速度快,讓借貸人不堪重負。

四、仔細瞭解促銷活動規則,避免消費糾紛

雙11期間,各大商家出現預付定金制度,商家規定消費者預付定金後必須在規定時間內支付餘款才能享受優惠價,然而很多消費者並沒有仔細瞭解活動的規則,甚至不清楚這些促銷手段存在著在規定時間內無法付款、訂單可能被無故取消、定金不予退還等“貓膩”,因此,建議消費者網購前一定要了解清楚促銷活動的規則,留存促銷活動的截圖以及商家作出承諾的截圖等。

五、使用安全支付方式,謹防信息洩露

儘量選擇第三方支付平臺付款或者貨到付款,不要輕易相信對方以任何理由要求直接轉賬、匯款至私人賬戶,以及通過發送付款鏈接頁面或掃二維碼等方式進行付款;注意不要隨意填寫或告知他人自己的身份證號碼、銀行賬號、密碼等個人信息,防止因個人信息洩露導致銀行卡被盜刷。

六、留好交易憑證,及時有效維權

在交易過程中要注意收集和保存好相關網絡購物證據,如:聊天記錄、購物記錄、購物頁面截圖、購物票據憑證、快遞單、發貨單等。

葉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