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時30年國產LCA終服役,印度海軍:我們不要,我們繼續買米格29K

都說難等的東西才值得珍惜和擁有,對於印度來說似乎更是如此。印度自己花了30年研發的飛機,國產戰機光輝LCA已經裝備空軍部隊服役了。這可是興高采烈地大好消息呀!但是印度海軍呢?一臉不屑一顧,或許是米格29K用慣了的緣故,印度海軍直接對外表示:光輝戰機我們不要,理由很簡單,儘管花了30年研發,儘管號稱史上最難產的戰機,但是呢?性能已經落後了,我們不要的,我們要繼續買俄羅斯的米格29K。

歷時30年國產LCA終服役,印度海軍:我們不要,我們繼續買米格29K

啪啪啪,打臉的滋味似乎很難受。今天我就來解讀一下印度的光輝戰鬥機,看看光輝戰鬥機研製的多麼的不容易,以及印度海軍為什麼說不要呢?哪有嫌棄自家孩子的道理呢。

武器的性能從他的定位開始看!印度的LCA定位和美國的F20,也就是F5自由戰士戰鬥機的國產版是一樣的,定位是在空戰中進行空中格鬥,奪取制空權。因此呢?LCA的研發就是沿著輕型戰鬥機的路子去走,但無奈印度本土的工業實力太差,LCA各種的問題也是層出不窮。在這樣的情況下,LCA光輝戰機終於艱難的誕生了。印度空軍本身有大批的進口系列飛機,諸如蘇30MKI、幻影2000等等,但是呢?又得給國產掙得面子,保持尊嚴!所以呢?LCA光輝戰機就這樣進入了印度空軍,數量不多,就是添點國產戰機的門面,讓老百姓感覺舒服一些。

歷時30年國產LCA終服役,印度海軍:我們不要,我們繼續買米格29K

但是服役的光輝戰機依然是半成品。首先,其機身外殼的高強度材料依然沒有解決。大家都知道,當代戰機,飛行的速度都是超音速,跨越熱障的影響,機身外殼的材料必須得合格。但是印度搞不出來這種材料,所以呢?只能拿其他的材料進行代替。第二,就是印度的LCA光輝戰機發動機沿用美國的發動機,這下在動力上就被別人卡脖子了。發動機無法國產,飛機就無法實現量產。

歷時30年國產LCA終服役,印度海軍:我們不要,我們繼續買米格29K

退一步講,即使印度實現了LCA的全部國產化。其數據也是堪憂的!實用升限為16000米,還算合格。作戰半徑呢?才500公里。要知道,第二代戰鬥機米格21的作戰半徑都比LCA長。這樣的作戰半徑,簡直是短腿戰機。難怪空軍買了一些充充面子,海軍呢?乾脆直接拒絕。印度海軍要的是上航母的艦載機。艦載機就得作戰距離大,看看LCA這個短腿,還有進口的動力以及不成熟的飛機外殼高強度材料!印度海軍揮揮手:算了,國產還是這個不好的技術。還是買米格29K吧。而印度空軍呢?買了一點加裝門面,就嚷嚷著讓俄羅斯對米格21進行升級。在空軍看來,除了面子問題,沒有選擇LCA戰機的其他理由了。LCA研發30多年終於服役,但是沒人重視他,好尷尬呀!


分享到:


相關文章: